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5年7月26日在湖南省衡东县四方山国有林场仙妃洞(26°58′25″N,113°3′23″E,海拔463 m)进行哺乳动物多样性调查时通过雾网采集到一只蹄蝠标本(HUNNU15SF42,雌性),2016年7月28日在该处调查时通过同样的方法又采集到一只蹄蝠标本(HUNNU16SF21,雄性),两只蝙蝠体型中等,头体长分别为66.46 mm和69.19 mm,颅全长分别为22.14 mm和21.88 mm,齿式为1.1.2.3/2.1.2.3=30。带回实验室经过形态对比和Cyt b基因序列鉴定,确认这两只蹄蝠为蹄蝠科(Hipposideridae)蹄蝠属(Hipposideros)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属于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脊椎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兽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鉴定整理1987年我省采集的翼手类标本时,发现有两种属四川省兽类新纪录,现报道如下(重量单位:克;长度:毫米):大菊头蝠Rhinolophusluctuslanosus1987.10.5,采于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附近(1180米)。1♂,体重31,体长76,耳长38,尾长44,后足长17,前臂长67,颅全长29.1,颅基长23.8,腭长8.5,颧宽14.4,眶间宽3.3,后头宽12.8,上齿列长10.5,下齿列长12.6。特征:体型较大。体毛长密而卷曲,呈暗褐色,毛尖灰白色。耳廓背基部毛呈棕褐色。前臂长67mm。鞍状叶基部向两侧扩展成翼状,位于鼻孔之上端。阴茎骨长8.5mm,后端略膨大且分叉。本种数量稀…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检查我所待研究的翼手类标本过程中,发现一号1965年采自云南盈江县的鼠耳蝠标本(野外号:滇0698),经签定为缺齿鼠耳蝠(Myotis annectans),是国内首次记录。 雌体。体重10克,体长57毫米,前臂48毫米,尾长46毫米,耳长17毫米,胫长20.5毫米,后足长10.6毫米;头骨最大长17.3毫米,颅基16.8毫米,犬齿前缘到枕髁15.9毫米,上颌骨齿列7.0毫米,犬齿外缘宽5,0毫米,上臼齿宽7,6毫米,眶间宽4,4毫米,泪部宽6,8毫米,颧宽约12,0毫米,颅宽8,0毫米,头后宽8,9毫米,下领骨长12,6毫米,下犬齿到末臼齿7,6毫米。  相似文献   

4.
杨天友  侯秀发  谷晓明  周江 《四川动物》2012,31(4):570-573,508
2008年10月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翼手目动物多样性调查中,于该县永康乡采集到2号蹄蝠标本,经与国内外记载过的蹄蝠科bicolor族群的标本进行比较,这2号标本的体型较小,前臂长分别为44.26mm、42.48mm,耳大而圆,耳长22.02mm、22.58mm;鼻叶简单,前鼻叶外侧没有小附叶,中鼻叶不发达;后鼻叶稍宽于前鼻叶和中鼻叶,被3纵隔分为4个部分,P2弱小,但未消失,位于齿列线外侧,这些特征与中国和泰国记载的果树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一致。另对贵州早期文献中记载的双色蹄蝠H.bicolor标本进行了查阅,认为其应归为果树蹄蝠。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野人洞(31°55'8.3″N,110°43'56.5″E,海拔282 m)捕捉到11号鼠耳蝠标本(5雄6雌),同时在江苏省宜兴市灵谷洞(31°13'20.9″N,119°44'23.3″E,海拔123 m)捕捉到5号鼠耳蝠标本(1雄4雌)。上述鼠耳蝠标本体型较小,前臂长33.6~37.5 mm,颅全长11.2~13.8 mm;后足长不及胫骨长之半;背毛基部黑色,毛尖棕色有时更多显现浅红灰色,腹毛基部黑色但毛尖淡灰白;上颌前臼齿(P3)位于齿列之中。经鉴定均为尼泊尔鼠耳蝠(Myotis nipalensis),分别为湖北省和江苏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尼泊尔鼠耳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及其相关测量数据,并与来自青海、尼泊尔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室内录制及分析;此外对其分类地位和分布状况进行了讨论。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1958年11月6日,作者在云南昆明得一大型蝙蝠标本,经鉴定为泰国狐蝠(Pteropus lylei K. Andersen,1908),是我国哺乳动物的新记录,现报道于后。 泰国狐蝠属翼手目(Chiroptera)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狐蝠科(Pteropidae),狐蝠属(Pteropus)。 量度:1♀,成体,解剖时腹中有胎儿2个。体重378克,体长200毫米;前臂长156毫米,翼展长880毫米;耳长40毫米,胫长73.5毫米,后足长50毫米;跟突长30毫米。 颅全长65.9毫米,颅基长62.7毫米,基长58.8毫米,腭长34.7毫米,腭底长32.7毫米;颧宽35毫米,眶间宽9.8毫米;眶鼻间长20.5毫米;后头宽26.3毫米,乳突间宽22.2毫米;听泡长7.2毫米;颅高20.6毫米。上齿列长29.2毫米,下齿列长30.5毫米。吻长22.5毫米。  相似文献   

8.
