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江苏省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慧玮  周年兴  关健 《生态学报》2014,34(22):6692-6700
自然遗产地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场所,而生态网络是连接自然遗产地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和合理地构建自然遗产地之间的生态廊道,连接破碎生境,对保护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Arc GIS 9.3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合理估算阻力阈值,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分析方法,构建江苏省省域范围内的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保护体系,并在网络连通性指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78.28%的林地、88.70%的滩涂滩地、94.37%的草地是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主要景观组成结构;自然遗产斑块本身对生态网络的构建有较大影响,其中面积较大、长条型的斑块对维持景观连通性的重要性程度贡献较大;研究区现状整体生态连通性指数仅0.001—0.003,连通性水平较差,通过构建生态网络,整体连通性水平可提高到0.044—0.046,可能连通性水平可达到0.074,表明自然遗产廊道的构建可提高景观的连通性水平;在现有生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破碎斑块间的生态连接是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彬  吴福忠  张健  杨万勤 《生态学报》2008,28(12):5892-5898
作为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不仅是藏羌居民生活的重要区域,而且在抑制干旱河谷上延和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灾害的损害,使其成为“5.12”汶川大地震中受损程度较高、灾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点区域之一。基于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受汶川大地震破坏的特点以及该区的生态重要性和本身的脆弱性,损毁生态系统的快速评估与生态重建规划、生产与生态双赢共建关键技术、震后残存植被保育、水源涵养地植被保护与恢复、震毁植被恢复与重建、耕地生产恢复与重建、边坡综合治理、低效薪炭林改良以及居民聚居点风景林营造等被认为是震后生态恢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震毁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过程监测与评估、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机制及生态学过程、震后生态系统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可能是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李京忠  曹明明  邱海军  薛冰  胡胜  崔鹏 《生态学杂志》2016,27(11):3479-3486
定量评估地震区灾后植被恢复,对于灾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为案例区,采用MODIS-NDVI的时间序列数据,确定植被恢复评估的Landsat影像时间,并以Landsat影像定量揭示龙溪河流域植被在“5.12”汶川地震前后的动态变化;进而根据区域水系和地形因子,定量解析并揭示植被覆盖度受损恢复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受损恢复情况整体较好,但植被覆盖度对地震损害的响应存在滞后现象;受损植被恢复率与河流水系距离、海拔、坡度和坡向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的决策干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地人告诉我.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谢家店子”地开花”了.整个村子在瞬间消失.而且连一根木头都看不到.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2008年6月12日.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论证会召开.这一天,正好是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地震在造成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震后的防疫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截至灾后50天,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①各灾区群众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均已被覆盖;②灾区重建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卫生重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③暴露的、可能导致疫情发生的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妥善处理;④灾后的卫生防疫队伍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6.
曾卫  封健  王华 《生物信息学》2019,26(11):103-107
灾后重建关乎灾区长远稳定的发展,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及物理等多个层面。芦山“4·20”地震发生以来,作为灾害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践行者,以芦山根艺苑广场设计为契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重塑”的设计理念,以灾后重建中公共空间的生态重塑、文化重塑和公共重塑为研究内容,着眼于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框架,探索和归纳灾后重建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路径,体现其本土性、文化性、公共性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鉴定生态保护重要地区是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的前提与基础。选取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以及水源涵养重要性这3个指标,评价了地震重灾区51个县(市区)的生态保护重要性。研究表明,生态保护极重要地区面积约为3.5×10^4km^2,约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26.7%,主要分布于邛崃山系北部的汶川与四姑娘山地区,以及岷山山系的大部分地区;而生态保护重要地区面积约为4.6×10^4km^2,约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4.5%,主要分布于评价区的西部与东北部;其余地区为生态保护一般地区。建议在灾后重建时对生态极重要地区进行严格保护,禁止开展大型开发建设活动,并控制这些地区的人口规模。另外,生态保护重要地区的开发活动应该受到限制。并通过开展生态补偿,结合正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与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措施,促进灾区生态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园林乔木受强台风“莫兰蒂”(2016年9月15日)侵袭为研究案例。通过灾后现场调研,统计出校园28种主要乔木在风灾中的受损情况,并分别在风灾过后4个月和9个月时调查树木的恢复进度。研究台风强度、树种差异、种植环境、管理维护等因素对树木风灾损失和灾后恢复的影响。最后,从灾前预防、灾后恢复2方面探讨了应对台风侵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06,自引:9,他引:97  
