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61.
62.
目的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新西兰兔的初次筛选合格率、二次筛选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进行测定。结果初次筛选结果中,不同季节、体重值、性别、湿度新西兰兔的筛选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筛选时间在7~9月、体重值为1.7~2.0 kg、雄性的新西兰兔、在湿度为61~70%的条件下初次筛选率较高;在二次筛选结果中,不同季节、室温、湿度条件下新西兰兔的筛选率都有显著性差异,筛选时间在1~3月、在室温为22.1~23.0℃、湿度为61~70%的条件下新西兰兔的二次筛选率较高。结论在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新西兰兔的初次筛选合格率、二次筛选合格率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3.
金昕晔  邹大进 《生物技术通讯》2012,23(4):519-522,562
目的:构建能诱导出针对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特异性中和抗体的疫苗,为高脂诱导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新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野生型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疫苗组(n=10,高脂饲养)、佐剂组(n=10,高脂饲养)和空白对照组(n=10,普通饲养),分别予以皮下注射生物合成的FABP4蛋白、佐剂和磷酸盐缓冲液,观察比较各组抗体滴度、安全耐受性和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结果:疫苗组小鼠产生了高滴度的FABP4特异性抗体,并于第3轮加强免疫后达到平衡状态。首次免疫16周后,疫苗组小鼠体重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明显低于佐剂组(P<0.05);日平均摄食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佐剂组无差异(P>0.05);空腹血糖、HOMA-IR、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AUC均明显低于佐剂组(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FABP4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滴度特异性抗体IgG,有效降低高脂喂养野生型雌性小鼠体重、空腹血糖、HOMA-IR和血糖AUC等指标,为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初步证据,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寻找更为准确的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并探讨腹围增加值在预测胎儿体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至12月期间出生的2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孕妇身高、体重、孕期增重、宫高、足月腹围、孕期腹围增加值及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检验其显著性和与实际出生体重的符合率,并与以往临床常用方法比较。结果:宫高、腹围增加值、双顶径和股骨长与胎儿体重显著相关,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计算胎儿体重预测值与实际胎儿体重符合率达70.71%,远高于其它方法。结论:采用宫高、腹围增加值、双顶径、股骨长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对胎儿体重预测符合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ICR小鼠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疾病动物模型.方法 将100 μL H5N1 禽流感病毒原液(EID50为105.37/0.2 mL) 鼻腔接种ICR小鼠,设生理盐水组、正常尿囊液组对照,接毒后14 d内每隔12 h观察一次,主要观测指标有临床体征、体重和体温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和血清抗体检测 (ELISA方法).结果 被感染的ICR小鼠的病程可以划分为潜伏期 (第0~1天)、急性感染期 (第2~7天)、恢复期 (第8~14天),急性感染期表现出活动明显减少,弓背,反应性差,扎堆;接毒后第1天开始体温和体重下降,第6天体温和体重停止下降;接毒组ICR小鼠累计的死亡率为60%;急性感染期ICR小鼠的肺部病变最严重,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充血、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有充血和单核细胞浸润;接毒后第1天至第8天可在小鼠的肺、脑、气管和心、肝、脾、肾分离到病毒;接毒后第6天从ICR小鼠血清中检测到抗体.结论 本实验室建立的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的模型在临床表现、体重变化、死亡率、病理变化、病毒复制指标能达到禽流感病毒疾病模型的造模要求,符合人类禽流感感染疾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6.
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特异性IgY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灭活的E.coli O111免疫产蛋母鸡,抗体经水稀释及盐析分离纯化.ELISA法检测大肠杆菌特异性IgY对大肠杆菌及LPS的结合活性.腹腔注射E.coli O111(1011cfu/mL)建立小鼠败血症模型,攻毒剂量为0.1mL/10g体重.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药保护:空白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非特异性IgY,20mg/mL)、阳性对照组(头孢哌酮20mg/mL)、高剂量组(特异性IgY,40mg/mL),低剂量组(特异性IgY,20mg/mL).给药剂量为:攻毒前,0.15mL/10g体重,每天一次,共两天;攻毒后,0.25mL/10g体重,每天一次,共七天.观察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数变化及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结果:特异性IgY与E.coli O111和LPS均有体外结合活性.大肠杆菌攻毒后,小鼠体重下降,各组小鼠外周血中WBC和PLT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异性IgY保护组各项指标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他组恢复缓慢.各组小鼠七天内的死亡率分别为: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都为100%;阳性对照组60%;低剂量IgY组30%;高剂量IgY组10%.结论:特异性IgY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产前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卫生问题,产前诊断是减少患儿出生缺陷的有效预防手段和措施。作为产前超声诊断重要补充的手段,胎儿MRI检查具有多方位、多参数、高质量、大视野成像的特点。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具有US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宫内治疗技术的开展和提高,其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各种快速MR成像方法的应用,胎儿MRI研究有了很大进步,不仅能有效地评估胎儿的正常解剖、发育变异及病理改变,而且功能MRI也正积极尝试用于胎儿正常发育及疾病的研究中。正硝地解释胎儿MRI的影像学表现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胎儿MRI研究的方向。客观地认识MRI在产前检查中的优势与劣势、合理地应用不同的成像序列,有利于更准确地检出病变。  相似文献   
68.
本部分的主题是肥胖症治疗药。关于肥胖或者体重超标的判定,使用的是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所得数值表示的体重指数(BMI)。根据2003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报告,与10年前相比,男性在所有年龄段中的肥胖者比例都有所增加.特别是从30岁到60多岁的年龄段.30%以上都被认定为肥胖。另一方面.女性和20年前相比.不论哪个年龄段肥胖比例都在减少。  相似文献   
69.
鄱阳湖黄鳝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舌骨和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研究了鄱阳湖黄鳝(Monopterus albus)种群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雌性1~5龄,雄性2~6龄,2~5龄为黄鳝性别的过渡期(间性).2~4龄为优势年龄组,占渔获物的89.75%,相对应的体长为30~50 cm,体重为30~120 g.体长(L)与体重(W)的关系为:W=0.000 4L3.2601(♀);W=0.001 4L2.9008(∮).按生长指标值分析,阶段生长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即2龄前的生长迅速期和2龄后的生长稳定期.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分别为雌性L∞=78.5 Cm,k=0.174 02/y,t0=-1.203 2 Y,W∞:602.01 g;雄性L∞=102.3 cm,k=0.118 45/y,t0=-1.310 1 Y,W-=947.32 g;生长特征参数分别为ψ=3.030 3(♀)和ψ=3.093 4(∮);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0.
To elucidate the cause of prenatal and early postnatal death in giant panda, pathological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paraffin-fixed tissue sections from two fetuses and four cubs. The fetuses appeared to have classical atrophic changes in lung and hemorrhage in multiple organs, whereas the cubs showed purulent inflmnmation in various organs, most profound in lung and umbilicus. Localized infusion of bacteria and neutrophil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cus. Acute enteritis and hepatitis were also observed, as well as purulent encephalitis in one case. Variable degrees of congestion, hemorrhage, denaturalization and putrescence were evident in heart, liver, spleen, kidney, intestines, and lymph nod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tuses died from suffocation whereas the cubs died from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