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01.
首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茜草根中1,3,6-tr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3-O-[3-O-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的含量.色谱柱为Purospher star RP C18色谱(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65:34.7:0.3),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25℃.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0.16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2.0%(n=6).该方法测定1,3,6-tri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3-O-[3-O-acetyl-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含量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2.
酮古龙酸菌WB0104中L-山梨糖脱氢酶的分离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重要前体2-酮基-L-古龙酸(2-Keto-L-gulonic acid, 简称2-KLGA)的第二步转化菌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genium sp.WB0104的细胞质中,经SP- Sepharose Fast Flow、DEAE-CL6B和凝胶过滤的方法,分离到了L-山梨糖脱氢酶(L-Sorbose Dehydrogenase , 简称SDH),质谱测定该酶分子量为60.499kd,而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分子量为139.053±4.96kd,由此推测该酶为具有两个相同亚基的二聚体;辅基分析表明SDH含有辅基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以L-山梨糖(L-Sorbose)为底物,2, 6-Dichlorophenolindophenol(DCIP)为电子受体,SDH具有明显的脱氢酶活性;以L-Sorbose为底物的Km值为23.94mmol/L.在无细胞体系中,在phenazine methosulfate (PMS)存在的情况下,SDH能将底物L-Sorbose直接转化为2-KLGA.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甘氨双唑钠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食管癌术后复发6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甘氨双唑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苦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yfra21-1及SCC水平、1年和3年生存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9-9、Cyfra21-1及SCC水平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Cyfra21-1及SCC水平均较低(P0.05),3年生存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肌酐升高、转氨酶升高及白细胞降低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苦参注射液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SARS-CoV未知蛋白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鉴定的SARS-CoV BJ01毒株cDNA为材料,采用PCR方法扩增SARS-CoV未知蛋白基因Orf7,Orf8,Orf9,引入GFP和pDsRed作为报告基因,构建出5种表达质粒pEGFP-Orf7,pEGFP-Orf8,pEGFP-Orf79,pcDNA3-Orf7,pcDNA3-Orf8.进行体外转染实验后,采用荧光酶标仪测量其细胞中荧光蛋白的表达量,再采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进行瞬时表达的分析比较.结果发现,pcDNA3-Orf7与pEGFP共转染时,pcDNA3-Orf7能够增强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pEGFP-Orf7与pDsRed共转染时pEGFP-Orf7可以增强红色荧光蛋白(RFP)的表达,且同时表达红色和绿色荧光的细胞数增加.本文首次证明了ORF7编码的63个氨基酸的蛋白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即为SARS-CoV自身的反式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张广才岭林区未经人为干扰的(自然恢复次生林)和择伐后20年(择伐经营次生林)的2种紫椴次生林林分的乔木树种幼苗的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阳性软阔叶和阴性树种幼苗在自然恢复次生林中重要值分别为7.9和64.5,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为3.9和68.9;自然恢复次生林和择伐经营次生林中乔木树种幼苗的空间分布点格局分别在0~18 m和0~15 m尺度内呈聚集分布。自然恢复次生林中,14~45 m尺度上树种对多呈负相关;而择伐经营次生林中,所有尺度上的树种对多呈无相关性。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更新层中有57%的紫椴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在大尺度上(31~45 m)呈负相关,在自然恢复次生林中该比例大于60%。在择伐经营次生林中,色木槭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在更多尺度上(6~45 m)主要呈负相关,自然恢复次生林中的色木槭幼苗与其他乔木幼苗的树种对多在小尺度上(0~5 m)呈正相关,在大尺度上(31~45 m)无相关性。择伐加快了紫椴次生林未来的演替速度,一定程度上使得乔木树种幼苗在更大距离尺度上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并促使林分中乔木树种幼苗的种间关系更加协调,调整了紫椴种群幼苗种间的空间竞争关系。2个林分均处在演替进程中,在今后的林分管理中,应适当采取人工经营措施以促进林分更新及群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并对其理化性质及皮肤刺激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注入法制备利多卡因醇质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和激光粒度仪分析其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透析法和HPLC法测定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对不同温度下保存60天后的利多卡因醇质体的包封率进行测定以评估其稳定性,通过豚鼠皮肤刺激试验对利多卡因醇质体的皮肤刺激性进行分析。结果:利多卡因醇质体为圆形囊泡结构,粒径为31.33±2.63 nm,多分散指数为0.42±0.21,显示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其包封率为(52.85±0.36)%,保存在25±1℃时泄露最少,豚鼠完整及破损皮肤经利多卡因醇质体处理后均未见红斑和水肿反应,行组织学检查也未见明显炎症改变。结论:利多卡因醇质体具备理想的理化性质且对皮肤无刺激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经皮局麻制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在肝癌细胞Hep G2中过表达外源NAIF1(核凋亡诱导因子1),探讨NAIF1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对Hep G2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 EGFP-N1为对照组,p EGFP-N1-NAIF1为实验组,瞬时转染肝癌细胞Hep G2,利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NAIF1蛋白表达效率;以DAPI染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定位,确定NAIF1的亚细胞定位;通过MTT方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NAIF1对Hep G2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细胞Hep G2中,外源表达NAIF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对照组Hep G2/p EGFP-N1相比,Hep G2/p EGFP-N1-NAIF1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外源表达NAIF1蛋白定位于Hep G2细胞核,过表达NAIF1抑制Hep G2的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NAIF1可能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8.
该研究检测了人肝癌细胞系中CD90和Ep CAM的表达情况,从中筛选Ep CAM+细胞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五种肝癌细胞系(Bel-7403、Bel-7404、SMMC-7721、Hep G2和Sk-Hep-1)中CD90及Ep CAM的表达。从肝癌细胞系中分选Ep CAM+细胞和Ep CAM–细胞,CCK-8法检测分选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顺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分选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显示,肝癌细胞系Bel-7404中Ep CAM的表达率为54.94%,Ep CAM和CD90分别表达于不同的细胞系。与Ep CAM–和未分选细胞相比,Ep CAM+细胞具有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和增殖能力(P0.05)。顺铂对Ep CAM+细胞的抑制率为21.73%,明显低于Ep CAM–细胞(49.32%,P0.05)和未分选细胞(39.51%,P0.05)。该实验结果表明,CD90和Ep CAM不在同一种肝癌细胞系中表达。从肝癌细胞系中分选的Ep CAM+细胞具有肝癌干细胞的特性:自我更新能力、耐药性以及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9.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侵袭转移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然而,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TGF-β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SPC-A1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TGF-β1刺激SPC-A1细胞后细胞形态变成梭形.Transwell侵袭实验揭示,TGF-β1刺激后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未经TGF-β1刺激的SPC-A1细胞比较,EMT上皮标志物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明显上调,p-AKT、p-ARK5的表达也明显增强.此外,转录因子Snail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TGF-β1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同时刺激SPC-A1细胞后,p-AKT、p-ARK5较只加TGF-β1时表达明显降低,Snail在核内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果提示,TGF-β1通过激活AKT、ARK5磷酸化,促进转录因子Snail入核,进而导致SPC-A1细胞EMT.  相似文献   
110.
将编码正常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基因的cDNA克隆至酿酒酵母的分泌表达载体pVT102U/α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VT102U/α-SP-A1,转化酵母宿主菌S-78,通过改变培养基的pH值水平,经摇瓶培养,SDS-PAGE结果显示,培养上清中SP-A1表达量达400mg/L以上,表达产物分子量为62kD和32kD.分别以二聚体和单体形式出现.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能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调理肺巨噬细胞吞噬E.coli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