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彭勃  杨剑 《生态科学》2018,37(1):136-144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和GIS 技术地图叠加法, 结合2007 年、2008 年、2012 年和2016 年四期的卫星遥感影像, 研究了地震和人为干扰下近10 年紫坪埔水库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干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 耕地面积略有增加, 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湿地、人工绿地、工程用地和居住用地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主要在集镇区和灾后人工恢复的裸露山区。(2)紫坪铺水库区域的景观斑块数先快速上升, 后逐渐下降;斑块平均面积先下降后逐渐上升; 最大斑块指数先持续下降后逐渐上升; 斑块密度先上升后逐渐下降; 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先上升后下降, 均匀度指数则是先下降后上升, 研究区域内景观异质性程度降低; 廊道要素里的道路、护坡和绿化的长度持续增加, 河流廊道长度没有变化。(3)2007-2016 年, 极重度和重度干扰区被大量“渗透”和“分解”, 出现大面积中度、轻度和极轻度干扰区, 说明人为干扰对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2.
四川江油一这座伟大诗人李白故里,昔日美丽如画的县城,如今却因汶川特大地震变的满目疮痍。偌大一座县城,很多居民至今不敢住在家中,满街帐篷林立。这里.也是北川县地震安置群众的重要集居地,目前驻扎了各地受灾民众4000余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命名为“天使行动”的救灾计划已经在宜昌总部和灾区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捐赠和救灾支出共1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93.
汶川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 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与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体现。汶川地震灾区位于大熊猫重点分布区岷山-邛崃山,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导致该区2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受损, 8.3%的大熊猫栖息地因地震而被破坏。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地震埋没和砸毁大熊猫赖以生存的主食竹, 地震可能诱发主食竹开花, 威胁到大熊猫的健康和食物安全; 2) 地震及其诱发的土壤和山石运动显著影响森林的动态特征, 森林大面积丧失或质量下降; 3) 地震改变大熊猫栖息地生境特征, 大熊猫个体交流的廊道阻断, 形成“生殖孤岛”, 遗传多样性降低, 栖息地破碎化进程加快。应对震后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主要对策有: 1) 重新评估震后大熊猫栖息地质量, 并重新规划现有大熊猫保护区群的布局; 2)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数学模型等手段与野外实地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全面查清震后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资源状况及分布规律并及时监测其动态, 复壮更新大熊猫主食竹; 3) 利用天然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等措施恢复因地震而退化或丧失的大熊猫栖息地。  相似文献   
94.
《人与生物圈》2008,(4):88-89
曾宗永(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科学学院研究员):采用生态学上的“中度干扰”之说 理性讲.地震是地球史上很正常的现象.动植物物种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演化的,它们应该对这种干扰有一定应对能力.当然这种特大灾害对地震中心的大多数野生动植物个体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95.
《生理通讯》2008,27(3):82-83
一些民间流传多年的说法——如“多喝骨头汤”、“多吃钙片”,并不正确如果您认识的人中有谁不幸在此次地震中骨折,请尽快把这些专家的提示告诉他们  相似文献   
96.
不同地震烈度对灾区景观生态破坏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春敏  王根绪 《生态学报》2008,28(12):5938-5947
利用地震前后的遥感资料和区域基础数据,结合地震对区域景观生态的破坏特征,分析地震前后景观生态系统过程变化以及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景观生态异质性。从景观稳定性和景观异质性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景观生态破坏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地震烈度下区域景观生态破坏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地震使大面积林地、耕地和草地破坏,山体滑坡、崩塌严重,裸地、裸岩面积大量增加。在大于Ⅸ级烈度区域,地震后,有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了458.48km^2和91.16km^2,裸地(岩)面积增加了496.23km^2。(2)通过对Ⅸ级以上地震区的景观格局指标分析得出:地震前,区域整体的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均匀性、景观破碎度和优势度值均反映出区域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地震造成了明显的景观空间异质,加速了生态环境退化。(3)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景观稳定性和景观异质性两个方面对不同烈度下景观生态破坏进行评价。得出:Ⅸ、Ⅹ和Ⅺ级地震烈度区域景观生态破坏程度综合值为0.42、0.66和0.80,即中度破坏、重度破坏和极度破坏。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得出,Ⅷ级地震区域应属于轻微破坏级,建议“5.12”汶川大地震灾害生态环境恢复从建工作应重点考虑Ⅸ级以及Ⅸ级以上区域。  相似文献   
97.
许学工  颜磊  许诺安 《生态学报》2008,28(12):5862-5870
自然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和恢复。以都江堰市的灾后重建为例,探讨自然遗产的保护和恢复问题。首先,通过实地调查,了解都江堰市域的自然遗产受损状况,进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灾害和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自然遗产地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灾后重建的规划框架和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8.
俯瞰创伤     
5月14日,地震发生的第三天.当我完成前一日在彭州灾区的拍摄后.一大早就赶到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焦急地等待乘直升机飞往震中汶川。地震刚发生不久.人们都在关注着汶川.但那里没有一点消息.在此之前无论动态还是静态的画面都还没有传到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99.
虎皮鹦鹉的振动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慕玲  陈浩 《动物学报》1994,40(3):274-280
本文研究了虎皮鹦鹉对正弦振动的敏感性,旨在探索其腿部存在赫氏小体,和阐明其震前声反应与地面振动的关系提供依据,虎皮鹦鹉对5-80Hz的正弦振动不敏感,振动位移约200-50μm才可能激起声行为反应,但对100-250Hz的正弦振动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反应阈值约10-2μm,对130-170Hz和200-250Hz阈值反应,约70%的潜伏期分别为LP<30s和LP<15s。  相似文献   
100.
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青  曾军  张涛  马晶  王重  娄恺 《生态学报》2013,33(2):454-463
选取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8种次生植物根际土壤,以同土层裸地为对照,测量土壤化学性质,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研究塌陷区次生植物对土壤古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主要古菌类群为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群落间多样性差异大,相似性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古菌的优势类群数量差异较大,鼠掌老鹳草高达18种,西北绢蒿少为2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古菌优势类群分布影响最大(Hha Ⅰ酶切:r=0.94;Rsa l酶切:r=0.74),速效磷含量与古菌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氮含量与均匀度指数E呈显著正相关(P<0.05).新疆地震断裂带植被的恢复可影响根际土壤古菌群落的分布、组成和结构,其原因与植物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有关,同时在改善土壤肥力方面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