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研究短双链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RNAi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质粒载体将siRNA转染至HeLa细胞和Balb-c小鼠后感染病毒,荧光显微镜现察GFP表达量观察细胞内质粒转染效率和持续时间,通过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保护实验病毒空斑形成实验检测病毒受抑制程度,动物模型中观察动物死亡率和易感组织病理变化评价siRNA的保护作用.结果:在HeLa细胞中针对CVB3 2B区的siRNA能显著抑制柯萨奇病毒B3的感染和复制,抑制率可达90%.动物模型中sigNA质粒可改善动物存活率(30%),并降低易感脏器中病毒含量,减轻病理反应.结论:针对CVB3基因组2B区的siRNA在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8个沙梨(Pyrus pyrifolia)主栽品种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从33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个多态性高的引物S2075和S1296,扩增位点分别为11个和10个,以此为基础建立了8个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根据这2个引物中任何一个的扩增图谱均可以将这8个品种区分。研究结果为沙梨品种的区别与鉴定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HLJ-01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自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发生变异,经典的疫苗株已不能完全抵抗PRV变异株的感染,国内多个猪场出现伪狂犬病的暴发,PRV变异毒株开始在我国大规模流行。【目的】通过分离PRV流行变异毒株,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和致病性分析,为PRV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研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集黑龙江某猪场感染PRV的脑组织病料,根据GenBank PRV gEgB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通过对gEgC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BHK-21细胞分离病毒,采用噬斑纯化方法对病毒进行纯化。通过电镜、间接免疫荧光对病毒进行鉴定,测定病毒生长曲线并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分离株为PRV流行株,将其命名为HLJ-0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与我国近几年分离的流行变异株位于同一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E和gC存在国内流行变异株的特征序列,表明该分离毒株为流行变异株。生长曲线显示,分离株HLJ-01在感染48h时滴度最高(108.5TCID50/mL)。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颗粒直径约150nm,呈球形,有囊膜,囊膜外有放射状纤突,呈现典型PRV病毒特征。动物感染实验结果显示,107.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100%;106.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80%;105.0TCID50剂量感染组死亡率为60%。仔猪在接种病毒后均出现PRV感染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证实分离毒株对仔猪有较强致病力。【结论】分离获得一株猪伪狂犬病毒,经鉴定该分离株为流行变异株,而且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这为PRV流行病学分析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种简单有效且适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Zhou[11]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一种简单、有效的DNA提取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从大量样品改为小量样品的提取,利用高浓度的PEG沉淀,不作回收纯化,所提DNA片段较大,在23 kb以上,每克土的DNA提取量从3.74~15.28 μg,OD260/OD230比值在0.89~1.21范围内,用真菌和细菌核糖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获得较好的结果,DGGE图谱显示丰富性较高,可用于细菌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的分析.此方法能够从4种不同性质土壤中提取出DNA,但提取盐渍土壤和碱性土壤的效果更好一些,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柱型苹果,其特征是节间高度短缩,腋芽萌发为大量的短枝,很少或无侧生延长新梢,呈自然单干形。柱型苹果几乎不需要修剪,非常适合于高密度栽植,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因此,柱型苹果是苹果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基因资源。然而,苹果是一类主要通过无性繁殖、基因组高度杂合、遗传背景十分复杂、童期漫长、且自交高度不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通过常规的杂交育种来改良性状,不仅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而且会不可避免地将一些不利性状带到后代中去,增大了选择的难度。那么,若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用于常规的杂交育种中,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筛选与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是实施这一方案的首要条件。同时,近距离分子标记的获得也是进行基因定位的工具,对最终实现基因的分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7.5 L生物反应器篮式贴壁培养和全悬浮批式培养CHO工程细胞株表达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脂联素球部(sTNFRⅡ-gAD)融合蛋白,比较这两种培养方法的产率,以便优化高效表达sTNFRⅡ-gAD融合蛋白的制备工艺.篮式贴壁培养首先小规模培养CHO工程细胞株,待细胞增殖到一定密度后以3× 105~4× 105 cells/mL密度接种生物反应器贴壁培养3d,调换成不含血清的LK021培养基继续培养4d.而全悬浮无血清批式培养则以3×105~4×105 cells/mL密度的CHO工程细胞株接种于生物反应器,连续培养7d.培养过程实时监测培养条件,维持pH和DO的稳定.分别收集细胞上清,离心去细胞后用Pellicon切相流超滤系统对蛋白进行浓缩,并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结果显示,篮式贴壁培养和全悬浮批式培养均成功表达了sTNFRⅡ-gAD融合蛋白,产量分别为8.0 mg/L和7.5 mg/L、纯度分别为95%和98%,从而为sTNFRⅡ-gAD融合蛋白的中试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个与苹果柱型基因(Co)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短枝富士(spur-type Fuji)舞姿(Telamon)的F1群体(共106株)为试材,利用RAPD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进行了苹果柱型基因(Co)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获得了与Co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1085-437。该标记与Co位点的连锁距离为8.66cM。  相似文献   
9.
多胺对猕猴桃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美味猕猴桃(Actinidiadeliciosa)试管苗茎尖(带2片分化的小叶)接种于下列处理的培养基中:(1)MS+Put5mg/L(单位下同);(2)MS+PUt10;(3)MS+Putls;(4)MS+Sum2;(5)MS+Spm4;(6)MS+Spm8;(7)MS+Spd0.5;(8)MS+Spd1;(9)MS(对照)。每个处理10瓶,每瓶5个茎尖,于261C、12h/d2000lx光照的条件下培养。接种后24、31d统计生根率,31d后还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结果如下:1.多胺对美味猕猴桃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人类基因文库,构建一个筛选抑制酿酒酵母生长的人类基因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筛选含有生长抑制性人源蛋白质的酿酒酵母,用于分析人类基因的生理功能及其抑制剂的寻找。【方法】利用Gateway~(TM)重组技术将人类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到酿酒酵母表达质粒中。得到的质粒分别转化酿酒酵母细胞中,分析哪些基因的表达会抑制酿酒酵母的生长,并用绿色荧光蛋白标签对典型候选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定位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抑制酿酒酵母生长的人类基因的筛选方法,并运用此方法成功地从2991个人类蛋白质编码基因中筛选到29个显著抑制酿酒酵母生长的基因。其中一些是引起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例如,PDLIM4参与到骨质疏松症和前列腺癌的形成和发展,但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可能为揭示这些候选基因的功能和调节机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