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39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外用乳杆菌活菌制剂对阴道微环境改善的情况。方法将产后妇女分为2组并随访,试验组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每晚1粒塞入阴道,连用10 d;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2组患者在用药后2周随访检查其阴道清洁度、pH及阴道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阴道pH均有降低,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试验组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患病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可显著改善阴道微环境,有助于降低阴道感染机率。  相似文献   
992.
608份胆汁标本中分离细菌菌谱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胆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为抗菌治疗提供依据。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及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应用WHONET5.4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608份胆汁标本中共分离细菌和真菌43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20株(占74.2%)、革兰阳性球菌91株(占21.1%)、真菌20株(占4.6%);排在前3位的菌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胆系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尤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上述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类以及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993.
作者从卵圆鲳鲹Trachinotus blochii分离了一株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再经人工感染的方法收集各期虫体,制成电镜样品,对虫体的胞口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用银染和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共聚焦显微镜对虫体的胞口周围及内部的纤维和微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的胞口结构与前口类纤毛虫(Prostome)的胞口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而与归属于膜口类Ophryoglenina小瓜虫差异较大,因此,作者认为刺激隐核虫的分类更适合归属于前口类Prostome,而不是膜口类Ophryoglenina.  相似文献   
994.
HIV抗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马晶  郭秀婵  曾毅 《病毒学报》2006,22(2):155-15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HIV/AIDS的流行已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灾难,全球活着的HIV感染者已超过4 300万人,每天约有14 000  相似文献   
995.
以质粒pSilencer2.1-U6 Hygro为基础,设计并构建了针对狂犬病病毒(RV)糖蛋白和核蛋白mRNA的共9个siRNA表达载体,转染BHK-21细胞系后,在潮霉素-B的筛选压力下,获得9个稳定转录相关siRNA的BHK-21细胞株。1000TCID50的RV分别感染24孔板内的上述9株细胞,48h后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株细胞上RV的增殖,结果显示,在经不同siRNA表达载体转染的BHK-21细胞中,RV增殖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RV增殖水平最低者为对照细胞的1%,即RNA干扰效应最高可阻断99%RV的感染。针对其中阻断水平超过90%的靶序列G69和N19,人工合成其双链siRNA,瞬时转染BHK-21细胞后,仍可达到80%以上的感染阻断率。本试验为有效阻断RV早期感染提供了新选择,为通过RNAi研究RV的基因组功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内陆发现HCoV-HKU1感染及N和S蛋白基因序列及进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了解冠状病毒HKU1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感染情况及N基因和S基因的编码特征。采用RT-PCR的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月收集的26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PA)进行了冠状病毒HKU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260份样本中共检测到2份冠状病毒HKU1阳性,阳性率为0.77%(2/260),且该2例冠状病毒HKU1阳性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肺炎症状。扩增其中一株病毒N和S全基因,并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的冠状病毒HKU1参考株及冠状病毒科其它成员进行序列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并对N和S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预测分析。由此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存在冠状病毒HKU1感染,且可能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大肠杆菌JM109诱导家蚕,提取其脂肪体总mRNA后,通过RT-PCR得到cDNA,根据GenBank上家蚕抗菌肽CecropinD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然后PCR扩增得到CecropinD肽基因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过EcoRΙ和XhoI酶切,连接并将CecropinD肽基因插入pET32a表达载体中。用重组质粒pET32a-ecropinD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融合蛋白Trx-CecropinD以可溶形式得到高效表达,经SDS-PAGE检测显示分子量为23kDa与预期大小相符,表达量约为总蛋白的30%。融合蛋白经Ni2 柱纯化后通过肠激酶切割后释放为Trx(18kDa)和CecropinD(5kDa),最后通过超滤管分离得到重组抗菌肽。通过抑菌实验测得重组CecropinD对于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均有抑菌活性。并将重组CecropinD与家蚕病毒BmNPV作用混合4h后,一起投喂家蚕,发现病毒感染力有明显降低,说明其有抗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根据Gen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19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19基因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经过BamHⅠ/HindⅢ酶切、连接并将vp19插入到pET32b表达载体中。用重组质粒pET32b-vp19转化大肠杆菌Origam(iDE3)pLysS,在IPTG诱导下,融合蛋白Trx-VP19以可溶性的形式得到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其分子量与预期的大小相符合。目的蛋白经Ni2 柱纯化并定量后分别直接注射鳌虾和包被饲料投喂鳌虾。实验结果表明注射Trx-VP19可以提高鳌虾个体抗WSSV感染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新华医院近两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 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鉴定菌株,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扩散确诊法判定产ESBLs菌株.结果 该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在痰液和气道分泌物中多见,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达41.4%,对除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外其它抗生素与非产ESBLs菌株的比较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较高,对常用杭生素的耐药率亦高,应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肺炎克雷伯菌AmpC 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常规NCCLS纸片扩散法基础上接种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在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药敏纸片周围放射性切出琼脂小槽,待测菌的酶粗提物在槽内扩散,分别进行AmpC和ESBLs测定.结果121株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总检出率为2.5%,ESBLs检出率45.5%,AmpC+ESBLs检出率为0.8%.它们对青霉素类,第1、第2、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一些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耐药率为50%~100%不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小于50%,未检出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结论产生ESBLs和Ampc酶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ESBLs和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其感染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