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一例恒河猴颊囊肿块临床症状表现、剖检肉眼观察及光学显微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该病猴颊囊病灶组织病变具有与人鳞状细胞癌相似的典型特征,确诊为颊囊鳞状细胞癌,可为判断非人灵长类动物肿瘤性疾病提供一定的病理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系统在80年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迄今用于研究和临床基因治疗的载体种类也日渐增加,应用也逐渐广泛,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腺病毒和逆转录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树鼩(Tupaia belangeri)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螺杆菌属(Helicobacter)是树鼩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一类细菌,但其具体的细菌种类和结构特征仍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开展实验树鼩肠道中螺杆菌属细菌的分布种类和特征分析,为后续实验研究工作提供资料。通过系统采集72只树鼩的粪便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巢氏PCR法应用属特异性引物扩增螺杆菌属特异性片段,再分别采用7个种特异性引物对属特异性阳性样本扩增螺杆菌种特异性片段,包括肝螺杆菌(H.hepaticus)、家鼠螺杆菌(H.muridarum)、胆汁螺杆菌(H. bilis)、啮齿类螺杆菌(H. rodentium)、弯曲螺杆菌(Flexispira rappini)、鼩螺杆菌(H. suncus)和盲肠螺杆菌(H. typhlonius)。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但种引物扩增阴性的样本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分析,确认其最终所属的螺杆菌种类。结果显示,72份树鼩粪便样本中,属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有18份,总体阳性率为25.0%。其中,盲肠螺杆菌阳性8株、胆汁螺杆菌阳性6株,其余8份阳性样本经过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后确认为同性恋螺杆菌(H. cinaedi)阳性5株、猫螺杆菌(H. felis)阳性2株和猕猴螺杆菌(H. macacae)阳性1株。有4份树鼩粪便样本出现同时携带盲肠螺杆菌和胆汁螺杆菌的情况。将螺杆菌属细菌携带结果与实验树鼩的性别和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间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属或种阳性样本情况均无差异(P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树鼩具有较高的螺杆菌携带率,且不分性别和年龄,主要以盲肠螺杆菌、胆汁螺杆菌和同性恋螺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s)的体外分离、传代及定向诱导为脂肪细和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培养法对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扩增、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成脂诱导液( DMEM/F12+10%FBS+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μmol/L地塞米松+0.2 mmol/L吲哚美辛+0.01 mg/mL胰岛素+0.5 mmol/L IBMX)和成骨诱导液(高糖DMEM+10%FBS+100 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50 ng/mL BMP-2)对分离的树鼩BM-MSCs分别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果原代和传代细胞为梭形或三角形,可增殖形成克隆。 BM-M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细胞内出现红色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矿化结节。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树鼩BM-MSCs简便可行,获得的BM-MSCs可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5.
实验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视网膜并发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糖尿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和遗传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它以血糖、尿糖升高为特点,起病隐蔽,通过并发症使人致残致死,是继心血管、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很可能成为21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1,2)。本文采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建立恒河猴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糖尿病疾病的发展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措施,同时对于治疗糖尿病新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物疗效的观察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方法]选用成熟的、健康的、雄性恒河猴9只,随机分成三个组,其中高剂量组(60mg/kg)1只,中剂量组(45m…  相似文献   
6.
Nested-PCR检测恒河猴泡沫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nested-PCR检测恒河猴泡沫病毒SFV的前病毒形式。方法从SFV-1的pol区域选择两对引物分别对原代猴肾细胞(rhesus monkey kidney,RMK)及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s)进行体外扩增,扩增产物经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特异性。阳性对照使用具有典型泡沫样病变的RMK377细胞株的前病毒DNA,阳性对照的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阴性对照为恒河猴的SRV-1cDNA。结果nested-PCR能快速灵敏的直接从猴外周血淋巴细胞检出SFV的前病毒形式,与RMK细胞培养结果基本相一致。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SFV的nested-PCR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猴群中的SFV的带毒情况,对于提高实验猴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6例1月内因肺炎死亡的树鼢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方法解剖死亡树购,利用无菌刀片切开肺组织,用无菌接种环插入肺内采样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另取两份样品进行细菌涂片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培养出来的细菌进行进一步分离和菌落生长情况的观察,并经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氧化酶试验、生化编码鉴定和9种药敏试验,初步确定树鼢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药敏情况。结果样本革兰氏染色见到大量阴性杆菌,抗酸染色结果显示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约为0.2μm×2~6μm。营养琼脂培养6例样品中均仅见1株旺盛生长的细菌,进一步分离培养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杆菌,抗酸染色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大小和染色结果与样本涂片相同,经鉴定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定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和青霉素G为低度敏感。结论6例树鼢死亡原因均为细菌性肺炎,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实验筛选出的药物可为临床治疗树鼢该类病例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48只健康恒河猴在非麻醉状态下及30只健康恒河猴在麻醉状态下的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两种状态下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旋转型粘度计测定及分析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结果血液生化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GGT、AST、CREAT、TBIL、DBIL、P3+、TF;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有ALT、ALP、LDH、HBDH;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UA、Ca2+、CK-MB、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有TPROT.血常规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RBC、Hct、MCV、MPV、RDW、NEUTRO,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MCH、MCHC、PLT、LYM、MEDIAN.血液流变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还原低切,血沉K值,聚集指数;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变形指数,电泳指数.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恒河猴在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讨论分析了两组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应激反应和麻醉剂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雌雄树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自繁F1代树鼩20只(雄11只,雌9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8 d的水迷宫实验,包括前7 d的定位航行实验和第8天的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雌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不同时间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游泳速度雌雄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总时间之比、目标象限游泳路程和总路程之比雌雄差异无显著性(P〉0.05);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和搜索策略雌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迷宫实验中树鼩在空间学习能力上雌雄无差异,但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雄性的表现优于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