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腺苞杜鹃 新种 图 1RhododendronadenobracteumX .F .GaoetY .L .Peng ,sp .nov .Fig .1SpeciesaffinisR microphytonFranch .,aquobracteisglanduliferis ,lobiscorollarumlateellipticis ,staminibus8- 10differt.Frutexsempervires ,erectus ,2 - 3maltus ,ramosissimus.R  相似文献   
2.
根据四川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种群分布特点,设立4个样地1个样带共44个样方(20 m×20 m),从种群密度、生命表和生境关联(草本层郁闭度和林分受干扰强度)等方面研究了保护区桫椤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个桫椤种群样方的平均密度为0.088株/m2,幼苗密度为0.049株/m2;桫椤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基本一致,发育过程中出现3个死亡高峰值,分别在第1龄级(H0.01 m)、第7龄级(3.90 m≤H4.80 m)和第10龄级(H≥6.60 m)阶段;种群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第7龄级以后,种群生存率小于1%;根据种群生存率函数Si、累计死亡率函数Ft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桫椤各龄级阶段密度与草本层郁闭度均无显著相关(p≥0.18),然而桫椤幼苗(第1龄级)以上的个体密度、第7龄级密度与干扰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一定的自然更新能力,但人为活动的干扰可能是限制桫椤种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横断山区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也是全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昌都段横跨横断山核心地区, 铁路建设形成的交通网络将沿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与外界相连, 导致生物入侵风险陡增。为获得区域内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特征信息, 为即将开始的铁路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及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在雅安-昌都段内选择43个位点各进行长度1 km、宽度20 m的样线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雅安-昌都段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58种, 隶属于18科42属, 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种类依次是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秋英(Cosmos bipinnatus)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从危害等级来看, 其中10种为恶性入侵种, 16种为严重入侵种, 8种为局部入侵种, 15种为一般入侵种, 9种为有待观察种, 超过半数种类具有明显入侵性。原产地分析结果显示美洲是该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原产地。基于海拔及主要河流区段的比较研究发现: 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递减的趋势, 该分布格局是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铁路沿线入侵现状和生境特征, 本文分析了铁路建设可能造成的外来植物入侵风险, 并针对入侵的防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属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道了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8种共20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2,33,44,66,88多倍体现象极为普遍。两个亚属;绞股蓝亚属(Subgen.Gynostemma)和喙果藤亚属(Subgen.Triostellum)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并结合该属植物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地理分布,对普遍出现的多倍体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讨论外来植物相关定义的基础上, 对中国外来归化植物的调查和编目现状进行了概述; 并对近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中外来归化植物数据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6.
圆柱拿身草分布新记录DesmodiumteresWal.(Cat.no.5694,1831-32,nom.nud.)exBenth.inMiq.,Pl.Jungh.225.1852,inadnota;BakerinHook.f.,Fl.Brit,In...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中国云南姜科Zingiberaceae一新种——苍山象才参Roscoea cangshanensisM.H.LUO,X.F.Gao&H.H.Lin。该种与大理象牙参R.forrestii Cowley在体态上相近,但唇瓣深裂成2裂片,每个裂片再2裂,基部收缩成具白色条纹的柄,叶片较狭窄,(2-)7-24×1.5-2.5cm,叶片基部狭缩成叶柄状而不同。该新种叶片基部狭缩成叶柄状,唇瓣倒卵状楔形,长2.5-3.5cm,宽2.5-3.0cm,基部收缩成具白色条纹的柄,与长柄象牙参R.debilis Gagnep.相似,但苞片非管状,较短,长5-15mm,隐藏于叶鞘内,花冠管较长,10-12.5cm,唇瓣深裂成2裂片,每个裂片再2裂,可与后者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四川菊科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四川菊科植物分布新记录15种,即白山蒿、韦谷草白背变种、百能葳、小一点红、异羽千里光、无毛蟹甲草、黑紫橐吾、蒜叶婆罗门参、华北鸦葱、毛柄蒲儿根、三尖千里光、华麻花头、棉头风毛菊、灰白风毛菊、丽江蓟。列出这些种的标本引证、地理分布和近缘种的区别等。  相似文献   
9.
报道并描述了采自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具有1小叶的新分布种美脉木蓝Indigofera caloneura Kurz和采自广东具有单叶的新分布种心叶木蓝I. cordifolia Heyne ex Roth.。在中国还有另外3个具有单叶的种类, 即单叶木蓝I. linifolia、刺荚木蓝I. nummularifolia和远志木蓝I. squalida。通过从植物习性、茎、叶的形态与大小及毛被、托叶、花序、花冠形状与毛被、花药、子房毛被、果实的形态与大小、所含种子数目等特征的显微观察, 比较了国产单叶类木蓝属Indigofera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差异, 并针对茎、叶、毛被、花冠旗瓣和果实形状等5个最重要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根尖压片法对豆科(Leguminosae)木蓝属(IndigoferaL.)植物的7个种: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 Craib)、河北木蓝(I.bungeana Walp.)、滇木蓝(I.delavayi Franch.)、腺毛木蓝(I.scabrida Dunn)、四川木蓝(I.szechuensis Craib)、刺序木蓝(I.silvestrii Pamp.)、尖叶木蓝(I.zollingeriana Miq.)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尖叶木蓝染色体数目为2n=4x=32(四倍体)外,其余6种木蓝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二倍体)。尖叶木蓝和刺序木蓝核型分类为2A型,其余5种木蓝的核型均为1A型。种间核型差异很小。供试种主要包含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滇木蓝、腺毛木蓝、刺序木蓝、四川木蓝和尖叶木蓝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