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开展植物生理课程论文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生理课程论文教改项目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系统认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2.
依据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同版本的高中生物学课本相继问世并在实验区使用。尽管这些高中生物学课本的主干知识及核心概念基本上一样,但在某些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仍然有着些许差异,尤其是对同一个单元知识点的不同表述形式,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困惑。  相似文献   
93.
1准确把握课程目标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是一门实践课程,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因此“动手实践”应该是实施本模块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又是一门STS课程,因为本模块的六大专题、16个课题的内容由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等4个部分组成.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课程观。本模块的自主选择性有3层含义:一是作为选修课程的3个模块之一.  相似文献   
94.
经过两年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改革,我们在双语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工作安排和学生考试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学校批准立项的教学改革专项(双语课程建设)研究课题预期目标,为我们进一步完善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医学生撰写《发育生物学》综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发育生物学作为医学前沿学科之一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同,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已连续数年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医学发育生物学选修课程。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对考试方式进行大胆探索,采取试卷笔试和撰写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在对学生所撰写综述进行阅读和批改后,我们总结了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6.
主讲教师负责制是根据课程的特色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对一门课程设置主讲教师,成立教学小组,由主讲教师承担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对该课程教学过程的全部环节和教学质量全面负责。自2004年春季学期以来,我窀在八年制及五年制本科班次中全面实行了“主讲教师负责制”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主要体会有一下几点:1.明确教学责任,  相似文献   
97.
彭惠 《生物学杂志》2009,26(3):87-88
为了尽快增强大学新生对专业的认知感,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启航工程专业教育课程。就课程的设置模式、取得的成效、现存不足及改进设想等情况进行介绍与探讨。  相似文献   
98.
细胞代谢是活细胞内发生的全部生物化学反应的总和。凡是化学反应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酶与能量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本文主要阐述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有关酶和ATP化学知识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99.
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因而生物学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设与开发的过程。面对新课程课堂上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能否迅速、  相似文献   
100.
1.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以及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整体操作难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为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合作的潜能,将本节课设计为综合探究性实验课。力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