2015年7~9月在贵州省兴仁县、平坝县和兴义市的五屯镇及敬南镇捕获鼠耳蝠33只,鉴定为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为贵州省新纪录物种。标本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实验室。主要特征:体型较小,前臂长(36.03±1.50)mm(32.66~38.98 mm,n=33);耳狭长;耳屏直而细长;第Ⅲ掌骨最长,第Ⅴ掌骨最短;阴茎长(4.52±0.84)mm(2.85~5.75 mm,n=21);头骨狭长,颅骨凸显;颅全长(13.87±0.74)mm(13.00~14.88 mm,n=8),颅高(6.36±0.24)mm(6.03~6.74 mm,n=8);听泡较小;矢状脊细弱;上颌第1、2门齿向中央倾斜,上颌第1门齿有1个主尖和1个附尖;上颌第2门齿较第1门齿小,且与犬齿分离;上颌第2前臼齿(P3)位于齿列中。基于Cyt b基因(1 141 bp)序列进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此次捕获鼠耳蝠物种与高颅鼠耳蝠聚在一起,二者遗传距离最近(仅为0.03),进一步确认所采集物种为高颅鼠耳蝠。  相似文献   

9.
王威  夏霖  胡锦矗 《四川动物》2007,26(4):777-781
毛冠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中、华南区域,有三亚种(指名亚种、华中亚种、华南亚种)。为探讨各省头骨性状的差异及各省毛冠鹿亲缘关系,在选取32项较为完整的头骨测量性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推测如下:1)毛冠鹿3个亚种的地位是确定的。2)四川、云南所属指名亚种与重庆、湖北所属华中亚种较近,二者与广东、江西、湖南、浙江所属的华南亚种关系较远。3)在头骨32个性状中,两两亚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性状:指名亚种与华南亚种14个(颅全长、颅基长、基长、基底长、前颌长、吻宽、鼻骨长、鼻骨宽、最小眶间距、眼窝高、腭长、前颌骨内叶长、两上颊齿最大距离、下齿列长);指名亚种与华中亚种2个(吻宽、上齿列长),华南亚种与华中亚种有19个(颅全长、颅基长、基长、基底长、前颌长、额骨长、最小眶间距、眶间宽、枕部最窄、脑颅最大宽、鼻骨宽、泪骨缝长、腭长、颧宽、前颌骨内叶长、上齿列长、两上颊齿最大距离、最小颅高、下齿列长)。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永顺县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4年4月6日及2015年8月17日在湖南省永顺县小溪乡竹坪村和小溪村附近共获得2只雄性宽耳蝠标本。该蝠体型中等偏小,外耳廓呈方形,具有明显的横嵴,无耳突,耳屏呈尖三角形,双耳在额部相连,耳屏长近耳长的一半;背毛和腹毛黑棕色,毛尖偏白色,翼膜基部至股间膜的腹面毛色偏黄白色。脑颅骨略呈扁平状,听泡较小,齿式为2.1.2.3/3.1.2.3=34。综合外部形态、头骨特征、Cytb和ND1基因序列的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将其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属湖南省翼手目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分别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标本号:20140406053)和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标本号:151126)。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衡东县发现大卫鼠耳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7月26日于湖南省衡东县四方山仙妃洞(26°58′24.93″N,113°3′23.03″E,海拔641 m)捕到1只雌性蝙蝠。该蝙蝠体型较小,前臂长34.54 mm,后足长超过胫长的一半;通体黑褐色,被毛毛尖染有淡棕色,腹毛由前而后淡棕色毛尖逐渐增加,到腹后部几乎形成淡棕色区;颅全长13.34 mm,齿式为2.1.3.3/3.1.3.3=38,初步鉴定为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1 140 bp序列对上述标本与大卫鼠耳蝠不同种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大卫鼠耳蝠是一个单起源的谱系,其种群形成了广东、广西一个支系和江苏、安徽、浙江、湖南、重庆另一个支系,其中,江苏种群和广西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通过形态特征和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鉴定,确认此标本为蝙蝠科(Vespertilionidac)鼠耳蝠属的大卫鼠耳蝠。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脊椎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河南济源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6年2月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引水渠黄背角村段(35°15′8.4″N,112°6′34.5″E,海拔658 m),采集到1只冬眠的雄性宽耳蝠。其前臂长40.4 mm,外耳廓近方形,具明显横嵴,并在额部相连,无耳突,耳屏呈三角形;头骨较扁平,颅全长为14.9 mm;齿式为2.1.2.3/3.1.2.3=34。通过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分子数据(Cyt b和ND1基因)比对,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是河南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13.
