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系统在80年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迄今用于研究和临床基因治疗的载体种类也日渐增加,应用也逐渐广泛,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腺病毒和逆转录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树鼩呼肠孤病毒激起机体免疫变化的特征,为树鼩的病毒防范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0~50日龄的树鼩分为三组(MRV1/TS/2011病毒株、MRV3/TS/2013病毒株和空白对照),通过灌胃后,采集第1、8、14、21、28天尾静脉血样,RT-PCR检测病毒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19、ELISA检测IFN-γ。结果感染第14天,MRV1/TS/2011和MRV3/TS/2013组的树鼩病毒载量、CD_4~+及CD19+细胞数量达峰值,其中经MRV1/TS/2011感染后第1天CD_4~+就有较高表达且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CD_8~+细胞数量及IFN-γ表达量在感染后第21天达到峰值。CD_4~+经MRV1/TS/2011感染后表达量更高,CD_8~+经MRV3/TS/2013感染后表达量更高。结论初步得出MRV1/TS/2011及MRV3/TS/2013感染机体后,随病毒载量变化,CD4/CD8/CD19及IFN-γ产生的变化规律:MRV1/TS/2011感染前期主要激起机体体液免疫,CD_4~+细胞发挥主要作用;MRV3/TS/2013可能主要影响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只在病毒表达量显著升高及感染后期发挥作用,CD_8~+细胞和IFN-γ通过细胞免疫参与抗病毒反应。CD_4~+细胞可能对1型呼肠孤病毒更敏感,而CD19细胞+可能对3型呼肠孤病毒更敏感。对树鼩呼肠孤病毒的感染特征研究和树鼩本身的病毒防范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雌雄树鼩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自繁F1代树鼩20只(雄11只,雌9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8 d的水迷宫实验,包括前7 d的定位航行实验和第8天的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雌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不同时间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游泳速度雌雄差异无显著性(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总时间之比、目标象限游泳路程和总路程之比雌雄差异无显著性(P〉0.05);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和搜索策略雌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迷宫实验中树鼩在空间学习能力上雌雄无差异,但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雄性的表现优于雌性。  相似文献   
34.
野生中缅鼩病毒携带情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毒学检测和监测是树鼩实验动物化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标准和依据,而野生中缅树鼩是否携带人兽共患病毒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来源于云南昆明市城郊青龙峡地区的野生树鼩是否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登革热病毒、出血热病毒和麻疹病毒等11种常见病毒进行筛查。结果表明,在已筛查的60只野生中缅树鼩中,可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其血清抗体阳性比例分别为36.7%(22/60)和1.67%(1/60),而在粪便中仅检测到轮状病毒,其抗原阳性为6.7%(4/60),未检测到其他病毒,初步显示了野生树鼩自然状态下携带病毒的状况。为此,建议将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轮状病毒列为普通级树鼩病毒质量控制的首检项目,进一步大样本筛查将显示是否将其他病毒列为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35.
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作为人类的“替身”,在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药物动力学、毒理学、生殖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基因工程药和生物医药等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其实验过程中的动物福利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和动物福利的要求,从疾病的监视、诊断、治疗、预防、实验操作技术、猴类捕捉、保定、镇静、止痛、麻醉和安乐死术等方面,总结了兽医及其护理在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由于其严格的物种特异性限制,动物模型缺乏,严重阻碍了对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及药物、疫苗的研发。本研究对树鼩(Tupaia belangeri)来源的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感染HCMV后的细胞死亡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观察了感染后细胞病变和死亡情况,使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了细胞活力;其次,对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和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因子chop、atf4、xbp1s转录水平的差异进行了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分析;然后利用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并分析了主要病毒蛋白IE1、UL44和凋亡相关因子Bax、Caspase-9、Caspase-3、PARP的表达水平;最后结合膜联蛋白-V和碘化丙啶双染色法从生物化学角度对细胞死亡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病变和死亡情况随着感染进程逐渐严重,细胞活力下降明显(P 0.001)。感染上调bax、bcl-2、chop、atf4、xbp1s转录水平并且使bax与bcl-2转录水平呈明显拮抗趋势;感染同时上调Bax、Caspase-9、Caspase-3、PARP蛋白表达和逐级剪切激活;病毒蛋白IE1、UL44可以上调至一个完整的病毒复制周期结束。综上,本研究指出HCMV跨物种感染树鼩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可诱导细胞凋亡,并且与内质网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建立CA16感染树鼩肺成纤维细胞(tree shrew lung fibroblasts,TSLF)实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用肠道病毒CA16感染TSLF,以人肺成纤维细胞(KMB-17)作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病毒蛋白和感染相关受体SCARB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以β-Actin作内参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受体SCARB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合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CA16感染TSLF,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免疫荧光实验可见病毒和受体SCARB2蛋白,以100TCID50/10^5 cells的比例感染TSLF可在48 h左右病毒载量达到最高,SCARB2基因有与感染相关的高表达,而其基因序列也与人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CA16可感染TSLF,树鼩SCARB2可参与感染。  相似文献   
38.
树鼩在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和基因组等方面近似于人类,被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及遗传学等多个领域。迄今为止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树鼩大部分来自野生,实验树鼩尚无国家质量控制标准。为了保证树鼩引种、驯化、饲养、繁殖、质量控制及福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本文从兽医公共卫生及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野生树鼩的捕捉、运输、检疫、饲养及繁育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技术操作和福利要求作一简述,为从事树鼩工作的有关人员及树鼩实验动物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肝炎的的大范围流行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肝、乙肝虽已有疫苗,但不能忽视未来由于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威胁。丙肝目前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疫苗,且丙肝的病理学机制也尚未完全清晰,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树胸属于低等灵长类动物。研究发现,他对很多人类疾病易感,所以建立肝炎树胸动物模型成为现在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各型肝炎主要是甲、乙、丙型肝炎研究中建立树胸动物模型的自内外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云南地区恒河猴MHC部分基因频率及多态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不同种群恒河猴(Macaca mulatt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其作为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清晰了解云南地区恒河猴种群免疫遗传学背景对于运用该种群开展各项研究非常重要。恒河猴基因Mamu(Macaca mulatta)-A*01就被公认与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感染与延缓病程相联系。Mamu-Ⅱ类等位基因Mamu-DRB1*0306、0309有研究表明也与SIV感染后的病程发展有关。方法针对目前研究热点的Mamu-A*01基因及Ⅱ类Mamu-DRB1*0306、0309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CR-SSP),对云南地区的140只恒河猴(其中92只来源于云南景东野外自然繁殖群、48只来源于本灵长类中心自繁群)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本用部分测序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的方法加以验证。结果Mamu-A*01检测结果为阴性。Mamu-DRB1*0306、0309基因频率分别为32%及45%。结论初步显示云南地区恒河猴种群Mamu-A*01基因可能缺失或基因频率很低,但存在Mamu-DRB1*0306、0309基因。初步证明SSCP方法代替大规模测序是可行的,为云南地区恒河猴在AIDS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部分依据,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种群的遗传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