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肝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的转铁蛋白受体表达,而正常组织较少,因此本研究制备转铁蛋白(TF)修饰的脂质体(TFLPs),并对其肝肿瘤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通过体外血清稳定性模拟脂质体进入体内后的稳定性。通过HepG2肿瘤细胞对TFLPs的摄取实验考查脂质体与肝癌细胞的亲和力。构建荷瘤裸鼠模型,考查TFLPs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所制备的TFLPs平均粒径为108.8±9.5nm,Zeta电位为.1.80±0.73mV。学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TFLPs在24h内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pG2细胞对TFLPs的摄取效率是普通长循环脂质体(LPs)的3.4倍。荷瘤裸鼠肝组织和肿瘤组织切片结果显示,TFLPs比LPs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该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与LPs相比,经转铁蛋白修饰可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TFLPs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肝癌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初次全身化疗对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化疗的恶性实体肿瘤的患者60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在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1周分别进行眼表评估.检查内容包括:干眼相关症状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羊齿状结晶、结膜丽丝胺绿染色、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1)问卷调查提示全身化疗后,患者眼部出现视力波动、干涩、眼部不适等症状是最常见的;2)患者全身化疗后,眼表出现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基础泪液分泌量减少,结膜杯状细胞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增加,泪液羊齿状结晶评级下降(P<0.05).结论:全身化疗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眼表产生影响,能导致干眼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化疗的同时要关注患者眼表的健康,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单增李斯特菌)的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分子信标(Molecular beacon)的荧光扫描检测方法,以简化普通PNA原位荧光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方法中显微镜观察步骤。【方法】在具有单增李斯特菌特异性的肽核酸探针的5′和3′分别标记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形成分子信标PNA探针,利用FISH技术和荧光扫描技术对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检测。【结果】用普通PNA探针进行荧光扫描检测时,以N1处理为空白对照,假阳性率11.4%,假阴性率为0;以N2处理为空白时,假阳性率降低至4.3%,但假阴性率上升为18.6%。用分子信标PNA探针进行检测时,用N1为空白对照时,假阳性率8.6%,假阴性率为1.4%;以N2处理作为空白时,假阳性率5.7%,假阴性率为1.4%。与普通探针比较,分子信标PNA探针能有效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2种普通PNA探针的杂交成功率分别为83.3%和95.2%;2种"分子信标化"的肽核酸探针的成功率分别为91.7%和90.5%,表明探针两端标记并不会降低与目标菌的杂交成功率。【结论】将液相PNA-FISH和荧光扫描技术结合,通过大通量快速的荧光扫描检测可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将肽核酸探针分子信标化,有效的降低了荧光扫描结果的假阳性,并通过了N1和N2两种空白对照处理把假阴性控制在较低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绿穗苋是一种药食兼用作物,其中多糖成份具有很高的药食价值。本研究以绿穗苋地上部分为材料,以微波和超声波两种方法对绿穗苋多糖进行提取,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通过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绿穗苋粗多糖。综合比较两种提取工艺,提取效果最佳工艺为微波提取法。其条件为:提取时间41.42 min,提取功率211.65 W,料液比1:33.338 (g/mL),实际得率为13.25%。该研究结果促进绿穗苋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绿穗苋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镰刀属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类健康。本研究通过采用羧基修饰的CdSe水溶性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标记ZEN单克隆抗体,并基于CdSe阳离子交换信号增强原理,建立了ZEN新型荧光免疫检测方法(CdSe QDs-FLISA),检测下限(IC10)和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0.006 ng/mL和0.17 ng/mL,检测区间(IC20-IC80)为0.01-0.45 ng/mL。与ZEN的结构类似物(α-zearalanol、zearalanone、α-zearalenol、β-zearalenol and β-zearalanol)交叉反应性依次为22.3%、13.1%、6.2%、1.6%和3.9%,与农产品中其他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 (AFB1)、赭曲霉毒素A (OTA)、呕吐毒素(DON)和伏马毒素B1 (FB1)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在玉米样本中加标回收率较高,且实际样本中ZEN的定量检测结果与LC-MS/MS一致性较好。本研究建立的CdSe QDs-FLISA操作简单,可实现对样本中ZEN的快速定量检测与分析,便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可为其他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角梅作为重要的观赏植物颜色繁多,但缺乏稀有的蓝色。为筛选适合的蓝色转基因受体,明确不同品种三角梅苞片吸收利用DHM(二氢杨梅素)合成甜菜色素途径竞争产物(类黄酮色素)的潜在能力,该研究对红色、白色、黄色和紫色4大花色6个品种的三角梅苞片进行离体诱导培养,测定诱导培养后苞片色彩参数及色素含量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三角梅苞片红绿色相值(a*)是决定苞片呈色的主要色彩参数,其色彩主要由甜菜色素和黄酮类色素决定,并以甜菜红素的影响最大。(2)除白色品种三角梅苞片中黄酮类色素含量大于甜菜色素含量外,其余品种苞片发育中甜菜色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黄酮类色素呈下降趋势。(3)甜菜色苷含量与苞片a*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与苞片黄蓝色相值(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总黄酮含量与苞片b*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苞片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4)经DHM体外诱导培养后,苞片总黄酮含量及占比在4个品种三角梅(‘新加坡大白’、‘宝老橙’、‘中国丽人’、‘黄蝶’)中明显升高,但各品种苞片总甜菜色素含量及占比均下降,并以‘新加坡大白’苞片中总黄酮含量上升幅度最大(65.77%),含量占比变化(增加26.91%)也为6个品种中最大。(5)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显示,白色品种‘新加坡大白’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拟定的参考品种关联度最高(0.7444),表明三角梅品种中‘新加坡大白’可考虑作为蓝色转基因三角梅的受体品种。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态失调致院内真菌肠炎休克1例解放军三○二医院北京100039韩玉坤陈黎明张晓峰张维国董漪1材料与方法患者,男性,51岁,间断乏力、纳差23年伴尿黄15天,1997年5月14日入院。血清学检查:TBIL/DBIL474/256UMOL/L,AL...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22日,笔者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4°25'N,108°44'E)发现一鹭科鸟类尸体。发现处为平坦的低矮草地,附近有数日阴雨天后形成的小面积水滩。该鸟头部后侧至尾上覆羽为暗栗褐色,并具黑白色和褐色杂点,翅上覆羽棕栗色具白色点斑,翼下为灰色,下体浅黄色具褐色纵纹,嘴峰黑色,上嘴基部和下喙为黄绿色,跗跖和趾均为绿褐色。该个体体质量110.6 g,体长324 mm,翅长144 mm,  相似文献   
9.
通过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一性连锁Alport综合征家系17个受检个体的COL4A5基因所有51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的DNA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第26外显子2240位点,男患者存在C碱基缺失(2240delc),女患者存在杂合缺失,同时对女患者相应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以验证PCR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而在正常家系成员和80例对照中均未发现此位点异常,说明2240delc为引起该家系临床病变的突变位点,不是多态性位点。在性连锁Alport综合征中,COL4A5基因的这个单碱基缺失突变位点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