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实验测定了海南2个主要余甘子品种的Vc、多酚、多糖、SOD等功能性成分,以及使用DPPH法进行了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余甘子果实内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和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52.
1976年Reuben等[1]发现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examethylenebisacetallllde,HMBA)在5×10-3mol/L浓度可诱导99%以上的Friend红白血病细胞分化.已报道HMBA在体外可引起动物多种实体瘤和白血病细胞系的分化[2].阐明HMB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HMBA去掉一个乙酸基后单乙酸己二胺(N-acetyl-diallllnohexaneNADAH):CH3CONHCHZCHZCHZCHZCHZCHZNHZ,具有与HMBA几乎同样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活性[3,'」,由于NADAH有一个活泼基因NHZ,为固相化研究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机理提供了可能。通过两步合成将…  相似文献   
53.
以‘绿博6号’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硅(0、0.5、1.0、1.5和2.0 mmol/L)对肉桂酸(cinnamic acid,CA)模拟自毒胁迫(3.0 mmol/L CA)下黄瓜幼苗生长、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毒胁迫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根系形态建成和生物量的积累,显著降低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Chl a、Chl b和Chl t)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叶片中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2)添加适宜浓度外源硅可有效缓解自毒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提高其PnGsTr和叶绿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叶片光合系统的稳定。(3)添加适宜浓度外源硅能使自毒胁迫下黄瓜叶片的Fv/Fm、ETR、Y(Ⅱ)qP显著升高,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显著下降。研究发现,添加适宜浓度外源硅能提高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Fv/Fm、ETR、Y(Ⅱ)qP,使光合机构趋于稳定,抑制Pn的下降,缓解自毒胁迫对光合系统的损伤,从而增强黄瓜幼苗对自毒胁迫的抗性,并以1.0 mmol/L外源硅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4.
研究6-BA预处理对低温(15℃/5℃)弱光(100μmol·m^-2·s^-1)下辣椒品种‘湘研16号’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荧光参数和膜脂过氧化影响。结果表明,0.08mmol·L^-16-BA减缓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H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PSII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的下降以及叶片膜透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增加,但是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C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55.
以当地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主栽品种'陇椒5号'和'七寸红'幼苗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外源谷胱甘肽(GSH)对辣椒叶浸提液处理下辣椒幼苗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以探讨外源GSH对辣椒自毒作用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两品种辣椒幼苗叶片的SOD、POD、APX 活性及AsA含量均显著下降,GR活性和GSH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且处理时间越长变化幅度越大.在叶浸提液自毒作用下,浓度为 30和50 mg·L-1的GSH可明显提高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POD、APX和GR的活性及GSH、AsA的含量,显著降低MDA的含量.研究发现,辣椒叶浸提液能对辣椒幼苗产生自毒作用,外源GSH能诱导辣椒体内保护酶系统和抗氧化物质活性增强,有效降低细胞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对辣椒的自毒作用有一定的缓解效应;'陇椒5号'和'七寸红'分别在30和50 mg·L-1 GSH时缓解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6.
凌云  邵晨  颉志刚  王娜 《生态学报》2012,32(18):5763-5769
棘胸蛙(Paa spinosa)亚成体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越冬困难,非正常的冬眠可能会影响次年的繁育。以雌性棘胸蛙亚成体(1—2龄)为对象,研究该蛙在人工低温暴露(4℃保持90 d)条件下的生存力、机体能量物质消耗、肥满度、脏器系数的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参数在温度恢复至正常(由4℃缓慢升至22℃后保持7 d)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蛙在低温暴露过程中存活率逐渐降低,恢复期无死亡。肥满度(K)和体重/体长(Kwl)在低温暴露期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两者在经历恢复期(22℃,7 d)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胃系数和脾系数在低温暴露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且两者在第90天均显著大于初始水平(P<0.05)。恢复期肝系数显著减小(P<0.05)。在低温暴露期各阶段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与初始无统计差异(P>0.05);肝脏水分在低温暴露期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肌肉水分则与之相反;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呈相反趋势。肝糖原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低温暴露第60天和第90天肝糖原含量与初始相比分别增加59.4%和60.1%,而恢复期肝糖原含量则降至初始水平(P>0.05)。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在低温暴露过程中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变化不显著,同时肥满度、肝系数、肝脏非脂肪干物质和肝糖原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则显著减少(P<0.05),说明该蛙雌性亚成体在低温期主要消耗的能量物质不是脂肪而是肌肉非脂肪干物质,或者肌肉非脂肪干物质在组织间发生了大量转运。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牛磺酸在无尾两栖类免疫调节和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灌胃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牛磺酸对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外周血吞噬活力、胃溶菌酶活力以及血清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7 d的牛磺酸灌胃可显著提高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强度和外周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当灌胃浓度达到0.8 g/L时两者均达到峰值,但高于0.8 g/L时则表现出条件毒性。胃溶菌酶活力在各浓度下无明显变化。此外,血清MDA含量随牛磺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GSH含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在1 g/L时达到峰值。研究结果证明牛磺酸可以明显提高虎纹蛙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机体氧化防御能力,但摄入过量则表现出条件毒性。基于上述指标的评估,虎纹蛙对牛磺酸的适宜需求量按体重计算约为16~20 mg/kg。  相似文献   
58.
