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9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3 毫秒
91.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结果及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研究BCR-ABL融合基因与免疫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运SPSS23.0软件及流式分析软件KALUZA,分类比较BCR-ABL阳性和阴性病例中的免疫表型抗体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同时分析免疫表型亚型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阳性率的比较中,CD10、CD34、CD25、TDT、CD38、IgM、CD45、CD303及免疫球蛋白轻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BCR-ABL阴性病例,免疫分型四种不同亚型在以18和40岁分界的三个年龄段的比较中,<18和≥40的比较在Pre-B-ALL和普通B-ALL中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8-39和≥40的比较在普通B-ALL中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D10、CD34、CD45的荧光强度在BCR-ABL阳性和阴性病例比较中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R-ABL与免疫表型存在相关性,BCR-ABL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更倾向于表达幼稚细胞抗体,如CD10、CD34, BCR-ABL阴性病例在免疫表型亚型中主要为成熟B-ALL,更倾向于表达成熟抗体如膜免疫球蛋白KAPPA、LAMBDA。CD45荧光强度在BCR-ABL阴性病例中比阳性病例表达更强。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者50例,两组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CA125、CA153、CA199、CEA水平,观察组患者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对比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宫颈癌患者不同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间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截止2022年12月末次随访,82例患者术后复发18例(21.9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IGO分期在ⅡA期、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CA125≥307.41 U/mL、CA153≥185.89 U/mL、CA199≥153.23 U/mL、CEA≥30.15 ng/mL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A125+CA153+CA199+CEA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的AUC明显较CA125、CA153、CA199、CEA单独指标预测价值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高表达,其与间质浸润深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有关,四者联合可作为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补体C1q对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85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无效组(32例)和有效组(153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5-HT、TNF-α、补体C1q水平,收集相关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5-HT、TNF-α、补体C1q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疗效的价值。结果: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TNF-α、补体C1q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5-HT较治疗前增高(P<0.05),TNF-α、补体C1q较治疗前降低(P<0.05)。无效组治疗后血清5-HT低于有效组,血清TNF-α、补体C1q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高TNF-α、高补体C1q是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高5-HT是其保护因素(P<0.05)。联合5-HT、TNF-α、补体C1q三项指标预测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患者抗抑郁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32、0.658、0.677。结论:重性抑郁障碍急性期抗抑郁治疗后无效患者血清5-HT偏低,TNF-α和补体C1q偏高,且与抗郁治疗无效有关,联合检测血清5-HT、TNF-α和补体C1q可预测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肿瘤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8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弹性成像参数,对弹性应变率、直径变化率、面积比及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乳腺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弹性成像参数,分析乳腺肿瘤患者病理分子分型的弹性成像参数。结果:85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35例,恶性肿块50例。恶性组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良性组低(P<0.05)。面积比ROC曲线AUC为0.580,以1.73为临界值,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73.5 %,特异度为38.5 %;直径变化率ROC曲线AUC为0.630,以0.28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75.5 %,特异度为47.5 %;弹性应变率ROC曲线AUC为0.790,以15.2 cm2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64.5 %,特异度为83.5 %,以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AUC为0.920,诊断灵敏度为82.5 %,特异度为92.5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Ⅰ、Ⅱ、Ⅲ、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Ⅲ、Ⅱ、Ⅰ期者高,Ⅲ期者明显较Ⅱ、Ⅰ期者高,Ⅱ期者明显较Ⅰ期高。乳腺恶性肿瘤患者Luminal A型者、Liminal B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iminal B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Luminal A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高,Her2过表达型者明显较Luminal A型者、基底样型者高(P均<0.05),Luminal A型者与基底样型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用于乳腺良恶肿瘤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可用于恶性乳腺肿瘤临床分期、Li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95.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
用肿瘤抗原特异的单抗2F7筛选人小细胞2肺癌细胞株NCI-H128cDNA 士对其中No.4阳性克隆进一步研究。该克隆的溶源菌经42℃IPTG诱导产生165KD的融合蛋白。它能同时被单抗2F7和抗-β-半乳糖苷酶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97.
木文用31P核磁共振(NME)观察了人淋巴瘤白血病细胞系Molt-4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细胞代谢。Molt-4和HL-60细胞系的31P谱主要由磷酸单酯、无机磷(Pi)、双磷酸双酯、ATP的共振峰组成。31P谱显示Molt-4细胞在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后,ATP/Pi比值降低。HL-60细胞在受TNF-α作用后,ATP减少。31P-NMR提供了一种非损伤性研究细胞代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8.
EB病毒致瘤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是一种DNA肿瘤病毒,感染人类可引起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和移植后平滑肌肿瘤,也与胃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对EB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报道颇多,本文着重介绍EB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
糖基转移酶与肿瘤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基转移酶与肿瘤标志张迺哲(河北省医学科学院生化研究室,石家庄050021)关键词糖基转移酶,肿瘤标志已知细胞癌变时,构成癌细胞膜的糖脂质和糖蛋白首先发生改变,肿瘤细胞膜糖蛋白糖链的改变使细胞间的识别和联系发生障碍。肿瘤细胞具有比正常细胞强的侵入和破...  相似文献   
100.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对DNA序列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对DNA序列的识别杨岐生(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真核生物转录因子,蛋白质-DNA识别研究蛋白质和DNA两类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以阐明基因表达、调控及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是认识生命活动本质的核心问题。本文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