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四川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种群分布特点,设立4个样地1个样带共44个样方(20 m×20 m),从种群密度、生命表和生境关联(草本层郁闭度和林分受干扰强度)等方面研究了保护区桫椤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个桫椤种群样方的平均密度为0.088株/m2,幼苗密度为0.049株/m2;桫椤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基本一致,发育过程中出现3个死亡高峰值,分别在第1龄级(H0.01 m)、第7龄级(3.90 m≤H4.80 m)和第10龄级(H≥6.60 m)阶段;种群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第7龄级以后,种群生存率小于1%;根据种群生存率函数Si、累计死亡率函数Ft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桫椤各龄级阶段密度与草本层郁闭度均无显著相关(p≥0.18),然而桫椤幼苗(第1龄级)以上的个体密度、第7龄级密度与干扰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一定的自然更新能力,但人为活动的干扰可能是限制桫椤种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2.
青藏高原1979—2007年间的积雪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产品,对青藏高原1979—2007年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的分布变化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积雪深度和海拔三者之间在空间上具有显著正相关;青藏高原积雪在1988年发生突变,该年前后积雪分布有显著不同,这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藏高原由暖干时期进入暖湿时期有关;将青藏高原按夏季水汽来源不同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发现29年来北部积雪日数变化与全国积雪变化相反呈极显著增加趋势(R2=0.39,P0.01),以1.40 d/a的趋势增加,主要原因是西北部地区冬季积雪日数增加;南部积雪深度与全国积雪变化一致呈极显著减少趋势(R2=0.24,P0.01),以-0.04 cm/a的趋势减少,主要原因是东南部春、夏、秋三季积雪深度减少。  相似文献   
93.
李洁  孙庚  胡霞  张洪轩  刘琳  吴宁 《生态学报》2014,34(14):3827-3838
亲缘选择是指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的个体基于亲缘关系而以一种非随机性的方式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是亲缘个体得到更大的广义适合度。综述了亲缘选择和亲缘竞争两种观点以及各自的试验支持证据;分析了导致亲缘选择试验结果出现分歧的原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亲缘选择理解上的模糊以及试验设计的不严谨所致。植物间的亲缘选择研究不仅相对较少,对亲缘选择的机制研究更为欠缺,这就造成了目前对此问题在科学认识上出现不少盲点。综合前期研究,提出今后对亲缘选择的研究应该首先界定"亲缘"程度,同时改良试验设计方案,选择多种不同生境下的物种对亲缘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考虑环境因子对植物亲缘选择的影响。同时,对植物亲缘识别机制的研究应该从生理生化方面出发,通过定性定量地分析探索植物根系分泌物在植物亲缘识别中的作用和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94.
七彩避役     
蔡波 《生物学通报》2014,(12):31-31
<正>七彩避役(Furcifer pardalis),也称豹斑避役,自然栖息于马达加斯加东北部低地。常出现于灌丛和林缘,在人类高度干扰的区域,如咖啡种植园中也能发现它们。它们的这种生境偏好可能与体色在体温调节和通讯方面的作用相关。一般不同区域的种群,有不同的颜色模式,封面照片中的七  相似文献   
95.
镇海棘螈早期个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 ,对镇海棘螈的早期个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镇海棘螈早期发育过程与琉球棘螈的个体发育过程非常相似 ,它们的平衡枝均不发达且在前肢芽晚期迅速消失。温度和湿度对胚胎发育具有显著影响。室温下 ,从受精卵到孵化需 2 9d左右。孵化幼体体长呈配合对数曲线增长 ,其体全长 (S)与日龄 (T)的关系可表示为S =1 2 974 9+6 2 398lnT(Sig.F <0 0 1 )。水生生活阶段为 58~ 88d。室内幼体的水生发育时间和变态个体大小与野外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可能与营养条件和自然条件下的持续干旱有关。变态前的外鳃萎缩期是镇海棘螈早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96.
采用等位酶电泳技术了云南省中北部昆明、富民、宾川3县(市)及四川省西南布拖县的硬枝野荞麦(Fagopyrum urophyllum)6个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硬枝野荞麦居群内维持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比率为50.0%,预期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251和0.471。并对硬枝野荞麦(F.urophyllum)与栽培荞麦之间遗传变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7.
伊犁沙虎的骨骼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彬  王跃招 《四川动物》2001,20(4):205-209
本文研究了伊犁沙虎(Teratoscincus scincus)的骨骼系统,对其各部分骨骼的形成、形态和位置作了详细的描述,为沙虎属的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8.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了《组合中药学》新理论体系,试图解答中药现代化中基础理论方面的关键问题。中药的本质就是“组合”。无论是主或复方都是一个庞大的分子库,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分子组合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表现出特定的药效。“组合”有三层意思:生药的组合、分子群的组合与特定药效功能的组合。分子群是特定药效功能的物质基础。分子群的观念表明了东方医药不同于西方的本质之所在,西方医药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化合物。复方是特定药效的组合,分别具有不同或相同或相似药效的几类分子群的组合。即为中药的复方制剂。这些分子群体的组合或相辅相成,或减毒增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论文阐述了《组合中药学》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组合中药学》作为一大研究领域,可以建立一整套现代中药学的新理论体系,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以此作为中药现代化切入点,以解决中医药科学化的关键问题。遵循这一理论体系,可以使中医药研究系统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组合中药学》就是从《组合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及其药效的物质基础,阐明中药活性部位的相互作用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组合中药学》的三个新概念:中药功效分子族:具有相似药效作用的一类分子的组合,其骨架及功能团相同或相似。中药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药效的代表性功效分子族,即主要药效分子组合。中药非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表征性分子以外的其他功效分子族,即辅助药效分子的组合。  相似文献   
99.
不同肥料对黄山药根茎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施用硝酸钾肥和复合肥的比较试验,表明硝酸钾肥对促进黄山药(Dioscrea panthaica)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提高次生根茎产量有显著效果.栽培32个月的次生根茎平均生长量达405.9±254.0g/株,产量58.5t/ha,比施用复合肥的增产37.5%和20.5%,比对照增产29.9%和17.9%.施用复合肥的次生根茎平均生长量253.6±148.6g/株,产量46.3t/ha,比对照低10.8%和3.1%.三者的薯蓣皂甙元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0.
中药金樱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中药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果实是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甙(2)、乌苏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5),2α,3β,19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和4',5,7-三羟黄酮醇-3-O-β-D-(6”-O-(E)-p-羟基苯丙烯酰)吡喃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4、5、7为首次从金樱子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