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01.
李莉  邱子健  陈瑛  孙寓娇 《动物学报》2004,50(5):808-816
棘尾虫是细胞表面具有特殊纤毛结构排列方式的复杂下毛类纤毛虫。其镜像骈体的两列纤毛结构几乎完全是左右对称排列 ,一个是正常方式排列的 ,另一个是相反方式排列。本文包括两项移接实验 :1)将棘尾虫口对镜像骈体一侧细胞的后半部分倒转 18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 ;2 )将此种骈体一侧后半部分调转9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接后定时分期固定接块 ,以蛋白银染色法 ,观察其发育过程及结果。实验 1的发育结果为有的仍形成口对镜像骈体 ;有的成为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实验 2的发育结果为全部成为口对镜像骈体。两项实验结果均可用位置值假说解释 ,实验 1属于位置值插入的结果 ;实验 2为位置值添加的结果。为何实验Ⅰ有的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有的发育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 ,而实验 2却全部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呢 ?这是接块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的结果。Shietal.(1991)认为与预存的缘棘毛和是否具有完整表膜的面积大小有关系。接块在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与接块的伤口一侧面积大小和具完整表膜有关系。接块具完整表膜和缘棘毛的一侧由于新缘棘毛和口围带的发育生长 ,造成该侧的伸张 ,产生前后两接块向伤口一侧对折的压力 ,从而接块发生对折形成口对镜像骈体。我们认为还应有其它因素 :(1)与细胞  相似文献   
102.
具有生育脉冲的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的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具有生育脉冲的两种群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利用重合度理论,获得正周期解的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3.
《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出发点,提出了《组合中药学》新理论体系,试图解答中药现代化中基础理论方面的关键问题。中药的本质就是“组合”。无论是主或复方都是一个庞大的分子库,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分子组合成一个群体。这些群体表现出特定的药效。“组合”有三层意思:生药的组合、分子群的组合与特定药效功能的组合。分子群是特定药效功能的物质基础。分子群的观念表明了东方医药不同于西方的本质之所在,西方医药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化合物。复方是特定药效的组合,分别具有不同或相同或相似药效的几类分子群的组合。即为中药的复方制剂。这些分子群体的组合或相辅相成,或减毒增效,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本论文阐述了《组合中药学》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组合中药学》作为一大研究领域,可以建立一整套现代中药学的新理论体系,为中药的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以此作为中药现代化切入点,以解决中医药科学化的关键问题。遵循这一理论体系,可以使中医药研究系统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组合中药学》就是从《组合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及其药效的物质基础,阐明中药活性部位的相互作用与药效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组合中药学》的三个新概念:中药功效分子族:具有相似药效作用的一类分子的组合,其骨架及功能团相同或相似。中药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药效的代表性功效分子族,即主要药效分子组合。中药非表征性组合分子:单味中药表征性分子以外的其他功效分子族,即辅助药效分子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4.
研究生化反应中一类可逆两分子饱和反应的数学模型dx/dt=δ-xy cy^2,dy/dt=xy-cy^2-ay/b b,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完整地解决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105.
生态群落物种共存的进化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目前对生态群落的物种共存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动、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主要介绍与环境、种子再迁移、生态位分化、竞争平衡理论、种库假设、再生生态位等有关的几种假设、生态学上相似种的共存及“原”群落概念等。动物群落的物种共存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叙述:(1)异质环境中的资源分割,主要指动物斑状滋养的不同利用;(2)避免竞争排斥的行为机制,如边缘效应、聚群效应、扩散行为、相互作用和干扰;(3)特化者和泛化者的共存,包括:竞争是物种向多功能进化的作用力、最佳觅食理论与生态学特化及特化概念的发展。最后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6.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Ⅰ.理论   总被引:84,自引:10,他引:74  
崔保山  杨志峰 《生态学报》2002,22(7):1005-101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从湿地生态系统指标的概念出发,阐述了选择生态系统指标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湿地生态特征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整合性指标体系和湿地社会政治环境指标体系所包含的基本内涵,特别强调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内在功能是生态特征的主要表现。功能整合性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外在表现,同时,社会政治环境因素中,政策法规,总体规划,政策保障,公众参与程度,代际周期的社会公平性,个人接受能力,团体接受能力等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杂草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与实施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修亮  陈英明 《生态学杂志》2002,21(1):62-64,79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weeds is theoretically based on ecology.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incladeIntensifying the weed biology and ecology research,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heavy weeds;Intensifying the research of developing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rop and the weed;Utilizing a allelopathy the gene engineering and breeding against the weeds;Utilizing allelopathy between the crop and the weed, and utilizing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measurements to control the weeds.  相似文献   
108.
川西北高原藏原羚夏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数量化理论对川西北高原藏原羚夏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藏原羚夏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有水源、植被类型、隐藏条件,次要因子为食物丰盛度、人为干扰和海拔高度;其最适生境为隐蔽条件较好、水源较近的草甸草原。  相似文献   
109.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原理、基本方法和设计流程,并以长泰县雪美津项目区为例,进行了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设计,土壤改良工程设计和有利于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生态型道路工程设计,生态型排水沟和灌水渠工程设计以及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设计,并对项目工程设计结果的可持续性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选择了14个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按工程设计要求实施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经济收入有较大的提高,公众满意,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它符合可持续农地整理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推进土地整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用一次性培养结合Monod方程测得海洋微藻-亚心型扁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Wile)Hazen)与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磷限制下的生长动力参数。孔石莼具有较低的半饱和生长常数及最大生长率,其分别为0.016μmol/L和0.16d^-1,而亚心型扁藻的半饱和生长常数和最大生长率分别是0.021μmol/L和0.83d^-1。两种藻类间的营养竞争实验采用半连续培养法在磷限制制条件下进行,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者施予相同或不同的去除率,使两者享有相同或不同的资源需求值R^*。由Monod方程所作的竞争预测与实验观察结果的比较显示:仅在两种藻类间的资源需求值R^*差异显著(t检验,P<0.01)时,Monod方程才能对竞争结果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在两种藻类享的相同的资源需求值R^*时,亚心型扁藻在竞争中取代孔石莼。Monod模型仅能部分预测大型海藻与海洋微藻间的竞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