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组织器官的墨汁灌注是一种传统的观察血管分布的检测方法,由于其不与一般的化学试剂发生反应,灌注后可同时附加其它组织学制片技术,因此可用于血管走向和重建的研究。为了观察促血管化因素对无血管吻合卵巢组织移植物血管化的影响,我们使用了墨汁灌注法,目的在于观察移植物与受体移植部位的血供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152.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和硫酸镁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制作小肠I/R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阴性对照组、I/R组、硫酸镁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和硫酸镁联合治疗组,比较五组血浆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比较小肠的病理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①I/R组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明显,血浆DAO、MDA比假手术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②硫酸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肠病理变化减轻,血浆DAO、MDA比I/R组显著降低,且两组无显著差别;③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合用组的血浆MDA比I/R组显著升高,但是小肠病理变化和I/R组相比无明显区别,血浆DAO也和I/R组无明显差别。结论硫酸镁,地塞米松分别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而二者合用却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3.
Cdk5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5,Cdk5)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的磷酸化作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再灌注0、3、6、9、24h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缺血侧大脑Cdk5和磷酸化Rb的数量和变化,TUNEL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元数量和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再灌注时间Cd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缺血侧cdk5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24h达到高峰;再灌注6h出现磷酸化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并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24h达到高峰。缺血侧凋亡阳性细胞变化趋势与Cdk5基本一致。缺血侧Cdk5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增加而增加,缺血对侧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局限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Cdk5数量和激酶活性增加,通过底物磷酸化作用引起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5.
细胞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成为临床心肌梗塞病人血管再通后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对于这一过程中因细胞因子诱导炎症反应的的作用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与MI/RI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就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6.
烟曲霉引起肺部感染致患者死亡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医院内部深部菌感染(DFI)的发病率目益增高。就曲霉病而言,在过去的10年里,发病率上升了300%,其中烟曲霉是主要的致病菌,占曲霉类真菌所致人类感染的80%~90%。由于烟曲霉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CT扫描和X片无明显特异性。通常的感染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侵入肺部,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可进一步播散,导致全身多个系统受损。烟曲霉毒力大,且容易被忽视,以致误诊漏诊,危及患者生命。2004年嵊州市人民医院收治2例肺部烟曲霉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7.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小儿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小儿胸部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随机选择肺部感染的患儿30例,先常规剂量(150mAs)扫描,再在感染灶局部加作低剂量扫描,剂量为50,35及15mAs。其他参数为:120kV,床进28.8mm/圈,0.5s/圈,16×1.5mm准直,重建层厚及间隔均为3mm。分别记录不同剂量扫描时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及剂量长度乘积(DLP)。(2)由2位高年资医师按优、良、合格及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不同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小儿胸部35mAs和15mAs的CTDIw与常规剂量150mAs的比值分别为23.0%及10.0%,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3.3%和10.0%。(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50,50,35,15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肺窗P>0.05,纵膈窗P<0.05,提示上述剂量肺窗图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纵膈窗图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用150,50,35mAs的可诊断图像进行χ2检验,P>0.05,提示其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小儿胸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35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8.
159.
卡巴胆碱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丙二醛 (MDA)的影响及其与肠损伤相关指标变化的规律。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预防、治疗和对照三组。活杀后取小肠组织测MPO、MDA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结果显示 ,治疗组及预防组MPO活性、MDA和TNF -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与预防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提示卡巴胆碱可抑制致炎因子TNF -α的释放 ,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肠组织的聚集 ,从而使小肠MPO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0.
董田林 《蛇志》2001,13(2):18-19
下肢血栓性疾病是周围血管病科常见病 ,近年来药物治疗的报道较多 [1,2 ] ,我们应用蕲蛇酶于患肢血管内灌注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病例按就诊顺序 2 :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35例 ,男1 8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8岁 ,平均 ( 4 7.1 2± 1 1 .2 0 )岁 ;病程 3天至 1个月 ,平均( 6.2 3± 1 .46)天。对照组 2 4例 ,男 1 3例 ,女 1 1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71岁 ,平均 ( 4 6.2 3±1 3.81 )岁 ,病程 2天至 1个月 ,平均 ( 5.32±1 .35)天。治疗组动脉栓塞 5例 ,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