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2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异物飞入左眼导致红、痛、视物不清6d,于2007年9月17日就诊。6d前患者在驾驶摩托车时异物飞入左眼,当时即自觉疼痛,第2d症状加重,自用眼药水(药名不详)效果不佳,6d后因症状加重并视物不清到我院就医。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既往体健,无眼科病史。专科体查:右眼视力1.2,左眼视力0.4;眼压正常;泪道冲洗通畅;左眼睑痉挛( );角膜颞侧旁中央区灰白色圆形溃疡灶,直径3mm,表面黏附坏死物,边界不清;周角膜边基质层水肿,未见明显卫星灶;角膜内皮层沉着物(-);前房深,炎性反应( );瞳孔圆,直径2…  相似文献   
122.
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无机盐的双水相体系对白地霉脂肪酶的萃取分离效果,对PEG/(NH4)2SO4成相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考察体系PEG分子量、不同的无机盐、PEG浓度、(NH4)2SO4浓度、离子强度、pH值及(NH4)2SO4浓度对反萃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初步确定在PEG浓度15%,(NH4)2SO4浓度22.5%,pH8.0,不加NaCl的条件下进行双水相萃取,脂肪酶分离系数和纯化倍数分别为6.8和7.5,比活力达到40.3 U/mg蛋白。  相似文献   
123.
普鲁兰多糖应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普鲁兰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阐述了其在农产品、食品、环保、包装、医药、石油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良好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4.
李鹏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22,41(2):281-290
液态发酵条件下,以微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比较了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8985和里氏木霉T. reesei QM9414产纤维素酶的能力。8985发酵12 h开始产生纤维素酶,36 h时酶活达到产酶峰值的50%,此时QM9414尚未诱导产酶。测定8985发酵84 h时上清液中滤纸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分别为1.06、3.62、1.80和6.67 IU/mL,分别是QM9414上述酶活的1.72、1.70、6.35和1.12倍。8985滤纸纤维素酶酶活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 4.5,反应温度50 ℃,在Fe3+ (≤ 4 mmol/L)和Cu2+ (0-10 mmol/L)存在条件下酶活稳定。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暗色真菌威尼克何德霉菌浅部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的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科就诊的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病例7例。总结威尼克何德霉菌的特点,分析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其中4例为掌黑癣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手部单个扁平、暗棕色斑片,无明显鳞屑,界限清楚。另外3例与掌黑癣的临床表现不同,分别表现为手部湿疹样改变、指甲损害及足癣样变。结论威尼克何德霉除了可引起掌黑癣外,还可能引起手部湿疹样改变、甲真菌病及足癣样变等非掌黑癣表现,掌黑癣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诊断。若以非掌黑癣为临床表现的威尼克何德霉感染,容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6.
【背景】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是在生活史中有酵母状细胞生长阶段,并合成黑色素的一种黑酵母(Black yeast),具有典型的细胞多形性,可分化形成酵母状细胞(Yeast-like cell,YL)、膨大细胞(Swollen cell,SC)、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CH)、菌丝(Hyphae,HY)、念珠状菌丝(Monilioid hyphae,MH)、有隔膜膨大细胞(Septate swollen cell,SSC)、分生组织状结构(Meristematic structure,MS),其中膨大细胞既可以作为生长的细胞类型,也可分化为其他的细胞类型。出芽短梗霉的形态分化是可调控的,调控因子有pH、温度、营养条件等。【目的】探究不同的氧气浓度、温度、盐浓度、营养水平对出芽短梗霉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显微镜、美兰染色等技术观察不同条件对出芽短梗霉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在完全无氧的试管底部菌体不能生长;在高层半固体表层(高氧气浓度),酵母状细胞(YL)在营养丰富的生长初期出芽繁殖,在养分匮乏的培养后期诱导酵母状细胞(YL)经过膨大细胞(SC)形成厚垣孢子(CH)并合成黑色素;在营养丰富的生长初期,半固体试管浅表层和中间层(微好氧)低浓度氧气诱导YL经过SC形成HY侵入性生长。养分差异对菌体细胞多形性分化影响显著,环境适宜养分丰富(Y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YPD),以YL生长,不需要分化成HY;环境适宜养分不丰富(Potato dextrose agar,PDA),分化成SC或HY以适应或逃离环境;环境不适宜养分匮乏时(Malt extract agar,MEA),SC或HY分化成CH或MH进入休眠阶段。10%NaCl胁迫降低菌体生长速度,抑制色素合成、HY和MH的形成,并且细胞主要以YL生长繁殖。在相同质量浓度(10%)的KCl或Na2SO4渗透胁迫条件下,细胞多形性表型均为YL发达,HY及MH被抑制,说明高渗胁迫阻止了酵母状细胞向菌丝和厚垣孢子的分化。温度实验中,SC比YL耐高温,MS比SC耐高温。【结论】营养状态对出芽短梗霉细胞分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7.
