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度恶性肿瘤如肝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病人即使手术治疗,仍然有相当多的病人预后不好,或发生转移。本文研究了自行合成的4-氨基苯酚维甲酰胺(4-HPR),一种维甲酸的衍生物,通过观察对肝癌细胞和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作用,发现该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肝癌细胞迁移能力,7721-k3肝癌细胞的迁移细胞数从对照组的201(27.2,经过6h的作用后即下降到58±5.03(p<0.05,n=4);黑色素瘤细胞则从302±30.1下降到254±25.04(p<0.05,n=4);侵润能力也显著下降,7721-k3细胞穿过人工模拟基底膜的细胞数从对照组的27±13.1下降到11.2±3.3,黑色素瘤细胞则从67.5±10.1下降到24.3±3.2(p<0.05,n=3)。而且发现3μmol/L 4-HPR作用B16黑色素瘤细胞48h可诱导37.11±0.94%细胞的调亡,与相同微克分子浓度的维甲酸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是不能显著诱导7721-k3细胞凋亡。4-HPR诱导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利用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有关的乳糖基神经酰胺磺酰基转移酶(CST)基因,转染B16细胞使之高表达以后,可以部分抑制这些细胞对4-HPR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但是不能完全抑制。4-HPR是目前已知毒副作用最小的维生素A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恶性黑色素瘤或肝癌治疗的一个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E-钙黏蛋白复合体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E-钙黏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一细胞黏附。它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分子,其抑癌作用通过加强细胞间黏附和抑制细胞增殖来发挥。在相当数量的恶性肿瘤中存在E-钙黏蛋白复合体黏附功能失常.使得肿瘤细胞易于向远处转移。该介绍E-钙黏蛋白复合体的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E-钙黏蛋白复合体与细胞信号转导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讨论了E-钙黏蛋白的抑癌作用,肿瘤细胞中E-钙黏蛋白缺失的机制,以及钙黏蛋白转换在肿瘤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编码转录因子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HOX)基因在染色体上串联成簇排列,是生物发育中决定身体节段边界的重要基因.HOX在机体不同部位有相应的表达模式,同时HOX的表达也包含着成体细胞的位置信息.HOX基因在癌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白血病中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关注,近年来HOX在肺癌、胃肠道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实体瘤中的研究也成为新的热点.HOX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学功能和转录活性的研究对阐明HOX在癌症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C型凝集素样受体(human 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2, hCLEC-2)是新克隆的Ⅱ型跨膜受体分子,研究表明,它在病毒感染,血小板活化、聚集,肿瘤转移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备针对其胞外段糖类识别结构域(CRD)的抗体来进一步研究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构建了pET23b-CRD重组表达质粒,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于hCLEC-2-CRD-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明,融合重组蛋白成功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质量在18 ku左右.经鉴定,发现hCLEC-2-CRD-His表达于包涵体中.为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蛋白,将包涵体溶于6 mol/L盐酸胍,并用镍柱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经过透析、再折叠后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抗血清经蛋白G亲合层析纯化后用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地检测到GFP-hCLEC-2和GFP-CRD.通过使用该抗体,进一步发现,在用PMA和IL-4诱导单核细胞THP-1分化的过程中,内源性hCLEC-2蛋白水平下调,初步揭示了hCLEC-2的表达和单核细胞的分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该抗体的成功制备将为进一步研究CLEC-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男性标本取尿道拭子.女性标本取宫颈拭子,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体外药敏测定。结果126株解脲支原体(Uu)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甲砜霉素、红霉素、可乐必妥和壮观霉素。12株人型支原体(Mh)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帕沙星、四环素、壮观霉素、可乐必妥、甲砜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结论支原体耐药情况相当普遍。Uu、Mh对相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治疗时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性宫颈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粘液性宫颈炎( MP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涂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念珠菌和细菌性阴道病,EL ISA法测定衣原体和培养法分离淋球菌和支原体。结果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30 0例患者中,诊断为男性NGU34例和女性MPC83例。解脲脲原体总的检出率为30 % ( 90 / 30 0 )。女性总检出率为4 7.6 % ( 4 9/ 10 3) ,其中MPC组检出率为70 % ( 14 / 2 0 ) ,非MPC组为5 3% ( 4 4/ 83)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4 8,P>0 .0 5 )。男性总检出率为16 .2 % ( 32 / 197) ,其中NGU组为35 .3% ( 12 / 34) ,非NGU为12 .3% ( 2 0 / 16 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5 6 ,P<0 .0 5 )。人型支原体仅在非NGU(粘液性宫颈炎)中检出9例( 3.0 % )。结论 解脲脲原体与男性NGU相关,而与女性MPC无相关性;人型支原体与NGU无相关性。临床实验室检出支原体时应慎重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生殖道假丝酵母菌阳性率、药敏情况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最新的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API-20C酵母菌鉴定板、ATB-Funguns酵母菌药敏板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培养生殖道酵母菌阳性的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 419例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出114例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为8.0%,其中白假丝酵母菌101例占88.60%,感染率最高,其他非白假丝酵母菌13例占11.40%;药敏结果表明,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92.11%、100.00%),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101例白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分别为93.07%、100.00%,未出现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菌株。结论 皮肤性病门诊生殖道酵母菌分离株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假丝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医生准确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岩藻糖糖链与肝癌细胞的迁移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凝集素印迹转移电泳和亲和层析技术,对岩藻糖糖基化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化学诱发的大鼠肝癌过程中, 分子质量在23 ku到40 ku范围内与荆豆凝集素(UEA)及扁豆凝集素(LCA)结合的岩藻糖糖基化蛋白显著减少, 诱癌至17~20周这些条带重新恢复,而分子质量为80 ku的条带却在诱癌过程中逐周增加.比较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的岩藻糖糖基化蛋白, 发现高转移性肝癌细胞具有多种增强的条带.利用橘果粉胞凝集素(AAL)和LCA亲和层析柱分离了这些岩藻糖基化糖蛋白, 并用这些糖蛋白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发现AAL-糖蛋白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迁移细胞数从对照的(100±4.9)%下降到(48.1±2.5)% (P<0.01), LCA-糖蛋白也有类似作用.用胰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部分后,形成的糖肽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不改变,甚至增强.此外直接用肝癌转移灶的组织测定了岩藻糖转移酶活性,发现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显著比正常肝组织高,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没有显著的改变.用系列凝集素分析发现这些糖链主要能结合伴刀豆凝集素A, 也能结合E-型及L-型植物凝集素, 显示这种糖蛋白的糖链可能含有较多的高甘露糖型.这些结果提示糖链在诱癌过程中结构有了改变,使之在肝癌细胞的迁移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飞  吴兴中 《生命的化学》2003,23(2):118-120
当细胞糖蛋白的糖链发生α-1,6岩藻糖基化时,这种改变直接关系到细胞一系列的生物学特性。本就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编码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表达特征,其底物蛋白的糖链结构,与肿瘤及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等疾病的关系诸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