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小灌木,高约1米。幼枝纤细,密被红棕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2厘米,宽0.5—1.2厘米,顶端钝尖,有短凸尖头,基部狭楔形,边缘微反卷,被缘毛,上面密被红红棕色糙伏毛,下面疏被红棕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微隆起,在下面明显隆起,侧脉3—4对,两面微明显,未达叶缘网结,密被糙伏毛;叶柄长2—6毫米,密被红棕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圆形,有较多粘质,鳞片  相似文献   
2.
3.
作用于H~ —ATP酶复合体质子通道的能量传递抑制剂 TPT、DQCD和 OM能明显抑制叶绿体光合磷酸化反应和膜上 ATP酶活性,减小恒态ΛpH值,加速ΛpH和515 nm吸收衰减。这种在正常叶绿体加速H_(in)~ 经CF_0外流与在残缺膜中阻塞质子外流不一致。TPT等物质是干扰了CF_0与CF_1的构象连接,使 CF_0的质子传导失去CF_1的控制,H_(in)~ 无效漏失或质子逆向转移受影响,从而抑制与质子传导紧密相关的光合磷酸化反应和膜上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Na2SO3对热-DTT活化的游离CF1及类囊体膜上CF1-ATPase活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HCO3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a2SO3和NaHCO3的促进作用与它们解除Mg2+的抑制作用有关。从NaHCO3和Na2SO3及它们与Mg2+之间的竞争性关系,表明三者是结合在酶的同一部位上。Na2SO3可明显降低热-DTT活化的游禹CF1-ATPase催化反应的活化能,这可能与促进产物AD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DTT(二流苏糖醇)可解除TPT(氯化三苯锡)对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抑制、减弱TPT对类囊体跨膜△pH的抑制和对类囊体腔内质子外流的促进。由于TPT较专一作用于CF0,推测CF0受DTT修饰。这从DTT可消除TPT对去除CF1的类囊体残缺膜△pH的重建和对残缺膜光下收缩的促进得到进一步的证明。DTT的作用是还原二硫键成为游离的巯基,因而CF0可能含有二硫键。从光下DTT或暗中DTT处理残缺膜对TPT作用的影响,可以看到DTT对CF0的修饰是需光的,类囊体膜在光下发生的构象变化,使CF0的二硫键暴露而被DTT修饰。CF0的二硫键较CF1γ的二硫键更快、更敏感地被DTT所修饰。  相似文献   
6.
7.
泸州大曲酒窖泥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和嫌气发酵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泸州大曲酒新窖老熟的研究方面,我们对酒窖窖泥中细菌的生态分布及嫌气性细菌的代谢活动作了一些探讨,本文主要报道这方面  相似文献   
8.
永井正博   《广西植物》1982,(3):158-158
<正> 绞股兰(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东南亚和中国(广西龙州、那坡、都安、大瑶山、大苗山、临桂、灵川、龙胜也有——译者注)。日本曾用作甜味剂。作者从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低极性皂甙”中分出两种新皂甙,命名为绞股兰皂甙(gynosoponin)TN-1:C_(36)H_(62)O_9·3/2H_2O,mp 168  相似文献   
9.
10.
选择黑河中游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植物组成、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状态、土壤养分、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土壤间关系。结果显示:湿地公园的植物高度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钾)显著高于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性质含量(容重、pH)显著低于自然保护区,表明湿地公园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固存、改善土壤质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科属种、多度、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湿地公园,表明自然保护区有利于维持植物多样性;两种保护地中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土壤因子不同,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显著正相关,而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盐分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