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报道了芦笋皮层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表明:皮层在MS+1mg/L2,4—D+2mg/L6—BA培养基上形成无色或淡绿色疏松型愈伤组织,而MS+2mg/L6—BA+0.1mg/LIAA培养基则对芽的分化有利;试管苗的生很壮苗以无激素的MS为最佳培养基。此外,本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碳源、不同激素组合对芦笋皮层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小麦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及其悬浮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侯丙凯陈际江(山东大学生物系,济南250100)宋协志(莱阳农学院,莱阳265200)PLANTREGENERATIONFROMPROTOPLASTSOFDIFFERENTTYPESOFWHEA...  相似文献   
53.
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AgNO3与ABA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植株再生方式:添加AgNO3与ABA时由外植体直接出芽,而不加AgNO3与ABA则植株再生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成芽。  相似文献   
54.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浓度(0~2.5mmol/L)碘乙酰胺(IOA)处理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原生质体为受体,以经6krad(130rad/min)60Co-γ射线处理的继代后4~5d期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为供体,使用PEG法诱导细胞融合。融合细胞经培养形成细胞团、愈伤组织或植株。通过形态学比较、染色体检查及同工酶分析,确认了得到的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为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55.
马铃薯野生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简报)何亚文,李耿光,张兰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MESOPHYLLPROTOPLASTCULTUREANDPLANTLETREGENERATIONFROMWILDSPECIESOFP...  相似文献   
56.
一种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水稻卷叶品种流岗卷叶粳与4个平展叶品种及1个卷叶标志基因(rl3)系的杂交或回交后代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流岗卷叶粳的卷叶特性以单基因不完全显性方式遗传; 该基因与rl3基因不等位,当rl3位点处于隐性纯合时两者以累加方式发生互作。这一等位基因可作标志基因使用,暂定名为Rl(t)。 Abstract:Liugangjuanyejing is a rolled leaf mutant of rice.A genetic study on the rolled-leaf character was carried out by crossing it with four flat-leaf cultivars and a genetic marker line (with a rolled-leaf allele rl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haracter was controlled by an incomplete dominant gene which was non-allelic to rl3 locus and that there existed addi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loci when the rl3 locus was homozygous recessiveness.This new rolled-leaf allele was provisionally named as Rl(t) and could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of rice.  相似文献   
57.
长期施用稀土对小麦植株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施用稀土时间最长的黑龙江花园农场,研究了连续12a叶面喷施稀土对小麦植株及土壤中稀土元素总含量和分布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12a叶施稀土没有造成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分布模式的变化;对小麦拔节始期(喷施稀土7d)后叶部的影响较大,La,Ce最明显增高,叶部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常乐”稀土中的相一致,与土壤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而在小麦拔节始期的根部、小麦成熟期的根、茎、叶、壳等部位稀土元素分布  相似文献   
58.
异源八倍体小冰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5个异源八倍体小冰麦(Triticum -Agropyron)的叶片、幼穗及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建立体细胞无性系,获得大量再生植株。附加一个冰草染色体组的异源八倍体小冰麦杂种无性系中37.5% 表现变异,其中非整倍体植株变异较多,很多变异的再生植株形态与小麦近似,同时出现一定数量染色体重排、交换、易位、断裂、融合等变异。结果表明,通过杂种无性系变异进行染色体基因转化及遗传修饰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实验还观察了小冰麦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绿点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两种类型绿点,即芽绿点和根绿点,并描述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高必需氨基酸转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以来,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日趋成熟,转基因工程植株已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1]。作为食物蛋白和能量主要来源的马铃薯,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及质量的遗传工程研究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2]。Yang等[2]将旨在改善氨基酸平衡的CAT-HEAAE(氯酶素乙酰转移酶-高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Southernblot、Northernblot、Westernblot的证据,但尚缺少氨基酸分析的资料。玉米醇溶蛋白(zein)[3]是一个富含甲硫氨酸的贮存蛋白,它和人工合成的HE…  相似文献   
60.
杨树新品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 个月龄的NL-80106 杨(Populusdeltoides×P. sim onii)无菌苗叶片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纯化后其原生质体产量为4×107/g fr.w t. 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2,4-D 2 m g/L、NAA 0.5 m g/L和KT 0.5 m g/L的KM8p 和M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渗透势为0.40 m ol/L的KM8p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培养第5 天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0 d 的分裂频率为4.5% ,12 周内可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 NL-80106杨叶肉原生质体在富含有机氮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小愈伤组织在gelrite 固化的NLZ1 培养基上增殖生长,3 周后形成4—6 m m 结构紧密的鲜红色愈伤组织,转至NLF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100% . 待芽伸长到3 cm 时,从基部切下转至1/2 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