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剂量链脲菌素对恒河猴某些常规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链脲菌素 (STZ)对恒河猴摄食、饮水、排尿、体重、血糖及尿糖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为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积累资料。方法 通过静脉给 7只恒河猴注射不同剂量的STZ。结果 使用不同剂量STZ后 ,7只恒河猴均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出现与人糖尿病相类似的“三多一少”症状 ,同时对糖尿病猴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可使其症状减轻。尤其是中、高剂量组的动物症状较为明显 ,而低剂量组体重有一个短时间的增加后又迅速下降。实验组中血糖和尿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以中、高 2个剂量组的动物变化较大。结论 采用中、高剂量组的STZ可诱导类似人类糖尿病的急性动物模型 ,而使用胰岛素治疗或低剂量STZ可使该动物模型疾病病程延长 ,有利于进行其并发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抗黄体酮(mifepristone)联合Aromatase抑制剂(letrozole或aminoglutethimide)或iNOS抑制剂(aminoguandine)是否能有效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方法]将30只猴子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6只),并在妊娠30,31和32天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每只动物1ml安慰剂;A组,Mifepristone(1mg/kg,sc.);B组,Mifepristone(sc.)+Letrozole(2.5mg/只sc.);C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lute-chimide(50mg/kgsc.,bid);D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uanidine(150mg/kg,sc.,bid)。所有妊娠猴在妊娠29天通过超声波确认。[结果]在B、C、D组,所有的动物的妊娠都在妊娠早期被终止(6/6)。A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终止率分别为3/6和2/6。同时,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排空子宫腔和减少出血。[结论]该处理能有效地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联合用药比用于女人的妊娠治疗更有效,并减少了流血时间,或许可以代替目前的终止妊娠的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健康树鼩的心率、血压正常值参考范围,并探讨不同来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树鼩心率、血压的差异。方法随机挑选实验树鼩180只,按来源分为野生成年组、F1代自繁成年组和青幼年组三个组,每组雌雄各半,共60只。采用智能无创血压计(鼠仪)逐只测定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和MBP(平均动脉压)。结果野生成年树鼩、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心率分别为394.33±37.74 BPM、351.61±72.76 BPM和378.19±69.04 BPM,野生和自繁成年树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繁成年树鼩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青幼年树鼩,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野生成年树鼩和自繁成年树鼩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鼠无创血压计适合于树鼩的血压、心率的测量。通过测定,获得了野生成年树鼩、F1代自繁成年树鼩和青幼年树鼩的心率和血压参考值范围,丰富了树鼩基础生理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前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多数来源于野生捕获,由于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其实验结果的均匀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亟待解决树鼩人工饲养设施条件、繁殖关键技术、动物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许多文献报道了树鼩与其他实验动物比较,在肝病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在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丙型肝炎病毒(HCV)细胞培养体系、HCV病毒感染剂量与感染途径、HCV病毒对树鼩体外、体内感染后病毒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病理检测等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动物模型评价标准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系统性地进行初步报道,旨在为树鼩早日实现实验动物化和丙型肝炎疾病研究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树鼩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遗传标记分析方法,了解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对40条随机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能有效用于树鼩群体遗传分析的RAPD位点,对48只树鼩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应用Popgene 1.32与RAPD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树鼩的群体遗传特性。结果20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113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5.6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数为69个(占61.1%)。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为0.8307,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9-0.27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693。雄性群体的遗传多态度(H0)(0.1864)略高于雌性群体(0.1470),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1667;树鼩遗传多态度所占的比例在群体内为48.29%,而雌、雄群体间为51.71%。NJ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T15、T33和T47号树鼩个体聚类成一大类,其余45只树鼩个体聚成另一大类,雌、雄个体呈相互交叉现象。结论实验所筛选的随机引物可有效用于中缅树鼩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本树鼩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6.
