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双歧杆菌的分离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从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中筛选出的5株双歧杆菌经厌氧→微氧→有氧的方式进行了数百次传代驯化,最后选送3株送国家认可的法定菌种鉴定单位认可为:86321两歧杆菌、86043青春双歧杆菌和86274婴儿双歧菌。它的成功为我们进一步开发系列双歧产品奠定了很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生物表型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抗衰老的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组,在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的同时,每日注射双歧杆菌LTA。各组小鼠连续处理8周后处死,观察器官组织形态的变化并测定脏器指数、骨指标、血清指标。结果青年组小鼠骨干重与体重比值为1.52±0.09,血清中NO为(18.79±0.99)μmol/L;模型组小鼠骨干重与体重比值为1.27±0.13(P〈0.01),血清中NO为(14.03±2.41)μmol/L(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活动减少,胸腺、肾脏、脑及睾丸萎缩;骨钙、骨磷严重减少(P〈0.01),血钙升高、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P〈0.05);而双歧杆菌LTA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双歧杆菌LTA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衰老表型,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轮状病毒(H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简称秋泻)的主要病原。HRV 在正常儿童粪便中也可检出,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由于某种原因,当肠道正常微生物群比例失调时,则可致秋泻。而肠道微生物群以双歧杆菌为主,因此研究双歧杆菌与秋泻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我们于1987年11月在本校附属儿科医院门诊部随机选择2岁以内拟诊为秋泻的8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为1岁10个月。材料与方法:用自制的粪检管经肛门采便置于两个无菌青霉素小瓶内(一瓶置厌氧罐内)迅速送回实验室;以自制的 BS 平板用滴注法37℃厌氧培养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双歧杆菌的定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歧杆菌的选择鉴别培养基,并用该培养基对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双歧杆菌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确定了正常值,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以及生态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显示了正常人类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含量与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小鼠肠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 ll,DC)数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灭活双歧杆菌菌液(1×109CFU/m l)、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Spen t cu lturesupernatan t,SCS)、无菌生理盐水给BALB/c小鼠灌胃,均为0.5 m l/(只.d),连续7 d,取小肠空、回肠段,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检测肠道DC数量。结果DC分布于整个空、回肠的黏膜固有层。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胞核外形亦不规则,多数呈偏心位,且DC有不规则突起,与周围细胞有紧密的接触。计数发现,双歧杆菌灌胃后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DC数量增加(P<0.05),以活菌作用最明显,死菌次之,培养上清作用最弱,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双歧杆菌能增加小鼠小肠黏膜固有层中DC的数量,活菌作用最明显。提示双歧杆菌通过胃肠道途径可能影响DC的分化、发育;对DC的作用可能就是双歧杆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环节;且保持活菌状态对机体免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的生物拮抗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双歧杆菌生物拮抗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结果说明双歧杆菌对肠道正常菌群及病原菌有调节与拮抗作用,且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提示在治疗肠道感染时,应尽量避免口服对双歧杆菌敏感的药物,否则会使肠道感染加重或蔓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00例急性婴幼儿腹泻粪便中双歧杆菌定量检查和病原菌分离。结果为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对数值为1.83,与本市同年龄组的正常值(10.5±0.93)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对双歧杆菌抗感染的机理及其活菌制剂防治腹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用AnnexinV检测在双歧杆菌LTA处理前后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表面TLRs的表达,并用相应的TLRs封闭抗体作用后,AnnexinV检测经双歧杆菌LTA诱导的Lovo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凋亡,并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肠癌Lovo细胞有TLR受体的基础表达,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TLR2和TLR4在Lovo细胞上的表达增加,其中尤以TLR2增加更为明显;用相应的TLRs抗体封闭作用后,双歧杆菌LTA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能力下降。结论双歧杆菌LTA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TLRs特别是TLR2在LT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着主要作用,TLR4可能仅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对NF-κB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NF-κB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AGE及Western blot等,分析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前后,NF-κB蛋白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表达的差异。结果经LTA处理后,NF-κB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双歧杆菌LTA可下调NF-κB的表达,对了解LTA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感染性疾病的细菌分布及混合感染,给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对605份临床感染标本进行了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感染已成为临床细菌感染的重要类型(695%),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