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将编码正常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基因的cDNA克隆至酿酒酵母的分泌表达载体pVT102U/α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VT102U/α-SP-A1,转化酵母宿主菌S-78,通过改变培养基的pH值水平,经摇瓶培养,SDS-PAGE结果显示,培养上清中SP-A1表达量达400mg/L以上,表达产物分子量为62kD和32kD。分别以二聚体和单体形式出现。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能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调理肺巨噬细胞吞噬E.coli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2.
为进行高密度发酵并实现外源基因的高表达,在表型为MutS的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人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诱导阶段,采用了甘油甲醇混合补料的培养方式。以溶氧水平作为甘油代谢指针来控制甘油限制性流加既可维持一定菌体生长,又不会发生发酵液中残余甘油及有害代谢产物(乙醇)阻遏蛋白表达。当表达阶段的菌体平均比生长速率控制于0.012h-1,菌体浓度达150 g/L,血管生长抑制素浓度最高达到108 mg/L,血管生长抑制素的平均比生产速率为0.02 mg/(g·h),菌体关于甘油的表观得率为0.69 g/g,菌体关于甲醇的表观得率为0.93g/g,较没有采用甘油限制性流加时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3.
根据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编制的生物学初中实验教材,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试教,本刊也陆续作了介绍,为了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试教工作的开展,本刊将陆续刊登试教经验和体会,以飨读者,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小鼠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的模型,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杨梅素组。心肌梗死+杨梅素组给予杨梅素25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给予同体积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药物治疗1月后,小鼠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Masson染色评估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电镜检测心肌线粒体损伤;Western blot检测p-Mst1、LC3和p6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心肌ANP和BNP 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5),CVF显著增高(P0.05),线粒体明显肿胀,p-Mst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率显著增高(P0.05),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心功能显著增加(P0.05),心肌ANP和BNP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CVF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有显著改善,p-Mst1、p62表达显著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杨梅素可能通过抑制Mst1减轻小鼠梗死后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75.
176.
177.
178.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染色内镜及常规内镜模式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患者,均行NBI、染色内镜、常规内镜检查。比较三种模式图像清晰度以及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效能。结果:NBI、染色内镜模式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常规内镜(P<0.05),NBI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染色内镜模式(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常规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73.13%,NBI 91.04%,染色内镜96.26%,NBI、染色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内镜(P<0.05),NBI、染色内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BI模式下检测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1,P<0.05)。NBI、染色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染色内镜、NBI、常规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95%CI:0.812~0.956)、0.921(95%CI:0.860~0.982)、0.750(95%CI:0.651~0.848)。结论:NBI、染色内镜在鉴别非肿瘤性和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方面效能相似,均优于常规内镜,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高,更适合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