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论述了具抗癌活性的毛萼香茶菜在不同时间,地点和生境条件下,其植物形态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从中阐明了种和变种的相互关系和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12.
板桥党参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年生、三年生板桥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O liv.)的产量、多糖含量以及总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二年生、三年生党参产量在8~10月份都较高,与相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二年生、三年生党参多糖含量在7~9月份都较高,与相同月份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年生的党参总皂苷含量在11月份最高(1.11%),6月份次之(0.90%),9月份最低(0.77%);三年生的党参总皂苷含量在6月份最高(1.07%),8、9、10月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7月份最低(0.72%)。综合考虑产量、多糖及总皂苷含量,板桥党参于栽培第三年8、9月份采收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发酵前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穗选和粒选在优质葡萄酒生产中被广泛采用,但人们对果穗之间和同一果穗内果粒之间品质差异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对采收期大小和紧密度不同的4穗成熟赤霞珠葡萄进行了分析:对每穗果实的果穗紧密度、果穗重量、每果穗中果粒数量,每粒果的种子数量和重量、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和果皮颜色等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穗选和粒选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果粒中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与果粒的曝光程度相关性较差,但果粒的曝光程度显著影响果皮着色,果穗紧密程度显著影响浆果果皮着色和种子成熟;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与果粒重相关性不强,但随着果粒重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浓度有减小的趋势。穗选和粒选能提高中等大小果粒(0.76~1.50 g)所占的比例,使1粒种子果粒所占的比例降低,增加单位重量果实中的种子重量,降低果粒重的变异系数,但对整个浆果群体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分布和平均值无实质影响。因此,影响酿酒葡萄果穗潜在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果穗紧密度、果粒大小和种子成熟度;建议在优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先进行穗选,淘汰紧密度过紧的果穗,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粒选。  相似文献   
15.
采收期和贮藏温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A. eriantha) 4个不同采收期(Ⅰ~Ⅳ)在常温[(23±1)℃]贮藏60 d,以及低温(4℃)贮藏2、4、6月后常温货架14 d内果实品质和果肉色彩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期Ⅰ和Ⅳ的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高峰出现早、失重快,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含量和果肉硬度迅速下降;而采收期Ⅱ和Ⅲ的果实呼吸高峰出现晚,保持了较高的TA、Vc含量和果肉硬度。4个采收期猕猴桃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果实亮度L*、色度C*和色彩角h显著降低;而在低温贮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色彩角h相对于亮度L*和色度C*变化更加明显。研究表明,采收期Ⅱ和Ⅲ为金艳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色彩角h可以作为适宜的指标反映猕猴桃果实的后熟与衰老,而低温贮藏6个月金艳猕猴桃仍能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和色彩。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漳州栽培的‘红心’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Hongxin’)为材料,探究不同采收期对其果实采后耐贮性和品质的影响。实验分盛花期后95 d (采收期Ⅰ)、105 d (采收期Ⅱ)和115 d (采收期Ⅲ) 3个时段进行采收,采后果实在常温(25±1℃) 和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番石榴果实商品率、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色调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心’番石榴果实采后软化迅速,颜色由绿转黄较快;随着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番石榴果实的商品率、硬度、色调角、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总糖的含量降低,而果实失重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采收期Ⅰ较采收期Ⅱ、Ⅲ的耐贮性强。因此,对于‘红心’番石榴果实,考虑贮运期长,适宜在采收期Ⅰ采收;其他两个采收期可在产地销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东北铁线莲药材中灵仙新苷(Clematichinenoside AR)含量,研究其动态含量变化和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灵仙新苷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的含量最高.结论:东北铁线莲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下旬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马蓝未成熟种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又名板蓝、南板蓝根和大青叶。2材料类别未成熟种子(种皮转色前,比采收期大约提早20 d采收)。3培养条件萌发培养基:(1)1/2MS;(2)1/2MS 0.5%活性炭;(3)MS;(4)MS 0.5%活性炭;(5) MS 6-BA 1.0 mg·L~(-1)(单位下同):(6)MS KT 1.0;  相似文献   
19.
以冬凌草的分枝数、单墩叶重及叶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作为冬凌草药材产量和质量的评价指标,确定了河南淇县野生冬凌草和湖北广水、武汉野转家种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并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冬凌草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引种地与原产地冬凌草的质量没有明显影响,药材叶中冬凌草甲素含量均在6月份左右达到峰值且十分接近;但气象因素对冬凌草产量则有影响,气候不同导致引种地野转家种药材的分枝数比原产地野生药材多2~4倍。综合质量和产量的考察结果,冬凌草的最佳采收期应定在其开花前,引种地武汉宜定在6月份,引种地广水宜定在6~7月份,原产地河南淇县宜定在6~8月份。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红色晚熟苹果新品种‘瑞阳’及其母本‘秦冠’、父本‘富士’为试验材料,分析各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动态、色泽变化以及采收期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品种栽培管理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瑞阳’单果质量的变化与双亲接近,单果质量的日增长高峰出现在花后105d,果实发育前期纵径增长较大,果形指数大,在发育后期果形指数降低,至成熟时果形指数达到0.86,介于父母本‘秦冠’和‘富士’之间。(2)套袋处理使果实着色期的色泽参数a*值和花青苷含量上升,但品种间存在差异,套袋处理对‘瑞阳’的色泽参数a*值和花青苷含量影响不大。(3)随果实采后天数的延长,各采收期‘瑞阳’果实淀粉指数逐渐上升,硬度和可滴定酸逐渐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瑞阳’果实在花后174d采收时,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下降均较少,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能较好地维持该品种的果实品质。研究发现,‘瑞阳’苹果果实膨大期出现在花后105d前后,果实套袋对其表面色泽和花青苷含量影响不大,在陕西渭北以花后174d前后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