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几种讨论式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微生物学教学内容递增与课时递减的矛盾,提出在微生物学课堂上实施辩论赛、学术报告竞赛与讲课比赛等几种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新方法与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倍增;学生担当评委,师生打成一片;鼓励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弥补课时不足,拓展课程内容等鲜明的优势,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此, 本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营造亲切、和谐、激励、快乐、讨论、探索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激发创新精神, 锻炼应用能力, 培养自学技能。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省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和细枝木麻黄(C.curninghamiana的根瘤中共分离获得14株共生菌株.形态观察表明,菌株具有分枝状菌丝、多腔孢囊、泡囊等典型的Frankia结构、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均为Frankia,其中4株属于生理类群A,7株属于生理类群B,3株属于生理类群AB.固氮效应研究表明,菌株均具有固氨酶生物学活性,但菌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菌株ZCN192固氨酶活性最强,可达2.897 μmol·mg-1·h-1,菌株ZCN199最低,固氮酶活性为0.056 μmol·mg-1·h-1.活体固氮试验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供试菌株能显著提高苗高、地径和干重,且一般情况下,离体固氮酶活性强的菌株在活体接种时能获得更明显的固氮效应.  相似文献   
4.
野生败酱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败酱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败酱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具有多种重要的无机元素和维生素;有丰富的糖、有机酸及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丰富而全面又无污染、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作为“思政”的载体,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融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已步入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新时期。微生物学专业面与应用范围均非常广泛,而且与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实践、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我们微生物学教学团队一直以来秉承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微生物学创新教学改革,近年来又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课程思政思考与实践。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融入路径、教学评价、反思与持续改进等,以期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湘  张昕  林海萍  胡加付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715-1717
根据微生物学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培养大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来提升其创新意识与能力,并通过克服思维定势和培养学生反向思索能力两种途径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校内实习多、校外实习少,参观实习多、顶岗实习少,集中实习多、分散实习少这三大主要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的三位一体实习模式,实施了对接就业的包括"创新型、管理型、创业型"的"分类实习"方法,形成了"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共赢"的实习机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习效果。研究成果可为高校本科生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药用竹黄菌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药用真菌竹黄菌的分类学地位,竹黄菌的寄主及生态学,竹红菌素、竹黄菌多糖、竹黄菌的抗菌谱等生物活性物质,竹黄人工培养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然界是否存在着竹黄新种属和寄主专一性目前竹黄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子座尚未能人工培养,不利竹黄物种和药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指明今后还需深入开展竹黄菌的生物学研究和探索竹黄人工培养技术,以利竹黄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药用真菌竹黄菌的分类学地位,竹黄菌的寄主及生态学,竹红菌素、竹黄菌多糖、竹黄菌的抗菌谱等生物活性物质,竹黄人工培养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自然界是否存在着竹黄新种属和寄主专一性目前竹黄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子座尚未能人工培养,不利竹黄物种和药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指明今后还需深入开展竹黄菌的生物学研究和探索竹黄人工培养技术,以利竹黄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当前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差异性与个性化需求、大学生普遍感觉迷茫与微生物抽象难学造成学习动力与兴趣不足这两大教学问题,微生物学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通过“找闪光点、做人生规划”帮助学生“树立志向、报效国家、振兴乡村”;进行“课前自学-课中研讨-课后体验”的创新设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依据创新性、高阶性与挑战度要求,实施每集一悟、体验学习、拓展学习等创新举措,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全程,充分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建立了形成性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学生对改革较为满意,双创项目参与率、考研录取率、学习成绩与学科竞赛成果持续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学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