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皇竹草处理城市污泥生产植物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生物量植物——皇竹草(Pennisetum hydridum),处理城市污泥高效生产有用的植物产品。通过小型田间试验,采用根兜分株移栽和直接扦插方式种植皇竹草,比较土壤、新鲜污泥、土壤+新鲜污泥等体积混合、植物处理后的污泥4种介质的适应性,测定了皇竹草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以及污泥自身性质的变化;通过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进一步探讨育苗后移栽在新鲜污泥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鲜污泥上直接扦插的皇竹草无一存活,即使是根兜分株移栽其成活率也仅为16.67%,生长较差。而对于土壤+污泥混合物或植物处理后的污泥,采用直接扦插方式,皇竹草的成活率也分别达58.33%、75.00%,两个月干草产量达22.20、19.80 t/hm2,为土壤上的5.11、4.55倍。皇竹草吸收K较明显,3个有污泥的处理皇竹草K含量接近40 g/kg干重,N、P2O5、K2O的总含量大于70 g/kg,可作为有机K肥原料;皇竹草重金属Cu、Zn、Pb、Cd含量均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作为饲料是安全的。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表明,采用育苗后移栽的方式,皇竹草在新鲜污泥上的成活率达66.67%以上。因此,城市污泥直接种植皇竹草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评价标准,代表了医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最新修订的第5版JCI标准对我国医院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与eAMPCa~2及能量代谢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和生化酶分析法,测定了大鼠在经受束缚加浸水急性应激四小时内,胃组织cAMP Ca~(2+)及在ATP、ADP、AMP和能量代谢的短期动态变化,同时观察了胃粘膜的损害程度。结果发现胃粘膜损害面积密度随着应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胃组织cAMP和Ca~(2+)则进行性降低;两者呈密切负相关;胃组织能量代谢却略有增强。若预先给以CaCl_2,再予应激,则有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髓过氧化物酶(MPO)YL粒细胞相关抗原(CD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88例大肠癌组织、72例大肠腺瘤组织及5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PDGF-D、MPO及CD15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D、MPO、CD1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23%、63.64%、61.36%。PDGF—D、MPO在正常组、大肠腺瘤组和大肠癌组三者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15在正常组、大肠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大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正常组与大肠腺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DGF—D、MPO、CD15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_31%、75.00%,73.08%;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52.78%,47.22%,三者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D、MPO、CD1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均无相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GF—D及MPO在大肠癌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O.05)。大肠癌中CD15与PDGF—D、MPO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DGF—D、MPO与CDl5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提示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大肠癌恶性程度和侵袭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隐球菌性腹膜炎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病例的诊疗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回顾分析。患者,男,72岁,表现为腹胀伴轻咳,腹水培养确诊为隐球菌感染,予氟康唑(400 mg 1次/天)治疗4个月后,出现胸腔积液,经胸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加用抗结核治疗,胸腹水吸收。腹腔隐球菌感染较为少见,确诊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测,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腹水等临床标本的NGS检测可能是提高诊疗效率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质粒pSF11含有小鼠白血病病毒(SRSV)基因组5kb Bam H Ⅰ片段。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确定了长末端重复区(Long terminal repeats,LTR)在pSF11上的位置。pSF11经Bg1 Ⅱ酶解,Klenow酶补平5’粘性末端,碱性磷酸酯酶脱磷后与EcoR Ⅰ Linke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C600,经EcoRⅠ酶切筛选得到重组子 pER 1。pER 1经ClaⅠ+EcoR Ⅰ酶切,电泳回收含SRSV LTR的2.55kbDNA,与p63-2(含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leukemia virus,M-MuLV)完整基因组)的ClaⅠ+EcoRⅠ14.1kbDNA连接,转化C600受体菌,得到一个M-MuLV 3’LTR被SRSV LTR取代的重组质粒pMS。纯化后转染NIH 3T3细胞,经XC合胞试验及逆转录酶活性测定证明,转染细胞含有M-MuLV与SR-SV的重组病毒MSV,将MSV经皮下接种到新生的NIH Swiss小鼠,通过对小鼠发病阶段血像、大体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该重组病毒MSV具有与SRSV极其相似的致病特征。  相似文献   
7.
cAMP在急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RIA法,观察了大鼠胃组织的cAMP含量与急性胃粘膜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消炎痛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时,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降低;事先使用异搏定(10mg/kg)可使胃组织cAMP含量明显增加,并使由消炎痛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相应减轻。(2)在正常情况下,胃窦、、胃体组织间cAMP含量并非相等,胃窦部组织cAMP含量高于胃体部组织,与此相应的是急性胃粘膜损害主要  相似文献   
8.
陈晓红  张文军 《动物学报》1997,43(4):353-355
给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灌服硝喹后,用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方法处理红细胞,透射电交易观察疟原虫。结果发现,约氏疟原虫红内期线粒体内存在细胞色素氧化酸疼 ,硝喹不能抑制该酶的活性。说明约氏疟原虫内细胞色素氧化酶不是硝喹的起始作用点。  相似文献   
9.
至今已发现了四种锌指蛋白(Zfp)。Ⅰ型为Cys-X2-4-Cys-X3-Phe-X5-Leu-X2-His-X3-His,简写C2H2。TFⅢA为C2H2×9,即9个锌指的重复单位。Sp1为C2H2×3。目前已发现有1000种以上具有Ⅰ型锌指同源保...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用于克隆全长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重叠延伸法 .对全长基因进行分段扩增 ,并利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基因序列内相应的限制性位点进行酶切 ,从而使分段扩增片段得以重叠并互为模板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获得全长基因 .将环氧合酶 1 (COX 1 )基因的外显子 9巧妙地拼接到了缺失外显子 9的COX 1cDNA片段中 ,获得了COX 1基因的全长cDNA .该方法分 3步进行 .首先 ,通过RT PCR分别扩增跨外显子 9的cDNA片段和缺失外显子 9的cDNA片段 ,并克隆到pMD1 8 T载体上 ;其次 ,PCR扩增外显子 9片段 ,限制性内切酶StuI酶切缺失外显子9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 ,二者以一定的比例混合 ,互为模板 ,在pfu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 ,从而产生一个双链的DNA分子 .最后 ,以延伸产物为模板 ,用COX 1cDNA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 ,产生包含外显子 9的COX 1基因的全长cDNA .这种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重叠延伸方法 ,对于克隆mRNA剪接水平上受调控的基因尤为有用 ,同时也为基因的重组和修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