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孙仪林  王靖怡  陆迪  张琪 《昆虫学报》2022,65(11):1524-153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征。【方法】每日收集尖唇散白蚁的卵,并固定其胚胎发育状态,采用DAPI染剂对白蚁胚胎进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记录尖唇散白蚁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在25℃下尖唇散白蚁胚胎发育过程历经25~30 d,按照发育特征将其划分为12个阶段。胚胎发育早期,卵黄细胞均匀分布在卵内部,卵内细胞核向卵的中间浓缩,在细胞到达卵的后表面时形成浓缩的囊胚细胞作为胚盘;胚胎发育中期,胚胎开始进行“反转型”的囊胚运动,头部和前后轴从后极到前极反转,胚带出现明显的“双弯”结构。胚胎发育中后期,胚胎变宽,内部器官逐渐开始发育,出现明显的伸长与分节;胚胎发育后期,附肢发育明显,内部器官发育成熟。【结论】尖唇散白蚁胚胎发育过程历经12个阶段,属于短胚带型,胚带出现“双弯”结构,发育中期经历两次囊胚反转。本研究为真社会性昆虫白蚁的胚胎发育过程提供了形态学和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以猴头菌子实体为供试材料,在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多糖提取的过程中,系统研究了超声波和脱蛋白处理两个关键工艺环节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处理可提高猴头菌多糖提取率,降低多糖的纯度,使部分由蒸馏水洗脱获得的HEFP-α组分与全部0.1mol/L NaCl洗脱获得的HEFP-β组分经Sephacryl-S400洗脱后的曲线的小峰面积增加,也使主峰处的吸光值出现偏移。3种脱蛋白方法中,复合法对蛋白的除去效率最高,但多糖的保留率最低;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法操作简便且蛋白除去率与多糖保留率均较高,但会使HEFP-β-2组分的含量和回收率降低;Sevage法蛋白脱除效率最低,多糖组分的保留率相对较高,且柱洗脱后发现经Sephacryl-S400凝胶柱分离后获得的主峰整体峰值较高,该方法较为适合多糖活性组分未知时的蛋白脱除。这一研究结果将会为该类大型真菌子实体的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报道钱江源国家公园叶附生苔类植物4科9属19种, 较之前记录增加3科8属17种。与钱江源处于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钱江源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种数仅次于西藏墨脱, 排名第二。鳞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longifolia)和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subacuta)是钱江源国家公园最常见的2种叶附生苔类植物。丰富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具有较合适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生长环境, 这可能与该地区长期有效的保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张贵良  蔡磊  王逸之  张贵生 《广西植物》2020,40(10):1423-1428
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而且特有现象十分突出。该文描述了中越边境石灰岩地区位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境内的苦苣苔科一个植物新种——南溪蛛毛苣苔(Paraboea nanxiensis Lei Cai & Gui L. Zhang)。该新种在叶片的形状和毛被、花的颜色、花序短于叶片以及雌蕊无毛等性状上与产自广西那坡的垂花蛛毛苣苔(P. nutans D. Fang & D. H. Qin)最为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新种的花萼裂片先端最宽且光滑无毛,花冠浅宽钟形、花冠筒不明显、花冠管内面基部白色,花丝无毛以及蒴果稍微扭曲; 该新种生于云南海拔530~610 m的河口及马关一带,而垂花蛛毛苣苔产于广西那坡的海拔900~1 150 m段的石灰山。此外还讨论了该新种与蛛毛苣苔属其他几种基生叶类型的近缘种[如三萼蛛毛苣苔(P. trisepala W. H. Chen & Y. M. Shui)、蔓耗蛛毛苣苔(P. manhaoensis Y. M. Shui & W. H. Chen)及河口蛛毛苣苔(P. hekouensis Y. M. Shui & W. H. Chen)]的区别,并提供了相关物种的彩色图片及区分说明,主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中。近年来,由于中越边境的石灰岩地区不断有新分类群或新记录物种的发现,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考察。  相似文献   
995.
