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1993年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将获取与惠益分享(ABS,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作为其三大目标之一。2010年在CBD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COP-10)上达成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公平和公正地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标志着获取与惠益分享议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随后又组织召开了3次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名古屋议定书》于2014年10月在韩国平昌召开COP-12期间生效,并在2014年10月13-17日召开了《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1次会议(COP/MOP-1)。本文系统总结和梳理了获取与惠益分享议题产生背景、关键议题争论的焦点、谈判历程和发展动态,深入分析了欧盟、非洲集团、瑞士等主要国家集团和非政府组织(NGOs)、工商界等非国家行为体(NSAs)在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谈判中的立场、策略和作用,讨论了《名古屋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体现、影响以及中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2.
目的:基于前期茵陈蒿汤类方抗肝硬化的方证病理基础结果,围绕“方-证相关”的学术内涵,提出了“方证相关时,方剂对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的假说;并探讨茵陈蒿汤对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阶段肝组织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s,KCs)相关基因表达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于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0.5%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周末取模型组6只做动态观察。第3周初开始,在持续造模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干预治疗到4周末,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末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情况下,杀鼠取材,检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胶原半定量,并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分析茵陈蒿汤对模型大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4周大鼠血清肝功能水平明显升高(P<0.01);病理观察肝组织炎细胞显著浸润,胶原显著沉积(P<0.01),肝组织白介素1(IL-1 b)、Cd6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4(Tnfrsf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nfrsf9)、TNF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Cd1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α2(Col1 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al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3(Mmp23)、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蛋白激酶Cβ(Prkcb)基因表达明显上调,MAPK通路被激活。经2周治疗后茵陈蒿汤能显著降低DMN诱导的大鼠血清肝功能水平,抑制组织炎细胞的浸润与坏死,胶原沉积,并下调了肝组织IL-1 b、Cd68、Tnfrsf14、Tn-frsf9、Fas、Cd14、Ctgf、Col1 a2、Igfals、Igf1、Igfbp1、Mmp12、Mmp2、Mmp23、Ccl21、Prkcb 基因的表达,抑制了MAPK通路的活化。通过全基因芯片的分析,在茵陈蒿汤干预治疗后基因表达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验证了“方证相关时,方剂对机体基因的调控遵循‘无差错修复’原则”的假说;茵陈蒿汤显著抑制DMN 诱导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是调控了KCs,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可能参与调控MAPK通路,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于现代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据库技术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之一。本文对农林院校的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做了一些介绍,对目前生物信息专业数据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的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9月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在实习之初,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在查房中,观察组实施目标教学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调查两组护生对查房时教学与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记录两组护生病历书写的质量以及在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统计两组护生的在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成绩、专科护理成绩以及护理综合技能方面的成绩,然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探讨目标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查房时教学的满意程度及对课堂效果的满意程度来看,观察组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优良的人数为48,优良率为8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成绩、专科护理成绩及护理综合技能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是一种科学、合理并且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中,能提高护生的主动性,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其潜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以案例为中心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LBL)在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创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五年制四年级的学员80人,随机分为CBL联合PBL教学组及LBL教学组各40人。在课程结束以后,采用记名试卷考核联合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掌握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员,有统计学差异。CBL联合PBL教学法支持率高于传统LBL教学法,并且在激发学员兴趣,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合作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可以在创伤外科学中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Experimental biochemistry inspection teaching,EBIT)与开放式综合实验设计(Ope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design,OCED)的初步效果,为EBIT教学提供新型选择方案。方法:选择2012届我们所带教医学检验专业的2个班级111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EBIT中予以传统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OCED模式。对比两组实验成绩、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ED方式应用于EBIT过程中,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7.
目的:本研究基于艾宾浩斯学习理论,制定一套量化的骨科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纲要,对临床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和评估,为实 习人员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实习护理人员培训所涵盖的护理操作、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采 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专家咨询,依据专家意见评估并筛选教学量表内容。基于艾宾浩斯学习理论确定不同科目的权重与频 次,建立临床带教管理量表。结果:临床带教管理量表包括3 项一级项目: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和健康宣教;43 项二级项目:静脉输 液、卧换、轴线翻身等。结论:临床带教管理量表的制定为实习人员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为提升临床带教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微生物学教学内容递增与课时递减的矛盾,提出在微生物学课堂上实施辩论赛、学术报告竞赛与讲课比赛等几种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新方法与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倍增;学生担当评委,师生打成一片;鼓励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弥补课时不足,拓展课程内容等鲜明的优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了我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微生物生物学"和"真菌分类学"两门专业课程采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实践结果。几年的实践证明,课外科研讲座、撰写课程论文、开放式考试模式等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90.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以及微生物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根据自身的教学体会, 结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专业需要, 对水处理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