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雌激素膜受体GPER1对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Nrf2,减轻心肌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H_2O_2处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GPER1受体激动剂G1预处理+H_2O_2处理组和GPER1拮抗剂G15+G1预处理+H_2O_2处理组,MTT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33342染色和cleaved caspase-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并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p-Akt和细胞核内Nrf2的水平。结果:G1显著抑制H_2O_2导致细胞活性下降和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增加SOD活性,减少MDA含量,但G15能拮抗G1的上述效应。同时G1能增加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和细胞核内Nrf2的表达,这些效应可被G15和LY-294002阻断。结论:GPER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Nrf2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GPER1可以作为开发心肌缺血损伤保护剂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甸地下根系生长动态对积雪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进行了积雪量野外控制试验。以自然降雪的积雪量为对照(CK),设置了S1、S2和S3(积雪量分别为自然对照的2倍、3倍和4倍)3个处理,运用微根窗法追踪研究了积雪量改变后高寒草甸植被根系生长动态,并测定了积雪变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被根系生长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根系表面积、根尖数量及现存量逐渐增加并在8—9月达到最大值;当冬季积雪量达到143.4mm(S1),对根系生长最为有利(根系表面积、根尖数量、现存量及生产量最大),根系生长旺盛期(净生产速率较高)有所提前和延长,但随着积雪量进一步增加,积雪对根系生长的正效应逐渐降低,根系生长旺盛期逐渐推迟甚至消失;研究还发现,随着积雪量增加,0—10 cm土层土壤温度逐渐降低,相似的变化规律也出现在10—20 cm土层,但在时间上有所延迟;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土层中,根系生长与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因此,积雪变化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影响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最终可能会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分配与碳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3.
黄缘闭壳龟生长速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缘闭壳龟人工饲养与繁殖的研究过去报道很少,两年来,曾对其生长速度进行了测定,现整理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成年黄缘闭壳龟5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285.4克。幼龟13只,平均体重13.2克。 2.试验场地 室外水泥池6个(上加覆盖物,覆盖面积为池面积的1/2,冬眠期间则转于室内),规格为1.2×0.7×0.4(米)。 3.试验分组 成年龟共分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1组投喂新鲜蚯蚓,11组投喂新  相似文献   
4.
骨诱导因子在骨的发生及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们在治疗骨缺损、骨质疏松等病症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测定了人股骨内活性因子的骨诱导活性。结果表明,人胎骨抽提物能在小鼠体内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转化,对培养人骨细胞的DNA合成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刺激作用。抽提物经初步纯化后,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致病机理和药物研发,建立第4腰椎腹侧神经根牵拉大鼠模型,并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为阳性药物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方法 首先对5只SD雄性大鼠进行手术,一周后用抗胆碱乙酰转移酶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的变化;预实验证明手术模型成功后,将40只7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两组模型对照组及两个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组(手术后立刻预防性给药组和手术后一周治疗性给药组)。使用抗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运动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手术后恢复良好,临床观察无异常。染色结果证明手术牵拉后,造成明显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与对照组相比,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的神经根牵拉动物,不管是预防性给药还是手术1周后再进行治疗性给药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胆碱乙酰转移酶染色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001),结果分别为17.85%比93.06%;26.6%比87.27%。结论 成功的建立大鼠第4腰椎腹侧神经根牵拉模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古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和各大科研机构对化石标本的收藏情况, 提出古生物化石标本元数据标准。古生物化石标本元数据标准包含十项元数据元素以及一项元数据实体, 即, 标题、数据标识符、许可证标识符、关键词、 描述、化石标本参数、数据链接地址、创建者、创建时间和访问限制, 以及作为元数据实体的数据提交机构。十项元数据元素之一的化石标本参数, 又可分为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实物信息、古生物系统分类信息、地层信息和高维信息。建立古生物化石标本元数据标准旨在于完善古生物化石标本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利于化石标本数据的整理、汇交, 跨平台操作、检索、共享和使用, 促进数据驱动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新范式研究变革。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川西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 采用微根管法研究了不同施氮(N)水平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根系现存量、生产量、死亡量和周转率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N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AN)含量, 降低了土壤pH值, 但是对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TN)含量无显著影响。在0-10 cm土层, 平均根系现存量和累积根系生产量无显著变化, 累积根系死亡量在N10处理下显著降低了206.1 g·m -2, 根系周转率在N30处理下显著提高了17%; 在10-20 cm土层, N添加处理的平均根系现存量和累积根系生产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95.3和142.3 g·m -2 (N10)、235.8和212.1 g·m -2 (N20)、198.0和204.4 g·m -2 (N30), 累积根系死亡量和周转率无显著变化。此外, 累积根系生产量、死亡量和周转率与AN含量相关性较大, 而平均根系现存量与SOM、AN和TN含量相关性较大。综上所述, N添加对高寒草甸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可利用N含量, 进而影响根系的动态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周转以及碳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联合生物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功能性组织与器官,成为当前组织再生研究的重要策略,而探求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是其关键.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噻唑蓝(MTT)法、荧光显微染色等方法检测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mur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miPSCs)在聚己内酯(poly ε-caprolactone, PCL)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上的粘附、增殖等生物学特性,探究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与miPSCs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显示,miPSC在PCL纳米纤维支架上具有良好粘附性并呈集落样生长,其增殖能力及干性标记物(Oct4-GFP+)的表达均不亚于标准对照组;扫描电镜显示,miPSC在PCL纳米纤维支架材料上呈现出绒毛状突起的表面结构.上述结果表明,PCL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miPSCs的粘附、自我增殖以及干性维持,两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下一步联合生物支架材料与干细胞构建功能性组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用神经网络进行天然林保护规划的实施步骤,阐述了规划举例、小斑标识归一、小斑标识还原、倾斜因子等概念.应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对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树种组成多样性、树种稀有性、受干扰性、沟系保护特性和分类经营等因子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天然林保护分级与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些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经过人为确定训练样本,最终建立了规划神经网络.用研究区内的全部小斑检验了网络的泛化性能,结果较为满意.规划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兼顾了分类经营规划的成果,并保护了各种森林群落类型,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体现;网络中激励函数没有严重饱和,体现了倾斜因子对神经网络优化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几丁虫是古生代海洋中一类重要的微体生物化石,迄今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历史。作为一类有效的生物地层工具,几丁虫在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早古生代油气-矿产资源勘探提供可靠的地层对比资料,还为一些重大地质-环境-生物事件的全球对比提供可靠依据,特别是那些缺乏笔石和牙形类的地层。然而,随着现代古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几丁虫资料的不断积累,几丁虫研究目前正遭遇着瓶颈期,主要体现在:(1)受制于有限的技术手段及尚未形成规范的研究标准,不少早期建立的几丁虫分类单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描述简单、展示标本过少、光学显微成像无法很好地揭示壳表的形态特征等,使得后期相关属种的鉴定存在争议;(2)在全球古生物数据不断被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进程中,几丁虫相关工作进展迟缓。目前尚未能对全球的几丁虫数据进行有效汇总,影响了几丁虫宏演化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也使得几丁虫古生物地理学与古生态学这类薄弱研究环节一直未能形成突破;(3)几丁虫的生物学属性近来虽有进展,但仍有争论,亟待寻求新的证据及思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几丁虫学科的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涵盖系统分类、鉴定特征、标本影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