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车轮虫属一大类寄生性纤毛虫原生动物,可不同程度地给宿主造成危害,故对其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文中简单回顾了车轮虫的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历史。在分类学研究领域方面,全面介绍了目前车轮虫科已发现属的寄生部位和地理分布等;而系统发育研究领域方面,则介绍了车轮虫研究在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这三个时期的进展,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该领域今后应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量电泳是用来分离和表征提取于少量生物材料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技术。作者以缘毛目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58)为材料,用微量等电聚焦(Microisoelectric focussing)探索了分析野生纤毛虫同工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 样品量小至两个群体螅状独缩虫(约200个个体)即可进行酯酶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2) 自野外采集材料中立即分离制备的螅状独缩虫匀浆上清液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实验室内放置10h后分离制备的酶谱几乎一致。因此,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可用微量等电聚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通过PCR-DGGE研究钉螺体内细菌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采用此技术分析了钉螺体内细菌群落结构.钉螺样本采自湖北省荆州市,样本带回实验室经破壳解剖后取清洗的钉螺内脏放入无菌离心管后经酚-氯仿法抽提微生物DNA.使用获得的微生物DNA为模板,选择细菌原核通用引物F357-GC和R518进行PCR扩增得到大约250 bp的目的片段,然后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DNA测序技术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此技术能够区分幼螺和成螺体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并发现在成螺体内有大量的Pseudomonas属和Acidobacteria属细菌出现.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武汉沙湖螅状独缩虫自然种群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四种同工酶酶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EST同工酶酶系由六个基因座位(Est1-Est6)控制,其中Est1、Est2、Est3和Est5为杂合基因座位,而Est4和Est6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物种中EST同工酶四级结构既有单体也有二聚体;MDH同工酶酶系由五个基因座位(Mdh1-Mdh5)控制,其中Mdh2和Mdh3为杂合基因座位,而Mdh1、Mdh4和Mdh5为纯合基因座位。螅状独缩虫苹果酸脱氢酶存在明显的上清液型(sMDH)和线粒体型(mMDH)酶带;LDH同工酶酶系较其他原生动物发达,由5条明显酶带组成。与高等动物研究结果比较分析认为,螅状独缩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系可能为一个杂合基因座位AB控制;ACP同工酶酶系简单,为一个纯合基因座位编码。取得的结果为揭示螅状独缩虫酶学特征及其自然种群的遗传特征等问题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DNA遗传分析在原生动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原生动物是一种分布于地球各经度和纬度生境的广域物种,且资源非常丰富,可分为寄生生活原生动物和自由生活原生动物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16.
波豆类鞭毛虫(动基体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原生动物,结构独特,分布广泛.但是,这一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尚存有很多争议.为了更好的了解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作者分离、纯化并培养了Bodo designis DH,测定了它的SSU rRNA序列.根据该序列和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分别构建了基于全序列和保守区序列的系统树.结果如下:1)波豆属是多系发育的;2)波豆类鞭毛虫和锥虫类鞭毛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仍有待于深入研究;3)虽然所得的系统树都显示出一种基本的双歧式树型结构,但采用不同方法所构建的系统树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似乎表明,就波豆类鞭毛虫而言,SSU rRNA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系统发育标记.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武汉东湖采集的样本中分离出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利用活体观察与蛋白银染色技术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测定了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全序列;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性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对该物种与GenBank中所有其它下毛目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下毛目种类皆聚为一支,支持下毛目为单系观点;尖毛虫属和棘尾虫属物种聚类相互交错,因此结合形态学上分类标志的分析,对这两个属存在合理性提出异议,根据本文对同种不同种群的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alatus、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以及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分子进化分析。说明在研究系统问题时同时给出模式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两方面资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螅状独缩虫种内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8S-ITS1为分子标记, 对我国8省市自治区的19个螅状独缩虫种群的研究表明: 在34, 46, 241, 305和322等5个位点上碱基的变化情况将它们沿珠江和长江分水岭分为南北两大种群. 进一步分析得出这种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可能是以下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纪时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珠江和长江分水岭的形成导致了螅状独缩虫的隔离分化;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对螅状独缩虫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的土壤原生动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20 0 1年 12月 ,在广东省韶关市凡口铅锌矿湿地处理系统中采集土壤样品 ,采用Singh和Stout的培养法对土样中的原生动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共发现原生动物 4 2种 ,对照区和湿地每克风干土壤中原生动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2 377和 113,三大类土壤原生动物丰度中鞭毛虫占优势 ,多于纤毛虫和肉足虫。通过原生动物种类、丰度与土壤理化参数的统计分析说明铅锌尾矿对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危害极大。通过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和物种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反映出正在使用的湿地 3土壤受污染严重 ,已停止使用的湿地 1和湿地 2中的胁迫效应已有所减轻 ,湿地 4中也存在胁迫效应。在整个湿地系统中根系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差异说明 ,4种类型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毒性效应的去除能力大小顺序为类芦>香蒲 >油草 >芒。最后 ,还探讨了造成土壤中鞭毛虫占优势原因 ,主要由土壤特殊的孔隙结构和土壤原生动物的食源决定  相似文献   
20.
应用ISSR分子标记揭示了5种缘毛类纤毛虫(Carchesium polypinum,Epistylis chrysemydis,E.plicatilis,E.urceolata和Vorticella campanula)的遗传关系.从34个引物中筛选到13个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研究.得到的遗传距离(0.666 7~1.000 0)显示ISSR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依据构建的UPGMA聚类树,V.campanula首先和其他种类分开;C.polypinum和E.chrysemydis聚在了一起;在3种Epistylis纤毛虫中,E.plicatilis和E.urceolata聚在了一起.对比由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发现:1)ISSR引物在缘毛类纤毛虫基因组中可以得到多态扩增;2)C.polypinum与Epistylis的关系近于V.campanula,在缘毛类纤毛虫分类中,单生或群居是重要的系统发育特征;3)E.plicatilis和E.urceolata的关系近于E.chrysemydis.在Epistylis属纤毛虫中,柄的中空与否是一个有用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特征.本研究表明ISSR方法在纤毛虫相近和相似种遗传关系研究中是一种新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