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miR-124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显著下调。目前,发现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miR-124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迁移与侵袭能力。此外,miR-124在宫颈癌细胞中的高表达还可显著抑制Cdcp1基因的表达。Luciferase实验结果表明Cdcp1是miR-124的直接下游靶标基因。在转染miR-124的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CDCP1蛋白可抵消由于miR-124引起的肿瘤抑制作用。这对揭示microRNA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基于microRNA的宫颈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32.
汉滩病毒核蛋白的分段表达及抗原表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肠杆菌中对汉滩病毒S基因4种不同长度片段的重组表达质粒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表达的4种GST-NP融合蛋白均以不溶性包含体形式存在于菌体细胞内,表达量分别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9-36%,分子量分别约为72 kD、66 kD、54 kD和44 kD.Western blot显示54 kD和72 kD融合蛋白用酶标抗汉滩病毒NP McAb 1A8和抗GST McAb 3C11染色呈阳性反应.66 kD和44 kD融合蛋白仅与酶标3C11呈阳性反应.用凝血酶切去GST,获得4种汉滩病毒重组核蛋白(rNP),分子量分别约为44 kD、40 kD、26 kD和16 kD.用19株McAb对表达产物做抗原位点分析,结果完整的rNP可与19株McAb中的13株反应,McAb反应谱与天然NP相同;S1.1 kb表达产物(N-端1-37和C端402-429位aa缺失)和S 0.5 kb表达产物(N-端1-274位aa缺失)与19株McAb均不发生反应;S0.7 kb表达产物(C-端275-429位aa缺失)可与5株组特异性McAb反应.表明汉坦病毒核蛋白上的抗原位点主要存在于N-端1-37位aa区段内.  相似文献   
33.
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点Ⅰ.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1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周年标本为材料,对渤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渤海浮游动物群落以近岸广温种为主,主要优势种包括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nchaet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等.由于受海流影响,渤海中也有少量暖水性种类出现,包括Euchaeta rimana Bradford 1974、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刺尾角水蚤(Pontella spinicauda)、羽环纽鳃樽(Cyclosalpa pinnata)、长吻纽鳃樽(Brooksia rostrata)、锯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介形类.聚类分析和主要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受海流影响,春季(5月份)渤海浮游动物群落可以划分成近岸型、受黄海海流影响的外海型以及过渡类型.夏季(8月份)由于水文条件的差异,群落结构比较复杂.秋、冬季(11月份、2月份)主要是以近岸类型为主,这可能同该海区盛行东北风有关.  相似文献   
34.
采用酶解方法改善玉竹全粉的应用特性和功能品质,通过比较酶解玉竹全粉与真空冷冻干燥、传统炮制及真空微波干燥制备的玉竹全粉品质特性差异,以评估玉竹全粉酶解改性效果。以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玉竹全粉进行酶解,以物性指标(冲调性和色泽)、化学指标(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考察复合酶用量、时间、温度及pH值对改性玉竹全粉品质指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采用体外抗氧化能力(Fe^(3+)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OH清除能力)及体外降血糖能力(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等指标综合比较酶解改性对玉竹全粉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获得玉竹全粉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3%,酶解时间80 min,温度40℃,pH值5.5。酶解改性后玉竹全粉Fe^(3+)还原能力和·OH清除能力增强,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亦增强,酶解改性提高了玉竹全粉的体外抗氧化和体外降血糖作用。复合酶解改性能有效改善玉竹全粉的应用特性和功能品质,可提升玉竹全粉的保健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35.
北冰洋海域微食物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剑锋  崔世开  张芳  何培民  林凌 《生态学报》2011,31(23):7279-7286
海洋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冰洋因常年为海冰所覆盖,对微食物环的研究较为有限.现有研究表明,微食物环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海域和季节相关.近年来环境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夏季海冰覆盖面积的迅速减少,会对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其生态作用有望进一步提高.综合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北冰洋微食物环的主要类群:原核生物、真核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浮游病毒等的基本生态特征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各类群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北冰洋微型浮游生物分布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超颖  王桂忠  张芳  蔡明红  何剑锋 《生态学报》2011,31(10):2897-2905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北冰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北极微型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实质性的进展。对北冰洋微型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异养细菌、古菌、光合异养原核生物和微型真核生物的分布及其多样性研究进展做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北冰洋微型浮游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37.
LPTS基因是利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克隆的一个新的肝相关候选肿瘤抑制基因。LPTS基因编码一个全长为328氨基酸的蛋白质(LPTS-L),该蛋白具有抑制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功能。为了进一步研究LPTS-L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利用DNA重组技术,将LPTS-L的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4a中构建重组克隆pET-24-LPTS,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获得可溶形式的LPTS-L融合蛋白。采用Ni Sepharose4B柱亲和层析,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但不适合大量制备。通过设计引物去掉了pET-24a载体上的6×His tag将LPTS-L基因进行了非融合表达,然后采用磷酸纤维素P11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LPTS-L蛋白,纯度可达到55%。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LPTS-L蛋白的纯度可达到80%。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经纯化后的LPTS-L蛋白可与兔抗GST-LPTS-L的多抗发生特异性结合。采用TRAP法测定蛋白质活性,结果显示纯化得到的LPTS-L蛋白可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与采用Ni Sepharose4B纯化获得的LPTS-L融合蛋白比较,其抑制效率基本一致。因此,所建立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制备LPTS-L蛋白。  相似文献   
38.
不同花色黄芩中dfr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调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为探究dfr基因在同一生态环境下不同花色黄芩中的差异,以白色、紫红色和紫色3种花色的黄芩花瓣cDNA为模板,基于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从中克隆得到3个完整的dfr基因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Sbdfr1、Sbdfr2、Sbdfr3,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相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Dfr蛋白均存在高度保守的NADPH结合位点和底物特异性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者与已知粘毛黄芩(GenBank登录号:ACV49882.1)聚为一簇,亲缘关系最近;关键结构域和3D模型分析发现3个Dfr蛋白表面催化活性区域均存在差异,其独特的结构特性为研究Dfr底物特异性提供了有利条件。qRT-PCR分析显示,dfr在3种花色黄芩盛花期除根外的其他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花瓣发育进程中,dfr基因在白花和紫花黄芩中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紫红花黄芩中的表达量先缓慢上升后下降,之后再迅速上升至最大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Dfr底物选择性的机理及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阐明黄芩花色差异变化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9.
40.
文静  周菲  张芳  李亚  冰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24-6126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疤痕缺损的临床效果,寻找剖宫产疤痕缺损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确诊的60例剖宫产疤痕缺损的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宫腔镜治疗后,患者的月经期均有明显缩短,阴道不规则流血消失,行经时间及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剖宫产疤痕缺损的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