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以蝶蛹金小蜂及其寄主菜粉蝶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内寄生蜂对寄主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当寄主蛹被寄生后 1 2h或第 4和 5d时 ,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增高。寄生蛹血淋巴中血细胞凝集素活性始终高于针刺和未寄生蛹 ;同样 ,寄生蛹血淋巴的抗菌活性也明显增强 ,而后两者处理蛹的活性则很微弱。由此可知 ,该蜂寄生能引起寄主体液免疫因子活性的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本报道从蔬菜潜叶蝇幼虫和蛹中羽化的金小蜂科5属5种,即两色卡丽金小蜂Callitula bicolor、圆形赘须金小蜂Halticoptera circulus、菲麦瑞金小蜂Merismus megapterus、横节斯夫金小蜂Sphegigaster stepicola、潜蝇底诺金小蜂Thinod ytes cyzicus。以及大痣细蜂科1属1种,即卡氏盾痣细蜂Dendrocerus car penteri。其中圆形赘须金小蜂是蔬菜地潜中蝇寄生性小蜂的优势种。另有寄生蜂的2种寄主新记录。植物寄主涉及各种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研究蝇蛹俑小蜂与蝇蛹金小蜂对瓜实蝇的控制潜能。[方法] 采用非选择性实验测定蝇蛹俑小蜂与蝇蛹金小蜂对瓜实蝇蛹的寄生效能、繁殖能力,并研究覆土厚度对2种寄生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结果] 2种寄生蜂对瓜实蝇的寄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蝇蛹金小蜂的平均单雌产后代数比蝇蛹俑小蜂的多,分别为30和23头。土壤厚度显著影响2种寄生蜂的寄生效能,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2种寄生蜂对瓜实蝇蛹的寄生率均显著下降,但蝇蛹金小蜂的寄生率下降更为迅速;蝇蛹俑小蜂最深可寄生8 cm土壤下的瓜实蝇蛹,而蝇蛹金小蜂在土壤厚度达到3 cm时就不能完成寄生。[结论] 蝇蛹俑小蜂较蝇蛹金小蜂更适合应用于瓜实蝇蛹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84.
六盘山翠金小蜂Tritneptis sp.是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主要食叶害虫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 Hartig茧期的体外复寄生性天敌。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蜂在宁夏六盘山1年2代,以幼虫在寄主茧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取食,5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蜂从6月中旬开始羽化,每头虫茧平均出蜂6.14头,雌雄比1.79∶1,雌蜂6月下旬开始产卵,一只雌蜂一生可在12.2头寄主虫茧上产卵,第1代寄生蜂幼虫7月上旬开始孵化并吸食寄主营养发育,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上旬开始羽化并交尾、产卵寄生。该蜂体型较大,对寄主跟随性强,无重寄生天敌,自然寄生率7.3%~33.6%,是一种优良天敌寄生蜂。  相似文献   
85.
【背景】蝇蛹俑小蜂是蝇类害虫蛹期重要的寄生蜂,该蜂可寄生家蝇、瓜实蝇、橘小实蝇和南瓜实蝇等多种蝇类害虫。研究蝇蛹俑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及在不同寄主上的发育情况有助于该寄生蜂的扩繁和利用。【方法】在温度(26±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4 h∶10 h的条件下,研究了蝇蛹俑小蜂对瓜实蝇蛹、南瓜实蝇蛹和橘小实蝇蛹的寄生率及子代蜂发育、寿命的影响。【结果】蝇蛹俑小蜂在瓜实蝇蛹、橘小实蝇蛹和南瓜实蝇蛹上均能产卵并发育至成虫,其对瓜实蝇蛹的选择系数和寄生率分别为0.37和55.33%,显著高于其对另外2种实蝇蛹。在非选择条件下,蝇蛹俑小蜂在瓜实蝇蛹上的出蜂量最高,发育历期最短。在同一寄主条件下,蝇蛹俑小蜂雌蜂的发育历期、寿命显著较雄蜂的长,雌蜂的质量显著大于雄蜂。【结论与意义】蝇蛹俑小蜂可用于瓜实蝇的防治,瓜实蝇蛹是扩繁蝇蛹俑小蜂的理想寄主。  相似文献   
86.
