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mRNA前体(pre-mRNA)3"非翻译区(UTR)加工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利用瞬时转染在细胞内过表达SARS-CoV-2膜蛋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系统性描绘宿主细胞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事件;Metascape数据库对发生显著APA变化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T-qPCR验证靶基因3"UTR长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RS-CoV-2膜蛋白外源表达后宿主细胞内共813个基因发生显著APA变化。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APA基因广泛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应激等生物过程,涉及病毒感染和蛋白质加工等。从中进一步筛选出AKT1基因,在IGV软件中显示3"UTR延长;RT-qPCR验证AKT1基因的3"UTR长度变化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SARS-CoV-2膜蛋白潜在影响宿主pre-mRNA的3"UTR加工,其中参与多种病毒性生物过程的AKT1基因 3"UTR延长,且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在细胞内被激活。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对活细胞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活细胞(CHO和V_(79)细胞)的辐射诱导低水平发光.实验证明,这种诱导的超弱光子发射要比未受辐照的细胞发光要高,我们发现该诱导发光的强度依赖于照射剂量.辐射增敏剂miso(Misonidazole)可以增强活细胞的超弱光子发射.  相似文献   
3.
中水技术开发既可缓解水资源的紧缺,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本文报道用石英粉吸附/洗脱和浓缩棒脱水的二步浓集水病毒技术(回收率为25.4~37.3%),研究中水技术不同处理工艺去除病毒的效果。结果,二级处理可去除掺入病毒的98.9%,结合三级处理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可去除99.976%,再加活性炭吸附或加氯消毒,所得中水分别去除掺入病毒的99.986%和99.991%。经首都机场中水道试验厂水样检测表明,中水中未检测到病毒(<0.23PFU/L)。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族,锡伯族和汉族中结合珠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对杀假丝菌素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假丝菌素(Candicidin)在0.8μ/ml的YEPG平板上能完全抑制呻酒酵母(Saechar-mycescerevisiae) H802-1B (a,lys2)及H802-5D(a,ade,ural)的生长。将H802-1B涂布在含有5—7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得到抗性突变体。第一次突变体的最高抗性水平是50μg/ml,从5—50μg/ml 抗生素平板上共获得39株自发突变株,第二次抗性突变株是将第一次突变体涂布在更高浓度(70—9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到的。部分抗性突变株(70μg/ml和90μg/ml)与亲株H802-5D交配,测其分离子的抗性,所有杂合二倍体表现:抗性:敏感性为2:2分离现象。H1121-1A(a,lys2,CADR9)XH113-8A(a, ural,CADR30)的杂种抗性分离行为:PD(17个子囊),NPD(2个子囊)T(4个子囊)口遗传分析证明,实验用的抗性突变体有两个显性抗性基因CADHr30和CADR90.  相似文献   
6.
TA—101是一种亲水性三氮唑酰胺的衍生物.采用中国仓鼠V_(79)细胞,通过方便的形成克隆的方法评价了它的增敏活性,而且和Adams教授所赠送的MISO进行了比较.用~(60)CO7射线源照射,剂量率为0.936GY/min.增敏比(OER)由用药则无药时的存活曲线的D_(37)剂量计算.该实验的氧增比(OER)为2 5.接种效率为80±5%.TA—101的浓度为O.2,1.0和2.0mM时其 ERS,分别为1.49,2.05和2.3.实验结果表明0. 2mM TA—101无细胞毒性.TA—101的同类物即使使用5mM也未必察到明显毒性,因此TA—101.是一种有潜力的乏氧细胞辐射敏化剂.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强度为0.45KVcm,持续不同时间(80、160、320、640μs)的电脉冲刺激不同卵龄(注hCG后13、15、17、19小时)小鼠卵母细胞,观察电刺激后第二极体形成和原核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说明:(1)卵母细胞守全活化(形成原核)率随卵母细胞也出现MⅢ现象,未活化卵母细胞形成第二极体(MⅢ)者随卵龄增加而明显增多;(3)电刺激活化小鼠卵母细胞在培养6-9小时之间仍有6.7%形成原核。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正常成人在鼓气、吮吸和吞咽时口腔气流压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成人吮吸时所需的最小口腔负压约—69mmHg,最大鼓气压为168mmHg。吞咽时口腔内有一个正负压变化过程,正压的范围为21mmHg~46mmHg,负压为-9mHg~-17mmHg。  相似文献   
9.
通过真核系统表达纯化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全长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蛋白),分析其抗原性与应用性能。将SARS-CoV-2 N蛋白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蛋白表达以及表达定位。对N蛋白进行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并采用多种血清样本(WHO参比品血清、正常人血清、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后血清、新冠感染者恢复期血清)对该N蛋白在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真核系统与原核系统表达的N蛋白抗原性上的差异,并分析基于真核系统表达N蛋白构建的IgG抗体ELISA检测体系与获批的商品化新冠RBD (Receptor binding domain)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及用于检测中和抗体的活病毒微量中和试验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真核系统表达的全长N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作为抗原检测新冠IgG抗体,具有比原核系统表达的N蛋白更高的检测灵敏度。针对新冠感染者恢复期血清,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N蛋白构建的ELISA体系检测的IgG抗体滴度与试剂盒检测的RBD-IgG抗...  相似文献   
10.
本文自1991年4月至1993年1月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空间分带及灌污的可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红树林湿地中主要出现的底栖动物为拟沼螺科,黑螺科,汇螺科,沙蟹科,方蟹科和弹涂鱼科种类。红树区内底栖动物从高潮位到低潮位可分为3个群落分布带:亮泽拟沼螺带;拟黑螺-褶痕相手蟹带;弧边招潮-印尼拟蟹守螺-刻纹拟沼螺带。群落的分带可能主要由潮位线,食物适应性及底质结构因素决定。林前泥滩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大,生物量最高。林内动物群落则表现出低种类多样性,高种群个体数的特点。群落总栖息密度的变化基本上由软体动物所主导。生活污水排灌对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的影响不明显,仅在排污口端引起少数污水动物种类的出现及群落总生物量轻微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