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4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PL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CNR是SPL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RNA-seq、qRT-PCR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确定转录因子CNR直接作用的新的靶基因,旨在揭示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CNR的转录调控网络。通过RNA-seq筛选出野生型AC和突变体Cnr番茄果实中有1022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番茄果实生长和发育的许多方面。qRT-PCR验证的结果和转录组测序数据一致,发现甘露聚糖-1,4-β-甘露糖苷酶基因、亚油酸9S-脂氧合酶基因、果胶酯酶基因、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基因、乙烯响应因子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和果胶裂解酶基因在AC和Cnr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同时,在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现了转录因子CNR的结合位点GTAC基序,揭示CNR可能直接调控这些基因的转录,最后通过ChIP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个假设。转录因子CNR新靶基因涉及脂代谢、细胞壁、番茄红素合成和乙烯生物合成途径,CNR通过这些途径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以宁夏枸杞为材料,采用超薄切片技术制备样品,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条件下宁夏枸杞叶和幼根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的加重,(1)叶片上表皮细胞增厚,栅栏组织细胞出现缩短现象,排列疏松且紊乱;幼根的初生结构无明显变化。(2)叶片栅栏组织中叶绿体不再紧靠在细胞膜上,叶绿体双层膜破坏,基粒片层松散排列,杂乱无章,出现膨胀和空泡现象,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增多,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发生轻微变化;幼根中皮层薄壁细胞线粒体形状发生改变,结构破坏,内膜和外膜模糊甚至破裂,大多数嵴模糊,出现空泡现象;细胞核解体,基质外溢。研究表明, 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影响不同,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宁夏枸杞叶片和幼根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变化没有叶绿体的变化显著,推测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的耐盐性比叶绿体强。  相似文献   
993.
猫儿屎导管分子穿孔板新类型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猫儿屎属(Decaisnea Hook.f. & Thoms.)植物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 (Griff.) Hook.f.et Thoms.]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观察,以期为该属的系统演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猫儿屎的导管分子具有多个穿孔板,端壁穿孔板除了梯状以外,还有梯-网、梯-网-单、梯-单混合穿孔板等类型;侧壁穿孔板包括梯状、网状、梯-网混合状穿孔板;穿孔板上纹孔膜的残余有丝状、网状和片状.同时对导管分子的长度、宽度及端壁倾斜度等特征进行统计,并讨论了木通科各类群的穿孔板特征.  相似文献   
994.
植物通过调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行为和形态特征来适应种间竞争关系的变化.在祁连山区建立了禾本科牧草燕麦与豆科毛苕子混播草地,以相对产量(RY)、相对密度(RD)和相对产量总值(RYT)为指标,研究了这2种1年生植物在不同物候期的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物候期的变化,种间竞争关系发生着动态变化,在出苗期,二者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2个物种限制彼此相对数量的发展,株高、叶片数等增长缓慢;分蘖期,种间竞争转换为种间协作,分蘖数、叶片数等迅速增大,相对产量总值不断积累;进入拔节期,毛苕子开始扩大相对数量,限制了燕麦的生长,导致了激烈的种内竞争;到结实期,种内竞争再次转化为种间竞争.不同物候期的燕麦和毛苕子通过对植物形态可塑性的调整,更好地响应了种间竞争关系的转换.  相似文献   
995.
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2009年的连续监测数据,利用分布频率法和Bailey法,从地形因子、森林群落结构和主食竹3个方面研究了大熊猫的生境选择特征.结果表明: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对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地形上,多选择海拔在2500~3000 m的山体脊部、上部和中部的均匀坡和凸坡,坡向西南,坡度在6°~30 °,与水源距离>300 m的环境;森林群落结构上,多选择起源为次生林、针阔混交林,微生境为竹林的生境,乔木平均高度在20~29 m,灌木盖度在0~24%;主食竹多选择平均高度在2~5 m,竹丛盖度>50%,混生,生长状况良好的缺苞箭竹.  相似文献   
996.
Bcl-2家族蛋白在调控线粒体功能和细胞色素C释放中起重要作用。最近发现Bcl-2分子通过与其他促凋亡分子相互作用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课题组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在研究Bax/Bak非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中,发现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诱导Bim表达量急剧升高,Bim能转位到线粒体上,与Bcl-2相互作用增强,并直接促进Bcl-2构象变化。有意义的是,Bim可以诱导Bcl-2功能发生转换并能够形成大的复合体通道来介导细胞色素C释放。研究结果提示Bcl-2分子可变成促凋亡分子,参与Bax/Bak非依赖的细胞色素C释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足细胞分泌Ⅳ型胶原(ColⅣ)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足细胞,给予高糖刺激(30mmol/L)处理0h、12h、24h、48h,正常糖(5mmol/L)分别培养相同时间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p-Akt、ColⅣ的表达。结果高糖可以诱导足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随刺激时间延长分泌增多,24h达到高峰,各时间点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足细胞内ColⅣ蛋白表达随高糖刺激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并与p-Akt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34,P=0.001)。结论高糖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诱导足细胞分泌Ⅳ型胶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高表达工程菌株,以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TRAIL蛋白.方法:合成TRAIL基因,转到大肠杆菌中,IPTG诱导获得成功表达;进一步优化,增加可溶形式的蛋白质.利用硫酸铵对发酵液进行沉淀,经Ni柱、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最终获得蛋白质纯品,对其进行体外活性检测.结果:经过IPTG诱导后,TRAIL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0%;经过优化,可溶形式蛋白达到55%.纯化获得纯度高于95%的TRAIL样品,体外测活结果表明:TRAIL蛋白能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70%-92%.结论:重组TRAIL以可溶形式得到高效表达,且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其开发成药用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多次考察形成的种子植物数据库,结合通过GIS生成的区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密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科、属、种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中海拔区域达到最大值,科、种的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400~1800 m的范围内,属的丰富度最大值出现在1000~1400 m的海拔范围。科、属、种的密度随海拔升高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再上升;且最大值都出现在保护区最高海拔3000~3400 m的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密度分布格局明显受到海拔梯度的影响,海拔梯度综合了水热条件等诸多因素。铜壁关种子植物科、属、种水平上的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符合中域效应假说;同时还对目前常用的计算物种密度的"对数模型"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化疗药物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多种化疗药物的共同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CIPN模型是紫杉醇(PTX)腹腔注射建立的SD大鼠模型,但关于影响CIPN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却少有涉及.本实验拟考察影响PTX所致SD大鼠CIPN模型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和研究防治CIPN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大鼠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给予PTX,采用测痛丝致痛行为学实验考察PTX对大鼠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后足表皮下神经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的形态及数目,电子显微镜检测坐骨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及数目.结果 隔日腹腔注射2 mg/kgPTX四次对SD大鼠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给予PTX后,初始体重为200 g的大鼠在34 d的实验周期内未观察到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仅在第17天出现了一次机械性痛觉过敏;而初始体重为400 g的大鼠则在第17天表现出了机械性异常性疼痛,第8-26天表现出了机械性痛觉过敏,免疫荧光显示PTX处理组大鼠后足表皮下IENF断裂,IENF密度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可见空泡变性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升高,PTX处理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外周神经病变.结论 初始体重400 g的SD大鼠对PTX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敏感,适合作为PTX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