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2012年8月在广东省南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只森林型蝙蝠(3♀,3♂),其鼻部呈管状,毛被厚密而柔软,后腿、翼膜和尾膜被覆有棕色绒毛。体型较大,雌雄之间有明显差异,前臂长♀48.94~52.67mm,♂44.00~46.92 mm;核型为2n=44,FN=52;超声波为调频型,主频率为78.3 kHz。经鉴定为蝙蝠科管鼻蝠亚科的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这一发现使该物种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得以进一步核实和确认,弥补了该珍稀蝙蝠物种的分布、行为和生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吴毅  徐辉  郭明炎  韩智晓  纪风涛 《生物磁学》2014,(26):5088-5091
目的:观察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60 例,ASA Ⅰ ~Ⅱ级,年龄47~78 岁,体重42~79 kg。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3 组(n=20):C 组(盐水对照组)、D1 组(右美托咪定0.5 μg/kg 组)和D2 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组),在手术结束前约1 小时按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使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24 h。记录患者术后2h、2~6 h、6~12 h、12~24 h芬太尼的用量;VAS 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 h、6 h、12 h、24 h 时的疼痛程度;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2h 和术后2~6 h芬太尼用量D1组和D2 组较C 组减少(P<0.05),但D1组和D2 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6~12 和12~24 h三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无差异(P>0.05)。术后2 h、2~6 hVAS评分D1 组和D2 组较C组减少(P<0.05),而D1组和D2 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12、12~24 h三组患者VAS 评分无差异(P>0.05)。与C 组比较,D1 组和D2 组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在术后6 h内增强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但增大剂量效果并不增加而作用时间也不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选择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60例,ASA I~Ⅱ级,年龄47~78岁,体重42~79 kg。患者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n=20):C组(盐水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和D2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在手术结束前约1小时按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使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24 h。记录患者术后2h、2~6 h、6~12 h、12~24 h芬太尼的用量;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 h、6 h、12 h、24 h时的疼痛程度;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术后2h和术后2~6 h芬太尼用量D1组和D2组较C组减少(P0.05),但D1组和D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6~12和12~24 h三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无差异(P0.05)。术后2 h、2~6 hVAS评分D1组和D2组较C组减少(P0.05),而D1组和D2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12、12~24 h三组患者VAS评分无差异(P0.05)。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余不良反应各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啶可在术后6 h内增强芬太尼镇痛的效果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但增大剂量效果并不增加而作用时间也不延长。  相似文献   
14.
蝙蝠的采集标记与重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毅  徐剑 《动物学杂志》2001,36(5):33-35
介绍了不同栖息环境中蝙蝠的采集方法,并对蝙蝠的标记方法,标记工具,注意事项以及蝙蝠重捕后对标记环的回收等进行了介绍,可为蝙蝠生态,分类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甘孜州野生动物资源考察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域辽阔,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30多种鸟兽模式标本采自本州的康定、巴塘和理塘等县。对甘孜州野生动物进行全面考察,拟出建立自然保护区规划,并在甘孜州林业局建立富有特色的高原生物标本陈列馆,很有必要。1988年4—5月、7—8月和9—10月先后有胡锦矗教授、余志伟副教授和彭基泰副研究员等22人次参加,在甘孜州北线7县和泸县、巴塘等县联合进行野生动物考察,行程一万余公里,采得陆生脊椎动物标本约150种670号,经初步鉴定整理,发现19种为甘孜州动物新记录。通过一年的考察,除收集到大量珍贵的资料和标本外,还初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1988年7月25—30日,亚太地区兽类学界近400人聚集北京市怀柔县,举行了学术讨论会。此次大会是亚太地区最大型的一次兽类学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兽类学会和美国兽类学会共同组织。参加大会的中方代表约250人,分别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卫生防疫部门等(其中有四川代表17人),外方代表约150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会议共收到论文308篇,中国兽类学会主席夏武平教授等4人在大会发言,小组宣读论文140篇,其余均以板报(英文)形式展示。其中有关大熊猫方面的论文40篇,有17篇来自四川,3篇来自外国代表提交。…  相似文献   
17.
附生植物作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成分,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水分和养分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标本查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云南哀牢山地区附生维管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哀牢山地区附生维管植物共有23科83属218种,其中附生蕨类和兰科植物最丰富。附生蕨类有34属93种,以附生-石生蕨类生活型占优势,其中水龙骨科17属62种,占附生蕨类的66.67%,瓦韦属(Lepisorus)和石韦属(Pyrrosia)分别有13种和10种。附生兰科植物有26属65种,其中石斛属(Dendrobium)和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分别有12种和8种。该地区附生维管植物属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并以热带亚洲分布居多。附生植物生长于生境因子变化剧烈、资源有限的林冠,对环境变化敏感,极易遭受破坏且破坏后难以恢复,不少附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观赏等价值。因此,应加强对附生维管植物这一特殊类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1990年在金阳县对坪区附近,金沙江岸边的洞中采到一组翼手类标本,经鉴定属蹄蝠科的双色蹄蝠,为四川省兽类新纪录,简报如下(长度:mm)。双色蹄蝠Hipposideros bicolor1990.8.13,采于金阳县对坪区附近洞内(海拔570m),洞深约15m,有分支。标本外形和头骨(体长、尾长、耳长、后足长、前臂长、颅全长、颅高、颧宽、眶间宽、后头宽、上齿列长、下齿列长)量度如下(括号内数字为量度范围):4♂♂:48(47—49)、34.5(34—35),23.3(23—24)、8、43、18.15(18.04—18.28)、7.36(7.08—7.58)、8.74(8.64—8.84)、271(2.60—2.76)、9.21(9.14—9.30)、6.17(6…  相似文献   
19.
周全  张燕均  杨平  杨奇森  吴毅 《四川动物》2012,31(2):287-289
1984年9月24日在广东连州采集到2只蝙蝠(1♀,1♂),体型大,头体长分别为92.0mm,85.0mm,前臂长73.2mm,73.0mm,颅全长24.68mm,23.97mm;尾端有少量长毛;脑颅比较狭窄。经与国内已采集的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标本及已报道的同类蝙蝠特征相比较,鉴定该蝙蝠标本为鞘尾蝠科的大墓蝠Taphozous theobaldi Dobson,1872,为广东省蝙蝠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20.
吴毅  易祖盛  江海声 《四川动物》2004,23(2):104-107
对广东杨东山十二度水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啮齿类、翼手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采集动物标本61号,为9种,观察或采访记录到3种,该保护区共有两个目的哺乳动物12种,其中我国特有种1种——贵州菊头蝠(为2000年发现的广东省翼手类新记录)。鼠类中进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有5种,约占该保护区啮齿类种类的70%。初步调查显示,该保护区翼手类、啮齿类动物种类较为丰富,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在该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深入开展对它们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