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肿瘤的靶向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肝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的转铁蛋白受体表达,而正常组织较少,因此本研究制备转铁蛋白(TF)修饰的脂质体(TFLPs),并对其肝肿瘤靶向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电位。通过体外血清稳定性模拟脂质体进入体内后的稳定性。通过HepG2肿瘤细胞对TFLPs的摄取实验考查脂质体与肝癌细胞的亲和力。构建荷瘤裸鼠模型,考查TFLPs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所制备的TFLPs平均粒径为108.8±9.5nm,Zeta电位为.1.80±0.73mV。学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TFLPs在24h内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HepG2细胞对TFLPs的摄取效率是普通长循环脂质体(LPs)的3.4倍。荷瘤裸鼠肝组织和肿瘤组织切片结果显示,TFLPs比LPs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该脂质体制备方法简单,与LPs相比,经转铁蛋白修饰可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TFLPs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肝癌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beta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88 例确诊为 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74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GF-beta1 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检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TGF-beta1 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 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TGF-茁1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TGF-beta1 水平与肿瘤的组 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转移呈正相关(P <0.01)。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GF-beta1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及癌旁组织,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清TGF-beta1与原发性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TGF-beta1 可能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加侵袭 和转移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30多年来,肝移植技术已逐步成熟,并迅速发展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首选方法。随着肝移植例数的增加,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减少。而许多围手术期因素成为影响肝移植成败的关键。适宜的肝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受体和移植肝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受体与移植肝的近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检测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HC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和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AFP、AFP-L3阳性率。结果:肝癌患者AFP和AFP-L3阳性率显著高于乙肝和肝硬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和肝硬化两组患者的AFP及AFP-L3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AFP400 ng/m L:肝癌组AFP-L3阳性率显著高于乙肝组和肝硬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L3在HCC中的诊断价值较甲胎蛋白大,更适合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情况下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患者,换周西罗莫司后肾功能恢复的临床资料.患者因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后出现发热,明确诊断为胆道感染,予以控制感染.继之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确为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所致,治疗上停用他克莫司胶囊,服用西罗莫司.结果: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促进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发生,在胆道感染控制的基础上,予以换用他克莫司为西罗莫司,同时扩容、补液等改善肾脏灌注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现于我院门诊跟踪并规律复查.结论:西罗莫司是一种低肾毒性的免疫抑制剂,对于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导致肾毒性的处理,换用西罗莫司治疗能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测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急性排斥时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变化特征,探讨其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8例于我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随访点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随访期间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为急排组(n=7,男女比为5/2),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为非急排组(n=11,男女比为8/3),比较两组患者肝移植前后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急排组与非急排组患者肝移植术前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672),而急排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与非急排组患者相比Th17细胞频率明显升高(P=0.002)。在随访研究中,急排组患者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增高,且Th17细胞频率与ALT变化趋势一致,呈明显正性相关。而非急排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明显升高,变化趋势与ALT水平一致,呈正性相关,可能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层序,深入分析了介形类化石纵、横向展布规律,建立了5个化石组合序列:1.Limnocypridea subscalara-Hailaeria dignata组合;2.Cypridea badalahuensis-Hailaeria cretacea组合;3.Ilyocyprimorpha hongqiensis-Rhinocypris rivulosus组合;4.Alt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5.Chinocypridea augusta-T 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进而根据介形类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介形类化石的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杏104井,杏1—丁3—检323井和塔3井等3口优选井的介形类化石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对3口优选井涉及研究层位的87块介形类化石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和编制介形类主要种的地层分布延限图、开展介形类生物地层学研究,建立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嫩江组一段介形类化石带7个,包括新建介形类化石带1个,修订介形类化石带1个,并详细描述这7个介形类化石带。  相似文献   
9.
腊叶标本上台纸工具与工艺的改进腊叶标本上台纸,是植物标本后期制做的重要环节。目前采用较多的纸条固定法,有一定缺陷,笔者研制了新工具并改进了工艺,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改进后的工艺中,使用了新型工具“双切口刀”和聚苯乙烯泡沫板(苯板)垫。双切口刀用两段废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腔静脉逆灌注法与常规门静脉正向灌注法应用于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种灌注法对新肝期再灌注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经典非转流肝移植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下腔静脉逆灌注法;B组(30例)采用门静脉正向灌注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体温、内环境的改变等情况。结果:①分别在新肝开放即刻、新肝期5分钟及15分钟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肺动脉压楔压、心率变化程度及心脏指数,A组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别于新肝期5分钟及15分钟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A组低于B组(P0.01);③观察开放时两组患者的最低温度,A组高于B组(P0.01);④观察血管活性药物用量,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非转流肝移植术中,采取逆灌注方法可减少术后再灌注综合征的发生。两种灌注方式均需要加强对血流动力学、体温、酸碱平衡的监测与调整,做到针对性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