为探究浙北地区常见景观树种对大气硫、氟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嘉兴市北部化工区(污染区)和中央公园(清洁区)共52种景观树种叶片的硫、氟含量进行测定,对其在污染环境中吸收富集硫、氟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北地区52种景观树种叶片硫、氟含量差异较大,不同采样点和不同生活型之间的变异也较大。灌木树种叶片硫和氟含量略低于乔木,但高于小乔木;落叶树种叶片硫和氟含量均高于常绿树种。依据叶片对硫、氟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叶片的硫、氟含量,将这52种景观植物分为5大类,筛选出对硫、氟污染的综合修复能力较强的树种,如杨树(Pterocarya stenoptera)、柳树(Salix babylonic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红花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榉树(Zelkova serrat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和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等。这些可为浙北地区植物修复化工区硫、氟污染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中国“丝绸之路”地区血红蛋白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丝绸之路“沿线陕、甘、新等省区的22万余人进行了血红蛋白病调查,应用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技术,从271例异常血红蛋白先证者中,发现变异体24种,以HbD Punjab、HbG TaiPei、HbG Coushatta 频率较高,呈梯度分布,其中HbJ Tashikuergan和Hb Tianshui 为世界新种异常血红蛋白。采用基因鉴定技术,于85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中,确定基因突变类型12种,以CD17(A→T)频率最高,其中[-28(A→G).CD17(A→T)/N]双重突变杂合子,为同一染色体上的双重基因突变。极为罕见,CD8(-AA)、CDs8/9( G)为中国人中首次发现。根据“丝绸之路”地区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的类型特点、地理及民族分布规律,本文认为①我国西北部民族主要由中亚高加索人,黄河流域汉族人和蒙古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组成。②β地贫CD17突变基因可能起源于甘肃的陇原大地,随华人迁徙传入东南亚各地。③该地遗传背景复杂,突变基因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存在显著的遗传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60.
利用来源于湖北长阳、陕西太白、河南新野3个地方的根肿病菌对22份不同甘蓝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对甘蓝基因组中的大白菜抗根肿病同源基因CRa和Crr1a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抗、感根肿病甘蓝材料中的CRa和Crr1a同源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2份甘蓝材料对3份根肿病菌存在较大的抗感差异,推测来源于3个地区的菌种可能不是同一个生理小种;筛选出的抗性品种BDH3、Chou hybride Tekila、SW-110、CGL-8、先正达品种、SW-109将来可用作根肿病抗源和抗性基因挖掘;在甘蓝7号染色体上存在3个预测基因为CRa的同源基因,分别是Bo7g107710、Bo7g107730和Bo7g107740,其中,Bo7g107730基因在抗病材料SW-110存在较大的序列变异,推测可能与根肿病抗性相关;在甘蓝3号染色体上存在1个预测基因Bo3g164040为Crr1a的同源基因,所分析的抗、感病材料中Bo3g164040基因序列一致性极高,没有发现与抗根肿病有关的位点,说明甘蓝中Bo3g164040基因可能没有根肿病抗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