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7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SA-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陈宙涛  梁臣 《病毒学报》1996,12(2):148-155
牛免疫缺陷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含有病毒的启动子,调控病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将BIV LTR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pBIV=Luc,该质粒能在E.coli中有效地表达出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证明了BIV LTR在大肠杆菌中也具有启动子功能。  相似文献   
53.
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含有病毒的启动子,调控病毒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将BIVLTR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成重组质粒pBIV一Luc,该质粒能在Ecoli中有效地表达出荧光素酶的活性,从而证明BIVLTR在大肠杆菌中也具有启动子功能。Mungbean核酸酶作图分析发现,BIVLTR在Ecoli中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U_3区,而不是在真核细胞中的U_3一R交界处。同时我们也证实了BIVLTR在E,coli中仍可被BIVtat蛋白特异性地反式激活,为研究tat蛋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应用[~3H]TdR掺入离体培养大鼠肝细胞DNA的方法,测定由本室提取的pHS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HSS可显著促进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DNA合成,其促进率约为对照组的10倍左右。培养液中血清浓度对pHSS的生物活性表达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血清可以使pHSS表现出不同的量效关系,这些结果在Buffello大鼠肝细胞系的实验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在低剂量pHSS的刺激下,不同年龄大鼠肝细胞的[~3H]TdR掺入率无显著差异。但高剂量时,pHSS对幼鼠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5.
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血清白蛋白第三功能区(HAS-D3)的基因串联后,在E.coli中获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2.6%.利用TF-1体外细胞活性测定表明,GM-HSA的活性单位为1.04×10~6U/mg,虽然其比活性低于GM-CSF,但比后者具有更高的体外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CT所见肝脏肿大占据左右上腹,纠正了既往把肝左叶当做脾大的结论;B超发现前所没有报道的二尖瓣赘生物将给患者终生致残;标准品DS行双向电泳,首次发现其分离为DS1与GS2两个斑点;杂合子、患者尿GAG均出现DS1斑点,而正常人则不出现。实验显示,DS1的出现在杂合子检出和患者确诊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导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有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8.
杨潼  李建秋 《动物学报》1995,41(3):262-267
利用自制的控温实验槽在暗室内进行医蛭科两种吸血水蛭对光闪烁和水扰动刺激的模拟个体生态实验,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日本医蛭在16℃时与照度有极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在22℃时成负相关关系,0.2克体重的个体在两种温度对照度的敏感度均大于0.5-0.6克和1.0-1.3克体重的个体,湖北牛蛭在两种温度时与照度均成正相关关系;0.5克体重的个体在16℃时对照度的敏感度大于1.0-3.3克体重的个体9.5-  相似文献   
59.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I区SII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简称为A-SIEP、A-SIIEP、C-SIEP、C-SIIEP)。用双级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IEP,C-SIIEP,A-SII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  相似文献   
60.
损毁和刺激垂体对大鼠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局限性损毁和刺激垂体的方法,以行为测痛为指标,观察大鼠垂体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其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损毁垂体中间叶(IL)及邻近的前叶(AL),大鼠痛阈明显低于手术前的痛阈(P<0.01)。电刺激垂体的上述同样部位,大鼠痛阈明显高于手术基础值及自身假刺激值(P<0.001)。经Dex处理的动物,电刺激垂体不再引起痛阈升高。结果表明,大鼠垂体IL及靠近AL与痛调节有关,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