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常见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rfb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及沙门氏菌的hilA基因,使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出相对应的特异性引物,预计PCR产物的分子大小为287、354及468 bp。通过单一、双重及三重PCR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人工感染的鲜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一、双重和三重PCR均能成功扩增出与预计大小一致的片段,无非特异性扩增。人工感染食品的PCR检测也获得了目的菌的特异性片段,并且结果稳定。这说明此3对引物可分别用于3个菌靶基因的PCR检测。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分析骨科感染葡萄球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从骨科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属细菌进行比较分析,微生物病原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判断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标准,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葡萄球菌属细菌178株,其中皮表葡萄球菌93株,占52.25%,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45.51%;两种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头孢克洛、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耐药率分别为19.51%、0%,74.70%、39.44%,45.71%、8.33%,75.76%、44.44%,45.83%、10.00%。骨科感染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P<0.05)。结论骨科皮表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不断上升,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当引起骨科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3.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状况及其对消毒剂抗性水平。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体外抗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0株临床分离的MRSA中,检出4株携带qacA/B基因,检出率为40.0%。含氯消毒剂对4株qacA/B基因阳性MRSA的MIC值均高于标准菌株。戊二醛消毒剂对2株MRSA基因阳性MRSA的MIC值和1株MRSA基因阳性MRSA的MBC值高于标准菌株,其他均与标准株相同。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 qacA/B基因阳性率较高,携带qacA/B基因阳性的MRSA对含氯消毒剂有产生抗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全世界各地感染率和分离率不断提高,已成为目前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运用有效、可靠、廉价的分子分型方法对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来源,对制定控制院感及流行的措施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概述了各种分子分型方法的原理及比较,如SCCmec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葡萄球菌A蛋白分型和毒力因子分型等。脉冲场凝胶电泳仍然是暴发流行中MRSA分子分型的金标准,而其他分型方法更适合用于检测菌株的变异和建立国际监测。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临床各科发热患者(怀疑细菌感染)血培养中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培养采用Bae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梅里埃)培养5d,采用MicroScanWalk—Away-96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西门子)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共检出葡萄球菌185株,检出最多的科室是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率为30.4%,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的检出率高达80.7%。还检出了1株万古霉素中介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通过血培养检出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发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而对氯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的耐药率在30%以下,因此这三种药物应为我院应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常用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6.
评价黑大蒜提取物分别与头孢唑林或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应。采用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黑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黑大蒜提取物联合头孢唑林或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测定黑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时间-杀菌曲线。黑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56μg/mL,黑大蒜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256μg/mL。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黑大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呈现较强的浓度依赖性。黑大蒜提取物联合头孢唑林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为0.75;黑大蒜提取物联合庆大霉素后对大肠埃希菌的FIC指数为0.5。黑大蒜提取物与头孢唑林或庆大霉素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表现为相加和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7.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而且可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生物膜相关疾病的产生。患者一旦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难以彻底治愈。深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对寻找有效的防治、治疗药物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8.
绝壁采药人     
<正>龙虎山隶属武夷山脉,在地质作用下形成丹霞地貌,山壁间呈现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洞穴。在这片大山的陡峭岩壁上,隐藏着一种极为罕见的草药,泉水的滋养下它有着神奇的药效。然而,在药店中人们却从未发现它的身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草药呢?每年6月中旬吊兰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因其对退烧有奇效,所以售价也节节攀升。2000元一斤,在当地的草药中这可算是天价。因此,吊兰就是当地采药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9.
从环境中筛选到了脂肪酶高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JH,依据NCBI上发表的原核微生物脂肪酶基因序列的多序列比对,发现它具有很强的序列保守性。利用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JH基因组中扩增得到了脂肪酶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整合到质粒pC194中,并导入到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表达。应用选择抗药性筛选重组子,利用硫酸铵沉淀法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重组脂肪酶,并用DS-PAGE进行纯度鉴定,确定其相对分子量约为32000Da。通过对其酶学特性的研究发现,重组脂肪酶在反应温度为41℃, pH为8.0时具有最大活性,其Km和Vm各自为0.34mM和308μmol•mg-1min-1,Ca2+、K+、Mg2+能激活这种酶的活性鳩e2+、Cu2+、Co2+则抑制它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0.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现菌,所致感染治疗困难,因此成为各国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在MRSA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如mecA基因以及其他与MRSA对甲西林抗性表达相关基因的定位,结构及功能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