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分析羊流产嗜衣原体ompA基因结构并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采用DNA Star、DNA MAN、vector NTI suite11.5序列分析软件和在线网站ExPASy分析该基因的结构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一级结构修饰位点、二级结构特征及三维空间构象、潜在抗原表位等。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170 bp,可编码389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理化性质较稳定,无各种亚细胞定位序列,含有多个能被其他酶修饰的位点,该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大部分氨基酸残基包埋在分子内部,含5个跨膜区,3个亲水性较强的抗原表位。omp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为omp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和新型多价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2.
沙眼衣原体(CT)是引起感染性致盲的首要病因,也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CT感染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容易被忽视而引起严重的疾病,故疫苗是预防CT生殖道感染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综述了CT疫苗候选抗原的结构特点,免疫保护作用及其在预防CT感染性疾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活性与MAPK/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利用化学抑制剂U0126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然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在凋亡诱导剂Etoposide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变化,以及PARP是否发生裂解。结果:当MAPK/ERK信号通路被阻断时,在Etoposide的作用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同时Caspase-3被活化和PARP发生裂解。结论: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活性与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性宫颈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粘液性宫颈炎( MP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涂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念珠菌和细菌性阴道病,EL ISA法测定衣原体和培养法分离淋球菌和支原体。结果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30 0例患者中,诊断为男性NGU34例和女性MPC83例。解脲脲原体总的检出率为30 % ( 90 / 30 0 )。女性总检出率为4 7.6 % ( 4 9/ 10 3) ,其中MPC组检出率为70 % ( 14 / 2 0 ) ,非MPC组为5 3% ( 4 4/ 83)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4 8,P>0 .0 5 )。男性总检出率为16 .2 % ( 32 / 197) ,其中NGU组为35 .3% ( 12 / 34) ,非NGU为12 .3% ( 2 0 / 16 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5 6 ,P<0 .0 5 )。人型支原体仅在非NGU(粘液性宫颈炎)中检出9例( 3.0 % )。结论 解脲脲原体与男性NGU相关,而与女性MPC无相关性;人型支原体与NGU无相关性。临床实验室检出支原体时应慎重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15.
128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泌尿生殖道炎患者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培养、衣原体快速免疫测定法及镜检,对性病科和妇科门诊128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念珠菌(Cd)和滴虫检测。结果男577例.检出262株病原体,女704例.检出656株病原体。6种病原体阳性率男女性分别为(括号内为女性):NG3.5%(3.1%)、Ct11.6%(10.9%)、Uu24.1%(50.6%)、Mh1.5%(6.3%)、Cd4.5%(20.2%)和滴虫17%(2.0%),感染率为37.3%(65.2%),混合感染占19.1%(37.3%)。结论汕头地区非淋球菌性和条件致病性病原体Ct、Uu和Cd占主导,混合感染普遍.男、女性感染情况除NG、Ct外,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16.
新型MGB探针在沙眼衣原体实时PCR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基于TaqMan-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用 PCR法扩增沙眼衣原体隐蔽质粒pLVG440 2 464~2 980 nt段,并克隆入pMD18-T载体用作参比模板,设计一对引物和一个TaqMan-MGB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并运用该系统同时应用连接酶链式反应(LCR)法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最低检测限度为1 DNA拷贝每反应;在100~109 DNA拷贝每反应范围内,Ct值(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和DNA拷贝数呈线性关系(r>0.990);对临床标本检测结果同LCR分析结果吻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TaqMan-MGB探针的沙眼衣原体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线性检测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对沙眼衣原体进行大规模筛选.  相似文献   
117.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大鼠输卵管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l trachomatis,CT)感染后,输卵管粘膜的结构及糖蛋白的变化。方法:60只成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单侧卵巢囊接种沙眼衣原体E型株,对照组接种2SP代替沙眼衣原体,分别于接种后第0.5、7、14天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输卵管的结构变化,并采用PAS-Alcian blue染色显示输卵管内糖蛋白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输卵管粘膜结构和糖蛋白组分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输卵管受损部位主要局限于粘膜层,PAS-Alcian blue染色显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中性糖蛋白分泌减少。结论: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可使输卵管糖蛋白组分发生改变,这可能与反复感染的宫外孕、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8.
肺炎衣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目前血清分类法只有1个血清型,近年来对它的基因分析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由属特异抗原基因编码的主要外膜蛋白、热休克蛋白、脂多糖作为毒力因子,在肺炎衣原体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种特异抗原基因编码的毒力因子和由肺炎衣原体介导宿主产生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索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持续感染状态下,NOD1、IL-6及STAT3分子的表达情况和相互关系。方法:利用HeLa229细胞或STAT3基因沉默的HeLa229细胞,分别建立沙眼衣原体的急性感染和持续感染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及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感染状态下STAT3及NOD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L-6的分泌水平。结果:HeLa229细胞在Ct感染状态下,STAT3和NOD1以及IL-6表达水平均升高,且于持续感染状态下的升高较急性感染状态下的升高更明显;沉默STAT3基因后,Ct感染的细胞NOD1及IL-6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结论:HeLa229细胞在Ct持续感染状态下,STAT3能上调NOD1及IL-6表达水平,上述分子间存在NOD1-IL-6-STAT3正反馈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