河岸带是指水陆交界处的两边,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河岸带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旅游价值。河岸带研究以生态学、水文学和地貌学炎基础,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方法。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化河岸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较为复杂,通过安徽潜山县潜水退化河岸带滩地近6a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恢复与重建后的河岸带滩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土训结构和养分条件得到改善,其中,小于0.002mm的粘粒含量的平均值由恢复前的4.53%,上升到恢复后的11.71%,土壤容重由恢复前的1.455g/cm^2下降到恢复后的1.2g/cm^2,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值由恢复前的1.25g/kg上升到恢复后的9.44g/kg;河滩地泥沙淤积量增加;植物抗风浪作用增强,有效地保护了河岸,改善了河岸带地区的小气候。河岸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今后应加强河岸带的管理和对退化河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使河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地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和观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已被破坏或改变栖息地利用方式的湿地面积已达到8000hm^2,其逗留、栖息和越冬的鸟类逐年减少。因此,为了保护鸟类,并且提高上海在自然保护和维护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国际地位,恢复和重建崇明东滩的湿地环境受到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崇明东旺沙B01号样地的恢复与重建是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工程中的一期工程.结合野外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和生态价值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样地现有功能价值,以及对样地在恢复和重建之后所产生的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到该示范区现有功能价值为72.27万元人民币,而初步预计恢复和重建之后的功能价值为7016.9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Our cultural heritage is a common asset that tells the story of our shared past, is part of our origin and identity and has wide social relevance. Our works of art and our heritage must be enjoyed, appreciated and preserv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this end, a wide and varied group of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conservators, restorers, curators, bibliographers, historians, archivists, but also scientists, such as biologists, chemists, physicists and bioinformaticians, work side by side to preserve our cultural heritage. Working together in this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ed in the so-called ‘heritage sciences’ is the only plausible way to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preservation of our heritage.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in recent years in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work, but also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considered within heritage science, has provided powerful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bjects that open up new frontiers for their diagnosis,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Here we highlight some of the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s at the service of art.  相似文献   

12.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湖滨带是水陆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在湖泊流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湖滨带的功能包括:缓冲带功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生境保护功能、护岸功能和经济美学价值.湖滨带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生物群落结构的逆向演替及生态功能下降,退化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其生态恢复技术可划分为三大类:湖滨带生境恢复与重建技术、湖滨带生物恢复与重建技术、湖滨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云南洱海湖滨带近3年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试验的生态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区水生植被得到恢复,水质净化作用明显,藻类得到抑制,浮游动物的构成和数量发生变化,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复合农林业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我国热带亚热带是人口和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原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的破坏,退化生态系统大面积增加,这是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的恢复生态学定点研究表明,通过综合整治,使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丘陵山区进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践中所构建的“林果草(牧)鱼”复合生态系统,是高产、高质、高效的复合农林业模式,是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遗产地内涵与标准的深入分析,提出符合世界遗产地保护目的的双遗产地生态安全概念,构建“压力-状态-调控”遗产地生态安全预警框架模型并筛选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以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引入可拓学中的物元模型理论对景区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结果表明: 景区生态安全预警准确率达84%;1997和2009年景区总体生态安全等级均处于Ⅰ级安全水平,即属于无警状态,但2009年生态安全系统风险增加,较1997年更趋于向更低水平的安全等级(Ⅱ)转变.2个时期处于敏感预警等级的单项预警“重警源”指标(限制因子)有所差异;1997-2009年间景区生态安全系统压力增加的同时其调控能力也在增强,但系统仍面临生态安全压力.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茶园面积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干旱程度、生态环保建设投入是制约景区未来(2009年之后)生态安全状态的主要限制因子.总体而言,景区生态安全状态较好(无警水平),但就个别预警指标而言,依然存在风险,需要针对上述限制因子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维持景区生态安全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爽  田野  唐明方  严岩 《生态学报》2021,41(14):5849-5856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自2016年以来,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以大凌河流域北票段为研究区,探讨了景感生态学理论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践中的应用。