在整理四川省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的兽类标本时,发现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 canus,系1987年5月7日采于若尔盖铁布自然保护区冻烈公社附近(2550m)。1♀,体重83克,体长144毫米(下同),尾长104,后足长22,耳长21,颅全长35.5,腭长18.9,颧宽18.1,后头宽15,上齿列6.3,下齿列6.8。特征:具颊囊,体长超过140,尾毛蓬松,尾长达体长的三分之二。生物学资料:采集于河边灌丛下,解剖发现为孕鼠,子宫内有八个胚胎;颊囊内有少量沙石;胃内全是杂草嫩叶。四川省首次发现大仓鼠@郭延蜀$南充师范学院地理系 @胡锦矗$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 @色科$铁布自然保…  相似文献   

14.
广东7 种蝙蝠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  原田正史 《兽类学报》2006,26(4):403-406
对采集于广东的4 科7 种蝙蝠进行了核型分析,它们的核型分别是:犬蝠(Cynopterus sphinx)2n =34,FN= 58;印度假吸血蝠(Megaderma lyra)2n = 54,FN = 104;大耳双色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2n = 32,FN =60;中蹄蝠(H. larvatus)2n = 32,FN = 60;大卫鼠耳蝠(Myotis davidii)2n = 46,FN = 52;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2n = 36,FN = 54;南长翼蝠(Miniopterus australis)2n =46,FN = 50。其中大耳双色蹄蝠和大卫鼠耳蝠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犬蝠、印度假吸血蝠、中蹄蝠、大黄蝠和南长翼蝠的核型为中国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血厉螨属一新种(蜱螨目:厉螨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年夏在宁夏鼠洞干(鼠种不详)中采得一种革螨,经鉴定,认为是血厉螨属Haemolaelaps Berlese,1910中未经描述的新种,现记述如下。文中所用量度单位均为μm。 中卫血厉螨,新种Haemolaelaps zhongweiensis sp. nov. 雌螨(图1—4)体卵圆形,长512(510—518),宽332(329—346)。背板几覆盖整个背部,长494(486—508),宽320(313—329);背板前侧缘收缩,板上布有圆圈形花纹;背毛针状,除39对主刚毛外,在D_7与D_8之间有1根副刚毛(有1只标本无副刚毛,另1只标本副刚毛在D_1与D_7之间),同S_8约等长。M_(11)最长54,S_8长37。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分布的宽耳蝠包括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和东方宽耳蝠(B. darjelingensis)2个物种。东方宽耳蝠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北京宽耳蝠仅记录于北京。2022年7月于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林道中(37°19′15″ N,112°26′18″ E,海拔812 m),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7 mm。双耳在额部相连,外耳廓近方形,横嵴明显,耳廓中部外缘具有较小的耳突,其第三掌骨长大于第四掌骨长大于第五掌骨长。颅全长为14.6 mm,具有强壮的上前臼齿和下前臼齿。以上特征均与北京宽耳蝠相符。头骨特征中,与北京宽耳蝠相比其具有较小的颅基长和颅宽,其余头骨测量参数值均与北京宽耳蝠相近。基于Cyt b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及分子数据,将山西样本鉴定为北京宽耳蝠,为山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7.