李歌  凌少军  陈伟芳  任明迅  唐亮 《广西植物》2020,40(10):1505-1513
为评估盾叶苣苔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格局,探索影响盾叶苣苔遗传变异地理分布的因素,该研究采集盾叶苣苔(Metapetrocosmea peltata)11个种群172份材料,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式样。结果表明:(1)盾叶苣苔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很高(HT=0.998, π=0.023 5),种群间基因流很弱(Nm=0.04)且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GST=0.375)。(2)单倍型分析显示,盾叶苣苔的单倍型大多是种群特异的,仅白马岭与南茂岭种群有共享单倍型。(3)Mantel test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2,P=0.010)。(4)Structure聚类分析将盾叶苣苔划分为6种遗传成分,其地理分布与昌化江河谷导致的隔离样式基本一致,基于Nei遗传距离的种群聚类分析支持这一结果,显示盾叶苣苔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受到昌化江河谷的隔离作用。(5)AMOVA分析确定67%的变异来自地区间,表明地理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这表明昌化江及其支流所引起的海南岛山地内部隔离是盾叶苣苔种群发生强烈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盾叶苣苔在物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上述研究结果为海南特有苦苣苔资源盾叶苣苔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将有助于理解海南岛特有植物和其他海岛植物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内含肽(intein)的自切剖功能在蛋白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蛋白质纯化方面,将内含肽与亲和纯化技术联合应用,使得传统的亲和纯化方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近年来,随着内含肽的研究不断深入,一批内含肽介导的新型蛋白质纯化技术不断出现.新技术依靠内含肽的自切割功能去除亲和标签,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因外加蛋白酶而带来的诸多麻烦;新的聚合材料的引入又成功地避开了亲和树脂柱的使用,不仅优化了工艺,也大大降低了纯化的成本,为在工业化大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对8种耳叶苔属(Frullania)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其中,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7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子形态及纹饰,所观察的孢子都为近球形或近多角形,无萌发孔,属于中型孢子(25~45 μm),表面纹饰为密集型疣状(颗粒状),其中4种具有明显的莲座状结构.运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4种耳叶苔属植物的孢壁结构,结果显示,4种孢子的壁层超微结构相似:周壁为颗粒状物质,覆盖在外壁表面.外壁有多个数量不等的玫瑰状结构,周壁颗粒物质填充在内.内壁与外壁分层不明显,由外向内电子层密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98.
首次对中华光萼苔(Porella chinensis(Steph.)Hat.)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四种倍半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的数据比较,它们分别鉴定为环色烯酮(cycloeolorenone,1)、辛辣木醇(drimenol,2)、辛辣木素(drimenin,3)及α-古巴烯(α-copacne,4).通过NOESY确定了化合物1的相对构型.化合物2和4首次从该植物的配子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9.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银杏中种皮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静态解吸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对比分析了AB-8、DM-130、S-8等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中种皮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并且考察和优化了AB-8和DM-130分离纯化银杏中种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弱极性树脂AB-8和DM-130的吸附率分别为87.72%和86.29%、解吸率为97.52%和92.20%,是性能良好的总黄酮吸附剂; 二种树脂的静态吸附曲线变化趋势一致,6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条件:吸附液pH=3.0,树脂用量:吸附液=1:20,吸附温度40 ℃,洗脱剂70%乙醇;动态解吸研究显示,7倍和9倍体积洗脱剂可分别将AB-8与DM-130树脂柱吸附的总黄酮基本洗脱.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AB-8大孔树脂纯化可使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16.3%.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合成了辣椒素类物质-4-O-β-D-葡萄糖苷类化合物(3).首先,以BF3·OEt2为催化剂,用五乙酰葡萄糖酯与辣椒素类物质反应得到中间体辣椒素类物质4-O-β-D-四乙酰葡萄糖苷类化合物(2),以硅胶柱色谱纯化收率为22%,LC-MS分析表明含有降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a,M 623)、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b,M635)、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c,M 637)、高二氢辣椒素四乙酰葡萄糖苷(2d,M 651);中间体2易水解为目标化合物3,收率63%.1H NMR分析表明化合物2及3均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