【背景】真菌毒素为真菌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混合污染时毒性显著增强,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制备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对常见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的快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制备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ralenone,ZEN)金标单克隆抗体,基于免疫层析原理,采用竞争反应模式,建立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用于污染样品中OTA和ZEN的同时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并标记获得两种真菌毒素金标单克隆抗体,通过优化相关条件,建立稳定的二联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用于同时检测谷物和饲料样品中的OTA和ZEN。【结果】制备的OTA和ZEN二联胶体金试纸条对OTA和ZEN的检测限分别为0.625 ng/mL和1.25 ng/mL,且与谷物和饲料中其它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桔青霉毒素、展青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无交叉反应,人工添加试验结果准确。对天然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LC-MS/MS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二联胶体金试纸条可用于实际样品中OTA和ZEN的同时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28.
拉曼被孢霉F5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拉曼被孢霉突变株F5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最适碳源,氮源,发酵时间及湿度,无机盐离子的添加,最适碳源浓度及补加碳源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00,酵母浸出粉4,蛋白胨1,K2HPO41,CaCl2 1*10^-2,MgSO4 5*10^-2,FeSO4 1*10^-2,ZnSO4 7.5*10^-3,CuSO40.5*10^-3,MnSO4 2*10^-3,pH6.0,培养湿度为25度,140rpm 振荡培养10天,培养8天后(即收获前2天)补加5%葡萄糖,发酵结果为:DC24.59 g/L,TL10.84g/L,TL/DC 44.09%,GLA/TL10.67%,GLA产量为1156.63mg/L,GLA产量较初始结果提高156.15%,该菌株已达到工业化生产菌株要求。  相似文献   
129.
从敦煌莫高窟分离的枝孢霉在模拟壁画表面萌发的条件为:20℃,RH60%或30℃,RH50%。部分石窟在特定时间内可满足这一条件。骨胶对铅丹起到保护作用,而枝孢霉可以分解骨胶,并利用其生长和形成草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作用使铅丹处于一个特殊的化学环境,造成稳定性下降,并促进了铅丹向铅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0.
降解三硝基甲苯的酵母和类酵母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受三硝基甲苯(TNT)严重污染的土壤和废水中分离筛选到17株可降解TNT的酵母菌和白地霉。其中6株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krusei),4株为橡树假丝酵母(C.quercitrusa),一株为无名假丝酵母(C.famata),一株为伯杰汉逊酵母(Hansenulabeijerinckii),一株为亚膜汉逊酵母(H.subpelliculosa),4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对其中6株菌进行了降解TNT的条件实验,发现降解TNT的适宜pH为7,温度为37~40℃。在含75~80mg/LTNT的培养基中,40h内能降解TNT56~74mg/L,去除率达71%~93%。在培养基中加入0.01%~0.05%的葡萄糖作碳源,或加入0.01%~0.1%的酵母膏对6株菌降解TNT的能力略有促进作用。加入铵盐作为氮源则明显抑制这些菌对TNT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