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6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241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17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verbenalin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the left hemisphere was induced in rats by filament insertion, and rat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was established.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dose of verbenalin groups were injected in the tail vein of corresponding drugs 10?min before reperfusion, and submitted for 22?h of reperfusion after the operation. Mortality rate was then calculated,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rats were scored. The serum of rats was got to determine the S-100β protein level, and the brain tissue was remov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Bax, Bcl-2, Caspase-3 and ATPase. TTC stain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brain tissue to calculate the percentage of cerebral infarct size. Changes in brain tissue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Rat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was successfully replicated. In groups that have taken different doses of verbenalin, the mortality rat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the percen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siz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levels of Bax, Caspase-3, S-100β level of the serum in the brain tissu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creases in the levels of Bcl-2 and ATPase in brain tissue and improvement of pathological damage of hippocampus and cortex were observed. Verbenalin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genes,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sis genes, improve brain microcirculation and energy metabolism, hence reduc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为观察组,另选择162例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免疫分离法检测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对比两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的表达水平,以及BNP、NT-proBNP、MYO、cTnI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单独检测,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NT-proBNP、MYO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高于血浆BNP、cTnI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各指标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BNP、NT-proBNP、MYO及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明显高表达,且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各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300例,调查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统计患者抑郁情况的调查结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300例老年肺癌的患者当中,在化疗期间有抑郁者164例,占54.67%。其中59例是轻度抑郁,占35.98%;90例是中度抑郁,占54.88%;15例是重度抑郁,占9.15%。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肺癌患者抑郁发生率与年龄、收入水平、TNM分期及有无癌症转移有关(均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癌症分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有年龄≥70岁、收入水平3000元/月、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癌症转移(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较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年龄≥70岁、收入水平3000元/月、TNM分期为Ⅲ~Ⅳ期以及癌症转移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针对相关因素应尽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强化组(n=41)与常规组(n=4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患者给予20 mg/次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强化组患者给予40 mg/次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w。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纤维蛋白原(FIB)、TNF-α、IL-10、IL-18、MMP-9水平。结果:强化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0.49%,与常规组对比,强化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PAI-1、FIB、TNF-α、IL-18、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t-PA、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强化组患者的TC、TG、LDL-C、PAI-1、FIB、TNF-α、IL-18、MMP-9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DL-C、t-PA、IL-10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ACI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纤溶系统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具有降脂、调节纤溶活性及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14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8例。A组采用甲泼尼龙40 mg/d静脉推注,B组采用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推注,C组不使用甲泼尼龙。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去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B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mMRC评分、PaCO_2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而PaO_2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B组治疗后的m MRC评分、PaCO_2均显著低于A组,而PaO_2显著高于A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以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B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40 mg/d甲泼尼龙相比,短期80 mg/d甲泼尼龙静脉推注可更显著减轻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Ⅱ)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NA-Ⅱ组与Inter Tan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PENA-Ⅱ治疗和Inter Tan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骨密度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NA-Ⅱ组优良率为89.13%,略高于Inter Tan组的86.9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A-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2±15.3)min、(57.2±29.3)m L,明显低于Inter Tan组患者的(84.3±13.8)min、(104.7±36.5)m L(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周以及术后24周PENA-Ⅱ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水平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拴、近端股骨外侧皮质劈裂以及髋内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A-Ⅱ与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且两种手术方法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PENA-Ⅱ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以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组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髋关节各项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升高,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血清营养状态指标与膳食习惯的关联关系与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数据,用标准问卷询问1694人相关信息,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自报疾病现患史、膳食习惯、健康自评、认知功能信息;同时采集被调查人群血样本;测定血红蛋白、白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采用R 3.2.5和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人体血红蛋白、白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被调查个体进食水果和鸡蛋习惯有密切关联;天天进食水果、鸡蛋的个体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不进食此类食物的个体,且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随增龄下降程度减低;天天进食水果习惯的个体同时具有天天进食蛋、奶、菜习惯;有进食水果习惯的人群表现为受教育程度高;自评健康状态好和相对自报患病率低等特点。结论:合理膳食习惯可保持较高的血营养状态指标水平;且延缓相关指标水平随增龄下降的程度。天天进食水果习惯可被视为合理膳食的指标,为膳食评估提供简易、可行、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低浓度组(n=30)以及高浓度组(n=30)。低浓度组麻醉诱导前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给药后60 min(T3)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改良/镇静视觉评分(OAA/S)。比较T0、T3、手术后24h(T4)的三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T0-T3时间点三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较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3、T4时间点MDA均显著升高,T3时间点SOD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MDA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SOD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2、T3时间点HR、MAP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HR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MAP均降低,但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低频超声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低频超声检测MCA狭窄段峰值血流速度(Vs)、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MCA狭窄段Vs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14 d后观察组MES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4 d后低于治疗7 d后(P0.05);而观察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炎症反应,减缓Vs,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