胡洁  宋森 《动物学杂志》2023,58(3):450, 466-472
我国分布的宽耳蝠包括北京宽耳蝠(Barbastella beijingensis)和东方宽耳蝠(B. darjelingensis)2个物种。东方宽耳蝠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北京宽耳蝠仅记录于北京。2022年7月于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湿地公园林道中(37°19′15″ N,112°26′18″ E,海拔812 m),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7 mm。双耳在额部相连,外耳廓近方形,横嵴明显,耳廓中部外缘具有较小的耳突,其第三掌骨长大于第四掌骨长大于第五掌骨长。颅全长为14.6 mm,具有强壮的上前臼齿和下前臼齿。以上特征均与北京宽耳蝠相符。头骨特征中,与北京宽耳蝠相比其具有较小的颅基长和颅宽,其余头骨测量参数值均与北京宽耳蝠相近。基于Cyt bND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结合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及分子数据,将山西样本鉴定为北京宽耳蝠,为山西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在整理云南兽类过程中,相继发现一些国内尚未记载过的新纪录,现仅就其中的食虫目(Insectivora)部分简报如下: 1.树鼩阿萨姆亚种Tupaia belangeri assamensis Wroughton,1921 云南西北部:贡山2♂♂,1♀,6(皮);泸水(片马)7♂♂,2♀♀.体重137(110—166),体长172(160—185),尾长174(161—185).后足长42(38—44),耳长13(10—16);颅全长49.3(48.5—50.5).颧宽25.1(24.0—26.5),脑颅宽19.6(19.1—20.2),上齿列长24.5(23.5—26.1). 体型较国内已知的三个亚种(T.b.chinensis云南西部和南部;T.b.yunalis云南东南部,贵州和广西西南部;T.b.modesta海南岛)为大,(后三个亚种的颅全长平均仅47毫米左右)。体色较T.b.chinensis和T.b.modesta深暗,上体为暗橄榄茶黄色,肩纹棕黄色且较显著。下体除胸腹中央区域有较窄的茶黄色(至毛基)並在喉部扩大成楔形外,余均与背色相似,绝无灰白色毛区。T.b.yunalis的腰臀部显著地较肩背部深黑。但贡山、泸水一带的标本前后色调均匀一致,亦无深黑色。  相似文献   

19.
2017年5月分别在贵州省兴义市和安龙县用雾网采集到1只大体型雌性管鼻蝠和2只小体型雄性菊头蝠,经鉴定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和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 huananus),属贵州省翼手目新分布记录。所采集的毛翼管鼻蝠雌性个体可能为怀孕个体,故测量相关数据并鉴定后原地放归野外。华南菊头蝠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翼管鼻蝠(1♀):鼻部呈短管状,全身被毛厚密而柔软,后足、翼膜和尾膜均被覆黄褐色绒毛;体重14.01 g,前臂长48.23 mm;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FM)型,静止状态下声波峰频为(56.04±4.52)k Hz。华南菊头蝠(2♂):耳大,对耳屏相对较小;鼻叶之蹄状叶宽大,完全覆盖吻部;鞍状叶小,其高略超过其宽,近乎矩形;体毛烟褐色;2只样本体重分别为4.52 g、4.12 g,前臂长40.70 mm、40.00 mm;头骨狭长,颅全长16.35 mm、16.46 mm,颅宽8.11 mm、8.14 mm;回声定位声波属调频-恒频-调频(FM-CF-FM)型,静止状态下峰频分别为(68.48±0.08)k Hz、(67.18±0.06)k Hz。2种蝙蝠物种在贵州省为首次发现,扩大了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丰富了生态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布于广东省北部山区的花白竹鼠标本的体重、体长、尾长、颅全长、颅基长、口盖长、上齿隙长、颧宽、脑颅宽、上颊齿列长、鼻骨长和眼眶长等12项生长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颅全长、口盖长和颅基长等是花白竹鼠最具有代表性的年龄指标,以它们作为花白竹鼠的年龄鉴定指标最为合适。根据颅全长的次数分布以及结合繁殖情况,将花白竹鼠划分为4个相对年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