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阳性药物对照组(美沙拉嗪)、模型+白头翁中、高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疗程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提取RNA,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Y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各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相对于模型组,阳性药物及白头翁汤治疗组尤其是高剂量组可有效抑制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结论:白头翁汤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了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2.
摘要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对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中医院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痰热闭肺型MPP患儿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Th17/Treg细胞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次证积分、主证积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25(IL-2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LRP3 mRNA、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天冬酶1(caspase-1) mRNA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曾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痰热闭肺型MPP患儿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改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细胞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小鼠肾脏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是正常对照组(Control)、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半夏厚朴汤治疗组(BHD)。CIH组与BHD组小鼠置于低氧舱内,先充入氮气,使氧气浓度在90 s内从21%下降到9%,后充入氧气,使氧气浓度在90 s内逐渐上升到21%,Control组小鼠置于舱内,充入正常空气,每天处理8 h,持续21 d。BHD组于每日入舱前灌胃给予半夏厚朴汤,Control组和CIH组同时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变化和观察肾脏病理情况;通过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D样受体3(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1(Caspase-1)、白介素 (IL-1β) 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CIH组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SCr)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CIH组比较,BHD组均显著下降(P<0.01)。病理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H组肾小管管腔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少量细胞脱落、坏死;BHD组有少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IH组肾小球周围出现明显的纤维化, BHD组纤维化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IH组肾组织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CIH组比较,BHD组显著下降(P<0.01,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IH组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且NLRP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巨噬细胞内表达最多,caspase-1和IL-1β主要见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经BHD治疗后,与CIH组比较,BHD组NLRP3、caspase-1和IL-1β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半夏厚朴汤可通过抑制NLRP3/Casap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减轻肾脏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15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凉血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肛门功能、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4.6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wexner便秘评分、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直肠最大容量阀值、直肠感觉阀值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用于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观察三生通便方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的临床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三生通便方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记录评估西医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有效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分别记录评估便秘患者西医单项症状程度和生活质量量表(PAC-QOL)。结果: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西医症状积分的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集(PPS)分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的FAS和PPS分析分别为74.29%和78.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29%和36.36%(P<0.01);观察组西医单项症状改善的FAS和PPS分析均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PAC-QOL积分的FAS和PPS分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生通便方能有效、安全地改善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分析普拉克索联合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普拉克索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以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Ⅰ(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血清5-HT、BDNF、S-100β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4.58%,P<0.05)。两组治疗后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血清5-HT、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普拉克索,可能与其显著提高血清5-HT及BDNF表达并降低S-100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7.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反应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104例初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研究组给予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BMI、FPG、2hPG、HbA1c、HOMA-IR及血清TG、TC、LDL-C、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及血清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BMI、FPG、2hPG、HbA1c、HOMA-IR及血清TG、TC、LDL-C、CRP、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清HDL-C水平及HOMA-β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安全有效,能够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胰岛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8.
摘要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01例,按照乱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8d后的神经功能、血小板参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的66.00%(33/50)(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体积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8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小板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西医结合科和消化内科收治的2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黏膜病变、疾病活动指数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肠镜下黏膜病变与疾病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lcitonin,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联合美沙拉嗪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黏膜病变,降低肠道炎性反应,控制病情进展,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考察不同煎煮方法及人工胃液、肠液对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群的影响,基于芽胞杆菌的整肠作用探讨栀子豉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先煎栀子再煎淡豆豉(方法一)及两药同时煎煮(方法二)得到不同的栀子豉汤溶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及菌落计数,通过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考察人工胃液、肠液对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方法一制备的栀子豉汤所含优势菌数量更多,为(2.55±0.02)×10~5 CFU/mL,以枯草芽胞杆菌为主;栀子豉汤经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作用后,优势菌又大量繁殖。结论栀子豉汤可能通过其所含益生芽胞杆菌的整肠作用而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