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采用卡宝染色压片法对伞形花科5种主要蔬菜作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芹菜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2sm+8st+6t,染色体核型为"3B"型;芫荽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2m+2sm+18st,染色体核型为"3A"型;茴香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14m+6sm+2st,染色体核型为"2B"型;水芹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6sm+10st,染色体核型为"3A"型;胡萝卜的核型公式为K(2n)=2x=18=6m+10sm+2st,染色体核型为"2A"型.并对他们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金银忍冬果实非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次对金银忍冬果实中非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份进行研究,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色谱技术等分离手段,从其氯仿提取物的石油醚、丙酮溶解部分,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17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83.
董蕾  武济民 《工业微生物》1998,28(4):35-37,41
海南霉素在加热条件下能与茴香醛浓硫酸浓液反应产生深蓝色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海南霉素效价与颜色深浅程度呈线性关系。所以比色法可以测定发酵液中海南霉素效价。此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4.
85.
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具有保肝、消炎、降血糖血脂等多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该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的挖掘与调控机理研究进展,主要对药用植物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GPPS、GES、G10H、8HGO、IS、IO、7DLGT、DL7H、LAMT、SLS)与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阐明其生物合成途径机制与关键酶调控作用、提高有效活性成分积累、减缓药用植物野生资源紧张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秦艽中的环烯醚萜甙成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秦艽为著名传统中药。中青海西宁产秦艽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到1个新裂环烯醚萜甙,命名为秦艽甙A,2个已知的环烯醚萜甙即龙胆苦甙和哈马甙以及2个甾醇甙,胡萝卜甙和β-谷甾醇-3-O-龙胆糖甙。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包括-维氢醇-3-O-龙胆糖甙。这些化合牧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包括一维氢谱、碳谱、氢-氢相关谱、碳-氢相关谱、远程碳-氢相关谱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醚菊酯类似物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构效关系分析,并对该种农药活性进行了预测。在所研究的样本集中,由结构预测活性的成功率可达100%,本文的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方法以其极强的非线性能力,可望成为农药构效关系研究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8.
鸡蛋果叶片照光15min后,其成长叶PK和PKc活性降低,幼叶PK和PKc活性提高。鸡蛋果成长叶PKc受[ATP]/[ADP]比值调节,受DTT轻微抑制。DTT和生理浓度ATP对鸡蛋果幼叶PKc活性无明显影响。这表明鸡蛋果成长叶PKc光下受抑制可能与光下[ATP]/[ADP]比值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探究七氟醚通过影响外周血miR-340水平逆转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根据研究目的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七氟醚组。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miR-340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统计各实验组大鼠的存活率。通过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测量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脓毒症组miR-34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miR-340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点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 d、8 d脓毒症组大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大鼠降低(P<0.05),七氟醚组大鼠存活率较脓毒症组升高(P<0.05)。脓毒症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脓毒症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结论:miR-340参与了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七氟醚通过降低外周血miR-340水平减少内毒素诱导的大鼠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三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以1 g a.i.·kg-1(种子)的处理剂量对花生幼苗生长及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一定时,随温度的升高,花生幼苗的株高、主根长、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等生物学性状和保护酶(SOD、POD、CAT)等生理生化指标提高,25℃下花生生长状态最佳;60%湿度下,花生幼苗的株高等生物学性状和保护酶、转氨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均好于40%和80%湿度条件下。三种药剂拌种处理后可以促进花生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片保护酶(SOD、POD、CAT)和转氨酶(GPT、GOT)活性,增加叶绿素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