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构建大凌河流域北票段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框架,以保持、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一中心、二重点、五要素、六工程"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景感空间体系,并基于此将大凌河流域北票段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分为5个重要治理区域,形成"一带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了应用景感生态学理论,构建区域居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引导并实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利影响,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效果的对策建议。通过大凌河流域北票段的分析案例,以景感营造的理念开展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顶层设计,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全球最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地,强调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的完整性和在全球的唯一性。世界自然遗产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海南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原生动植物及植被群落(亚洲北缘热带雨林)为研究对象,从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特有种等生物生态过程方面,评估海南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结果表明:(1)海南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分布有3 653种野生维管植物,资源植物种类丰富。陆栖脊椎动物有540种,各类野生动物占全国的比例高达10%~30%,生物多样性极高。(2)植物区系独特,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植被区划属于印度-马来雨林群系,属马来区的部分呈现出热带性和与中国华南大陆的共源性显示出明显的热带边缘性质,为中国华南植物区系与亚洲热带雨林的过渡类型。(3)植物区系中的植物物种特有性较低,特有属仅有7个,特有种仅约占岛内植物的1/10,较低的特有性表明了其大陆起源特征,是生物多样性不可替代的元素,具有鲜明的环境指示特色。该研究明确了海南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在全球背景下的突出普遍价值,为海南未来申遗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遗产廊道作为一种线性文化景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城市化发展环境,其文化保护与转型发展将成为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片区活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相关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此为研究导向,结合适宜性理论研究提出该方法与遗产廊道保护等工作结合的构想,首先整体分析遗产廊道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其保护与发展需求;其次以大同市新荣区古长城为例进行适宜性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深化遗产资源与环境研究;最后结合适宜性结论与实地探究形成具体保护策略,主要包括遗产修复、廊道保护、区域协调等3方面,最终实现适宜性分析在遗产廊道保护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 of cultural heritage,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based on defined standard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biodeterioration. In this study Microb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M from the Italian acronym Monitoraggio Ambientale Microbico) was applied to air and surface monitoring of art works before and during restoration. Microbial monitoring of the refectory in the monastery of St. Anna (Foligno, Italy) was performed on frescos from 1400.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MAM were consistent, reproducible, and beneficial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restoration. Microbial monitoring of solid surfaces using membrane filters was not destructive and allowed the study of microbial fall-out on the surface of art works. The application of MAM proved to be a valuable means not only for monitoring but also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icrobial pollution and its dynamics on the surface of art works. The constant application of MAM could be a valuable tool in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strict collaboration with microbiologists, restorers, and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9.
Degradation of groundwater-dependent ecosystems has raised a need for their restoration, but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restoration are largely unknown. 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pring restoration using data from near-natural, restored, and human-impacted springs, the major impact being degradation of spring hydrology by forest drainage. We used both taxonomic (bryophytes, macroinvertebrates, and leaf-decomposing fungi) and functional (leaf breakdown) measures of restoration success. We expected that by reducing surface water input, restoration will improve spring hydrology and place spring ecosystems in a trajectory towards more natural conditions. Restored springs were thermally more stable than impacted springs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surface water was greatly reduced. Bryophytes were more abundant in restored than in impacted springs but did not differ among restored and natural springs. Similarly,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differed between restored and impacted springs whereas no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between restored and natural sites. Species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attributes showed weaker responses to restor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estoration enhances spring habitat quality, and the first signs of biodiversity enhancement were also detectable only a few years post-restoration. Restoration clearly bears great promise as a conservation tool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is valuable component of regional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