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纳入青岛市自2020年1月21日至3月3日所有COVID-19确诊病例(n=60),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易感人群、传播模式、基本繁殖数、疫情进展及其与防控措施的相关性。结果 60例确诊患者包括27例输入性病例和33例本地感染病例。本地感染者以女性为主,占69.7%,显著高于输入性病例(37.0%)(χ~2=6.400,P=0.011)。本地共发生三代传播,发病例数逐代减少。青岛地区总病例R0值为1.49。本地一代、二代和三代的R0值分别为1.38、1.53、1.56。传播模式由家庭聚集性向密切接触转换。结论青岛地区本地传播病例女性易感,日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应进一步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加强对外来人员的隔离观察,防止出现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类及其粗蛋白质中的色氨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昕 《生物学杂志》2000,17(5):33-34,44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各种豆类试样及粗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的分光光度法讨论最佳试验条件及试剂用量,反应物在410nm处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ε=1.103×104L·mol-1·cm-1,回收率93.50-110.20%,相对标准偏差RSD<2.61.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分离得到的14种发酵菌为研究对象,评价14种益生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粘附性等益生特性;评价其抗生素耐药性的安全性能,并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功能的益生菌。方法首先对14种发酵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行检测,然后检测14种发酵菌自聚集性能、表面疏水性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后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14种发酵菌株均有良好的自聚集性能,哈尔滨乳杆菌自聚集性能最好(87.60%±0.16%);14种益生菌对乙酸乙酯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但对不同有机溶剂疏水性存在差异;乳酸菌中希氏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8.78%±0.65%)。酵母中乙醇假丝酵母对Caco-2细胞的粘附率最高(2.35%±0.04%)。14种发酵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性均大于1%;马乳酒样乳杆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14.55%±0.74%),且除了瑞士乳杆菌(1.87%±0.09%),其他菌株抑制率都达到5%以上。戊糖乳杆菌和高加索乳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4种酵母对氟胞嘧啶和酮康唑均敏感。结论 10种乳酸菌和4种酵母都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且未见对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发生耐药。  相似文献   
4.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的独特优点,研究黑曲霉转化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高效的黑曲霉遗传转化方法。构建双元载体pBI-hph,通过电转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以黑曲霉TCCC41056为受体菌株,利用潮霉素B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孢子悬液的新鲜程度及浓度、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这五个条件进行分析,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遗传转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条件对黑曲霉的转化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优化,黑曲霉转化效率可达83个转化子/107分生孢子;整合到黑曲霉基因组的外源基因可以稳定遗传,在转接10代后遗传性能仍保持稳定,并在众多转化子中筛选得到了糖化酶活力提高18%的黑曲霉突变株。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转化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黑曲霉的功能基因以及开发黑曲霉表达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旨在提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能力,将CadB克隆至谷氨酸棒杆菌中,与LDC共表达,在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尸胺的同时,帮助尸胺转运至细胞外,解除尸胺的反馈抑制作用。谷氨酸棒杆菌能够高产赖氨酸脱羧酶的底物L-赖氨酸,但不含ldc和cadB基因,因而不能够直接合成尸胺。从E.coliK12中克隆出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XBG,并转化至谷氨酸棒杆菌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表达的CadB蛋白可以正确的定位于谷氨酸棒杆菌的细胞膜上。将基因cadB连接到含有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pXMJ19-ldc上,构建成能够共表达赖氨酸脱羧酶和赖氨酸-尸胺反向转运蛋白的重组质粒pXLB,并转化到谷氨酸棒杆菌中。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究驼乳来源复合益生菌对db/db鼠血糖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60只db/db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利拉鲁肽组、低剂量复合益生菌组和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12只C57BL/Ks小鼠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组分别灌胃0.3 mg/g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0.2 μg/g利拉鲁肽,低剂量复合益生菌组灌胃乳酸菌1.0×108 CFU/d和酵母菌1.0×106 CFU/d,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灌胃乳酸菌1.0×1010 CFU/d和酵母菌1.0×108 CFU/d,其他组灌胃生理盐水。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及不同时间段血糖水平。ELISA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粪便菌群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FBG水平明显减少,改善葡萄糖耐受(OGTT)能力,降低HbA1c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大肠埃希菌属水平,增加拟杆菌门、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水平,但对总菌与梭杆菌属无影响。结论 驼乳来源复合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db/db鼠血糖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1例不同病因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13例、慢性乙型肝硬化14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6例、肝癌5例、胆管癌2例)并抑郁/焦虑的患者,予s-腺苷蛋氨酸1.0g治疗2周,应用SDS/SAS量表分别评估和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的评分情况。结果:S-腺苷蛋氨酸治疗后,所有组别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病改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其中药物性肝损害、慢性乙型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总有效率均为100.00%,肝癌的有效率为60.00%,胆管癌的有效率为50.00%,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疗效与其他各组有差异(P〈0.05);药物性肝病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慢性乙型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胆管癌患者SDS和S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可改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并轻、中度抑郁/焦虑患者的肝功能,并有效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1例不同病因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13例、慢性乙型肝硬化14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6例、肝癌5例、胆管癌2例)并抑郁/焦虑的患者,予S-腺苷蛋氨酸1.0 g治疗2周,应用SDS/SAS量表分别评估和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的评分情况。结果:S-腺苷蛋氨酸治疗后,所有组别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病改善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其中药物性肝损害、慢性乙型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总有效率均为100.00%,肝癌的有效率为60.00%,胆管癌的有效率为50.00%,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疗效与其他各组有差异(P0.05);药物性肝病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慢性乙型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胆管癌患者SDS和S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可改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并轻、中度抑郁/焦虑患者的肝功能,并有效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属公立综合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诊疗的过程质量。 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的要求,对浦东新区7所区属公立综合医院随机抽取的151份CAP病案进行评价。 结果 浦东新区区属公立综合性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诊疗基本符合我国卫生和计生委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的要求;但在检查规范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三级医院、北区二级医院和南区二级医院表现不一。 结论 浦东新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质量控制,改进检查和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的影响,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T2DM)。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00 mg/kg)、低剂量复合益生菌组(1×10~8 CFU/d乳酸菌+1×10~6 CFU/d酵母菌)和高剂量复合益生菌组(1×10~(10) CFU/d乳酸菌+1×10~8 CFU/d酵母菌),以同周龄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LP-1和肽YY(PYY)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GLP-1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菌群、G蛋白偶联受体(GPR43、GPR41)水平;气相色谱(GC)检测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复合益生菌能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提高肠道SCFAs含量,上调GPR43和GPR41 mRNA表达,促进胃肠激素GLP-1、PYY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可显著促进T2D大鼠GLP-1的分泌,调节糖代谢,推测与调节肠道菌群-SCFAs-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