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336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405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产脂肪酶野生菌,以期能高效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油污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酶活力值为10.12U/ml产脂肪酶菌株。通过对该菌株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RNA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芽胞杆菌属,定名为BacilluspumilusB2。  相似文献   
942.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CLW0506(TRA^RDCP^R AMT^R histidine^- shikimic acid^-)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选育得到缺失腺嘌呤脱氨酶、肌苷酸合成酶、肌苷酸脱氢酶活性的突变株CLW0125,使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到组氨酸的转化率大幅度提高。该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72h,积累L-组氨酸可达9.2g/L。与亲株相比,L-组氨酸的产量提高了73.3%。研究了各单因素对发酵的影响。最后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943.
一株种内拮抗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东海海域筛选到好氧耐盐菌株A01,此菌株显示出抗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活性采取对该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此菌株与枯草芽孢仟菌(Bacillus subitilis)的特征一致;将此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结果亦显示其与Bacillus subitilis的16SrDNA的序列片段的相似性为100%;以相似性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 subitilis同源关系最近最终得出结论为菌株A01是一株来源于海洋的枯草芽孢杆菌,且具有种内拮抗的特性。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EZAL-MY96直投式酸奶发酵剂(DVS)中未知乳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方法:采用显微观察初步鉴定,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一步鉴定,利用NCBI中BLAST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并对菌种进行特异PCR分析。结果:最终确定该未知乳杆菌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结论: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及特异PCR结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的鉴定出未知乳杆菌。  相似文献   
945.
目的通过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生物表型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组,在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每日注射双歧杆菌LTA。各组小鼠连续处理8周后处死,观察器官组织形态的变化并测定脏器指数、骨指标、血清指标。结果青年组小鼠骨干重与体重比值为1.52±0.09,血清中NO为(18.79±0.99)μmol/L;模型组小鼠骨干重与体重比值为1.27±0.13(P〈0.01),血清中NO为(14.03±2.41)μmol/L(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活动减少,胸腺、肾脏、脑及睾丸萎缩;骨钙、骨磷严重减少(P〈0.01),血钙升高、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P〈0.05);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衰老表型,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946.
目的了解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琼脂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MIC法)测定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加热、不同pH)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同时用某市售啤酒作为对照。结果双歧啤酒及其处理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双歧啤酒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活性强于市售啤酒。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两歧双歧杆菌和不同剂量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PG)对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的影响。方法以双歧杆菌全菌(量)和不同剂量双歧杆菌WPG(1-8μg/ml)与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用ELISA的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12的量。结果双歧杆菌和其WPG(1-6μg/ml)与树突状细胞共培养后,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12的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当WPG量为1-5μg/ml时树突状细胞分泌的IL-12的量呈剂量依赖性,其中WPG量为5μg/ml时作用最为显著,WPG量为6μg/ml时分泌IL-12量减少,WPG量为8μg/ml时,分泌的IL-12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歧双歧杆菌及其WPG能够刺激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IL-12分泌;双歧杆菌WPG的免疫刺激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48.
一株洛菲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洛菲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洛菲不动杆菌B69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B6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OXA、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别;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纸片试验检测酶活性。结果洛菲不动杆菌B69具有多重耐药性;PCR扩增IMP基因阳性,经测序为IMP-8;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结论产IMP-8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洛菲不动杆菌B69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BF)主要成分藻酸盐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对藻酸盐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达和合成过程中限速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对藻酸盐降解的影响。方法建立铜绿似单胞菌临床分离株BF体外模型,培养7d后得到成熟BF。将BF内的细菌振荡下来后,用疏酸-苯酚法检测氨溴索对藻酸盐含量的影响;RT-PCR检测藻酸盐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检测合成过程中限速酶——GDP-甘露糖脱氢酶(guanosine diphospho-D-mannose dehydrogenase,GMD)的活性,并检测藻酸盐的降解情况。结果在氨溴索3.75mg/ml作用下,藻酸盐含量(mg/g)由86.4024±0.8588下降到59.9199±0.5803(F=66.2,P〈0.01);其合成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的表达分别由1.2994±0.0173、1.0488±0.0457、0.9888±0.0267和0.8731±0.0336变化为1.0253±0.0265、0.9594±0.0106、0.8536±0.0179和1.0770±0.0503(F=91.9,41.1,88.4和56,9,P均〈0.05);其合成限速酶GMD活性由0.0989±0.0055下降到0.0558±0.0016(F=121.2,P〈0.01);藻酸盐的降解量(△mg/g)由1.4122±0.0073变化为1.4175±0.0019(F=21.81,P〉0.05)。1.875mg/ml氨溴索作用下,有同样的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结论氨溴索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BF藻酸盐的含量,影响藻酸盐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的表达,降低藻酸盐合成限速酶GMD活性,但对藻酸盐的降解无影响。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形成的生物膜(biofilm,BF)主要成分藻酸盐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对藻酸盐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达和合成过程中限速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对藻酸盐降解的影响。方法建立铜绿似单胞菌临床分离株BF体外模型,培养7d后得到成熟BF。将BF内的细菌振荡下来后,用疏酸-苯酚法检测氨溴索对藻酸盐含量的影响;RT-PCR检测藻酸盐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检测合成过程中限速酶——GDP-甘露糖脱氢酶(guanosine diphospho-D-mannose dehydrogenase,GMD)的活性,并检测藻酸盐的降解情况。结果在氨溴索3.75mg/ml作用下,藻酸盐含量(mg/g)由86.4024±0.8588下降到59.9199±0.5803(F=66.2,P〈0.01);其合成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的表达分别由1.2994±0.0173、1.0488±0.0457、0.9888±0.0267和0.8731±0.0336变化为1.0253±0.0265、0.9594±0.0106、0.8536±0.0179和1.0770±0.0503(F=91.9,41.1,88.4和56,9,P均〈0.05);其合成限速酶GMD活性由0.0989±0.0055下降到0.0558±0.0016(F=121.2,P〈0.01);藻酸盐的降解量(△mg/g)由1.4122±0.0073变化为1.4175±0.0019(F=21.81,P〉0.05)。1.875mg/ml氨溴索作用下,有同样的趋势但效应不如高浓度明显。结论氨溴索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BF藻酸盐的含量,影响藻酸盐合成过程中重要基因algD、algU、algR和mucA的mRNA的表达,降低藻酸盐合成限速酶GMD活性,但对藻酸盐的降解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