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对花姬蛙(Microhyla pulchra)蝌蚪捕食藻类的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蝌蚪密度的增加,对蓝藻的总捕食量显著增加,但每只蝌蚪的平均捕食量随蝌蚪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文中讨论了蝌蚪在水资源环境保护中控制蓝藻暴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黑斑蛙肾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肾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黑斑蛙的肾除具有肾单位和集合小管外,还见有淋巴样组织分散于肾实质中。在肾腹侧发现有与真骨鱼类斯坦尼斯小体相似的结构,其中聚集有较多的肥大细胞。说明黑斑蛙的肾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3.
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橙褶环柄菇[Lepiota citrophylla(Berk.Broome) Sacc.],标本采自中国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绿石林公园。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褶浅橙色,担孢子侧面观近圆柱形,褶缘囊状体棒状或窄棒状,盖表鳞片呈栅状排列,末端细胞无明显分化,近圆柱状或稍窄棒状,具锁状联合。该种被置于卵孢环柄菇组。  相似文献   
84.
应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寄生选择性,并建立了2种寄主共存时的被寄生模型.主效分析表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被寄生虫数均随寄主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淡足侧沟茧蜂对2种寄主无明显的选择性,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幼虫共存时的选择寄生比率分别为0.5211、0.4788.在人工繁殖淡足侧沟茧蜂时,可以利用易于人工繁殖的斜纹夜蛾做为繁蜂寄主,提高淡足侧沟茧蜂的繁殖速度,降低繁蜂成本.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期,可保护利用淡足侧沟茧蜂来控制蔬菜夜蛾.  相似文献   
85.
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Lh-1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滤、DEAE-Sephadex A25和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及HPLC反相层析等步骤得到了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的抗菌活性物质,命名为R-1。HPLC纯化出的抗菌物质经质谱测定其分子量为1608.023Da,BIO-RAD等电聚焦测得其pI为8.55,氨基酸分析表明该物质由Leu、Tyr、Val、Ile、Lys、Gly、Met、Ser、Ala9种氨基酸组成。该抗菌物质具有极强的耐热、耐酸碱特性,在pH11.0~12.0条件下,121℃处理1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酶、胃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茚三酮反应阳性。推测R-1可能是低分子量的脂肽。抑菌试验表明对食品腐败菌、致病性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及少数真菌均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6.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兴起的新型学科,是从整体水平对蛋白质的综合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应用蛋白质组学对它们进行研究,不仅可从蛋白质水平上揭示疾病的本质,还有助于全面探讨其病理机制,建立诊断标准,发现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7.
大绿蛙Sox基因和Dmrt基因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龙  唐鑫生 《四川动物》2007,26(2):319-322
Sox基因家族与Dmrt基因家族在胚胎发育及性别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CR方法,扩增了大绿蛙Sox基因和Dmn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获得长约220bp和150bp的片段;SSCP分析结果显示大绿蛙Sox基因、Dmrt基因雌雄个体片段无差异,与人的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为探讨大绿蛙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与Dmrt基因的进化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88.
张庆  杨颖  李明会  周伟  杨炳辉 《四川动物》2007,26(2):382-385
作者比较了采自昆明东北郊的滇蛙Rana pleuraden、昭觉林蛙Rana chaochioensis、华西蟾蜍eufo andrewsi和云南小狭口蛙Calluella yunnanensis的蝌蚪。结果表明,4种蝌蚪口部形态、尾形、出水孔和肛管开口位置在第Ⅰ、Ⅱ期稳定。滇蛙蝌蚪唇齿式为Ⅰ:1—1/1—1:Ⅱ;有一出水孔位于体左侧,肛管开口于下尾鳍基部右侧,尾末端尖、短。昭觉林蛙蝌蚪唇齿式为Ⅰ:2—2/1—1:Ⅲ;有一出水孔位于体左侧,肛管开口于下尾鳍基部右侧,尾末端为尖、短。华西蟾蜍蝌蚪唇齿式为Ⅱ/Ⅲ;有一出水孔位于体左侧,肛管开口于下尾鳍基部正中,尾末端钝,几乎呈半圆。云南小狭口蛙蝌蚪无唇齿及唇乳突,口位于吻端,口缘膜状,口部马蹄形,出水孔位于腹部后端中线处;肛管开口于下尾鳍基部正中;尾末端尖,细长。肛管在下尾鳍基部的开口位置可作为蝌蚪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89.
泽蛙的骨骼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我国产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骨骼系统,包括对各部分形态和结构的详细描述。蝶筛骨结构特别,与已报道的粗皮蛙(R.rugosa)很不相同;第8椎体双凹型,属参差型椎体;左上喙骨在中央区部分重叠在右上喙骨之外边缘上,显示为不完全的固胸型,肩胸骨基部分叉;两性成体的掌、指以及踱、趾各关节下瘤的皮下均有一游离的小骨块,但1龄幼体在该位处则缺如,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此小骨块的资料。  相似文献   
90.
李明会  周伟  潘晓赋  张庆 《四川动物》2007,26(2):386-389,I0007
根据对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标本外部形态比较和野外观察结果,滇蛙和昭觉林蛙的雌雄性比大约在1:1之间,而它们的形态特征、栖境与习性、繁殖时间等均存在分化。昭觉林蛙更适应陆地生活。昆明地区的滇蛙和昭觉林蛙的繁殖策略不同,滇蛙的繁殖在3—7月,昭觉林蛙的在9—11月。昭觉林蛙选择在冬季繁殖,可以避开与其它蛙类的繁殖竞争,但其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