叶恭银  齐易香  朱家颖  方琦  王磊 《昆虫知识》2011,48(6):1553-1558
金小蜂不仅是重要的昆虫天敌资源,还是理想的模式生物。2010年1月15日,3种金小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吉氏金小蜂N.giraulti和长角金小蜂N.longicornis)的基因组在《科学》上发表。这一事件标志着金小蜂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开始。金小蜂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科学家们就利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方法,基于基因组平台,在进化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行为学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著名杂志《昆虫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还以特刊的形式进行刊载。本文就金小蜂基因组学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予以扼要概述,并探讨其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7.
中国蝽卵金小蜂属分类研究(膜翅目:小蜂总科:金小蜂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蝽卵金小蜂属,记述1新种、1个新组合种及2个中国新纪录种:Acroclisoides quintus sp.nov.、Acroclisoides sinicus(Huang&Liao)comb.nov.,Acroclisoides luzonensis Gahan、Acroclisoides indius Ferrier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瘿蚊金小蜂属Propicroscytus Szelenyi,1941,重新描述了中国分布的2个种: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Girault)及斑腹金小蜂Propicroscytus oryzae (Subba Rao),编制了中国瘿蚊金小峰属分种检索表。其中,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 (Gi  相似文献   
89.
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脊柄金小蜂属AsaphesWalker ,共记述 6种 ,其中包括 4新种 :脐刻脊柄金小蜂Asaphesumbilicalissp .nov .,大眼脊柄金小蜂Asaphesoculisp .nov .,长梗脊柄金小蜂Asaphessici formissp .nov .和小索脊柄金小蜂Asaphesglobularissp .nov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脐刻脊柄金小蜂Asaphesumbilicalissp .nov .:正模 :♀ ,吉林延吉 ,196 2 VI 2 0 ,陈泰鲁采。本种与本属其它种区别 :胸部被粗糙的网状刻点 ,且具脐状刻点 ;后足基节背面光滑无毛 ;前翅后缘脉为缘脉的 2倍 ;触角位于复眼下缘连线上方 ,第 2环节亚方形且具感觉毛。大眼脊柄金小蜂Asaphesoculisp .nov .:正模 :♀ ,云南丽江丽地坪 ,340 0m ;1984 VIII 14,李畅方采。本种与蚜茧蜂脊柄金小蜂A .vulgarisWalker区别在于 :梗节长为宽的 2 .33倍 ;前翅被密毛 ,无透明斑。长梗脊柄金小蜂Asaphessiciformissp .nov .:正模 :♀ ,云南小中甸 ,380 0m ,1984 VIII 1,李畅方采。本种与大眼脊柄金小蜂Aaphesoculisp .nov的区别为 :梗节与鞭节长之和与头宽相当 ;头背面观宽为长的1.8倍 ,上颊后缘无被毛 ;颚眼距为复眼高的 1/ 2。小索脊柄金小蜂Asaphesglobularissp .nov .:正模 :♀ ,西藏曲松 ,4 10 0m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痣斑金小蜂属Acrocormus Foerster,1856,描述2新种,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和棕唇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编制了中国痣斑金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美痣斑金小蜂Acrocrmus eucallus sp.nov.与榆痣斑金小蜂A.ulmi Yang较相似,新种与后者的主要区别为:盾纵沟伸至中胸盾片的1/2处;翅痣长为高的1.55倍;柄后腹长为宽的3.7倍,正模♀:河北献县,采集时间及采集人不详;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棕痣斑金小蜂Acriocormus fuscussp.nov.与五营痣斑金小蜂A.wuyingensis Yang相近,比较杨忠岐(1996)的描述,新种与后者主要区别为:唇基区具明显的册形刻点;前胸背板前缘具脊;并胸腹节具完整的侧褶;缘脉为痣脉的1.5倍。正模♀:黑龙江伊春,1978-08-12,廖定熹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