中国部分地区实验猕猴巴尔通体感染状况及其遗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由体虱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包括战壕热。为进一步搜集猕猴是五日热巴尔通体自然宿主的证据,本研究调查了国内4个地区实验用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感染状况,对菌株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方法】采集猕猴全血和血清样品各550份,用于菌株分离、核酸和血清IgG抗体检测。应用6个管家基因扩增及测序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系统发育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菌株RAPD指纹图谱差异;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血清中抗五日热巴尔通体IgG抗体水平。【结果】从550只猕猴中分离到8株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带菌率为1.5%;直接PCR检测550份全血核酸的总感染率为8.2%。普通猕猴血清阳性率为19.0%,感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5.6%)。五日热巴尔通体与汉赛巴尔通体RAPD指纹图谱的带型完全不同,猴源和人源五日热巴尔通体菌株Fuller带型基本一致。不同宿主来源菌株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显示,猴源菌株之间差异小,其与人源菌株差异较大。【结论】中国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感染水平较高,普通猕猴自然感染率及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食蟹猕猴,猴源与人源菌株的基因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卷尾猴正常月经周期卵泡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排卵的超声监测(ultrasound examination,US)技术。方法采用阴道细胞涂片及超声监测技术,对5只卷尾猴连续3个周期检查阴道细胞变化,对卵泡生长发育进行超声监测。结果阴道脱落细胞在生殖周期内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为(21.13±2)d。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卷尾猴的月经周期分为以下各期:月经期(menstrual phase,M)、滤泡期(follicular phase,F)、排卵前期(pre-ovulationphase,Po),黄体期(luteal phase,L)。US技术在滤泡期及排卵前期可观测到直径约3~9 mm的优势卵泡(dominantfollicle,DF)的生长过程。当DF较前一天至少小10%,轮廓不规则,回声较以前强,阴道细胞涂片显示淋巴细胞出现,提示排卵已发生,黄体开始形成。结论B型超声技术能实时监测卷尾猴的卵泡生长发育过程,预知优势卵泡排卵时间。  相似文献   
48.
用B958细胞株产生的EB病毒,转化棉顶狨猴外周血淋巴细胞,获得KMT3细胞株。该细胞株能产生高滴度的EB病毒。含EB病毒衣壳抗原的自然阳性细胞率为3~5%,激活后达50~60%,其培养上清液可直接转化人淋巴细胞得到传代细胞系。KMT3细胞染色体数2n=46条  相似文献   
49.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类似,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潜能的细胞, 并且能诱导分化为机体各胚层所有类型的细胞。因iPSCs来源于机体本身,规避了ESCs的免疫排斥和医学伦理等问题,具有极大的研究前景及应用潜能。大量研究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肝样细胞(iPS-derived hepatocyte-like cells,iHLCs)已广泛运用于HCV体内外感染模型的建立,并用于研究HCV的发病机制、宿主基因在HCV致病机制和筛选新型抗HCV药物及疫苗的研发。主要对iPSCs的来源、从不同策略诱导iPSCs成为功能性肝细胞的研究方法及其在HC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树鼩(Tupaia belangeri)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螺杆菌属(Helicobacter)是树鼩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一类细菌,但其具体的细菌种类和结构特征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开展实验树鼩肠道中螺杆菌属细菌的分布种类和特征分析,为后续实验研究工作提供资料。通过系统采集72只树鼩的粪便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巢氏PCR法应用属特异性引物扩增螺杆菌属特异性片段,再分别采用7个种特异性引物对属特异性阳性样本扩增螺杆菌种特异性片段,包括肝螺杆菌(H.hepaticus)、家鼠螺杆菌(H.muridarum)、胆汁螺杆菌(H. bilis)、啮齿类螺杆菌(H. rodentium)、弯曲螺杆菌(Flexispira rappini)、鼩螺杆菌(H. suncus)和盲肠螺杆菌(H. typhlonius)。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但种引物扩增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分析,确认其最终所属的螺杆菌种类。结果显示,72份树鼩粪便样本中,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有18份,总体阳性率为25.0%。其中,盲肠螺杆菌阳性8株、胆汁螺杆菌阳性6株,其余8份阳性样本经过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后确认为同性恋螺杆菌(H. cinaedi)阳性5株、猫螺杆菌(H. felis)阳性2株和猕猴螺杆菌(H. macacae)阳性1株。有4份树鼩粪便样本出现同时携带盲肠螺杆菌和胆汁螺杆菌的情况。将螺杆菌属细菌携带结果与实验树鼩的性别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属或种阳性样本情况均无差异(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树鼩具有较高的螺杆菌携带率,且不分性别和年龄,主要以盲肠螺杆菌、胆汁螺杆菌和同性恋螺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