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199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对淋病奈瑟菌隐蔽性质粒B基因(cppB)的影响。方法:用青霉素诱导林病奈瑟菌成L型,以非高渗液体培养基传代培养并获得L型纯培养物,用cppB基因特异性引物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代次稳定L型纯培养物的cppB基因。结果:淋病奈瑟菌细菌型及其传1-4代的L型培养物具有cppB基因,传5代后的L型培养物不能检出cppB基因。结论:细胞壁缺陷可造成淋病奈瑟菌隐蔽性质粒丢失,导致cppB基因PCR检测漏诊。  相似文献   
992.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落的主要外膜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株菌体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方法:聚丙稀酶胺凝胶电泳观察两型细菌全细胞蛋白及超高速离心提取的细菌主要外膜蛋白差异。结果:全细胞蛋白电泳两型细菌蛋白带无明显差异;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电泳粗糙型存在18、29、45kDa蛋白带,实验室参考菌株不存在,临床光滑型菌株存在少量,光滑型实验室参考菌株存在的蛋白带在所有实验菌株中均存在。结论:18、29、45kDa蛋白带可能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相关。  相似文献   
993.
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菌L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与细菌L型感染的关系,探索慢性前列腺炎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机制,提供临床用药的参考。方法:对1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的同步培养,并对检出的L型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普通培养检出细菌28株,阳性率为26.3%,L型细菌检出20株,阳性率为19.1%,总阳性率为45.4%,阳性率显著提高(P<0.01);检出的L型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呈高度耐药性,其他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其敏感性与原菌相似或升高。结论:细菌L型的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型细菌具有特有的抗生素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94.
泌尿系感染细菌L型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而细菌 L型又是尿路感染较常见的细菌之一。L型细菌培养国内外已开展多年 ,我科近三年在作普通细菌培养的基础上 ,同时增设了 L型细菌培养 ,现将我们所作的 118例尿液标本培养鉴定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高渗增菌液 ,由武汉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L 型培养基 ,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细胞壁染色液 :10 %鞣酸、5 %龙胆紫。标本来源 :118例标本全部采自本院各科住院患者中段尿。1.2 方法1.2 .1 用无菌方法吸取 0 .1ml尿液于高渗增菌液内进行增菌培养 ,另取 0 .1ml尿液于…  相似文献   
995.
抗甲3型流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抗H3N2型流感病毒特异性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防治同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制备H3N2型流感病毒,通过两种途径免疫母鸡,以水稀释-硫酸铵沉淀及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动物效力试验。两种途径免疫均可使母鸡产生特异性IgY,其中以静脉为主的混合免疫法效果较好,提纯后纯度可达90%以上,通过被动免疫可使小鼠对同型流感病毒的攻击产生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出高效价的H3N2型流感病毒特异性IgY。  相似文献   
996.
pDVWS501为含有登革2型病毒全长cDNA的质粒, 可利用感染性转录体技术恢复为有活力的病毒MON501. 将MON501注射乳鼠脑内可引发脑炎症状, 其E蛋白的62, 203位分别为Glu, Asn. 采用OL-PCR方法把pDVWS501 E62位氨基酸突变为Lys, 得到质粒TB62; E203位氨基酸突变为Asp, 得到质粒TB203. 将pDVWS501, TB62和TB203酶切后体外转录得到全长登革2型病毒转录体, 应用电穿孔技术转染BHK-21细胞, 7天后收毒. RT-PCR证实有登革2型病毒存在, 接种C6/36细胞, 3~5 d可使其产生典型病变. 测定突变区域的序列, 结果表明得到了恢复病毒MON501和E62, E203位点突变的重组病毒HFT62, HFT203. 3株病毒均在其基因组5′端加“G”, 3′端则与登革2型病毒野生株相同. 分别将3株病毒稀释至105~ 102 TCID50, 经脑内途径注射1日龄乳鼠, 发现与MON501相比, HFT62, HFT203在同一稀释度发病乳鼠的个数减少, 发病时间延长且差异显著, 表明E62, E203可能是登革2型病毒乳鼠神经毒力相关位点.  相似文献   
997.
比较研究了重组酵母HBsAg P24亚基间二硫键结合及其还原条件下降解程度对乙型肝炎疫苗效力的影响。分别用HPLC及SDS-PAGE法检测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BsAg的P24亚基在还原条件下降解和P24亚基间二硫键桥联程度,并检测乙型肝炎疫苗小鼠体内效力(ED50值)和体外相对效力(RP),分析HBsAg的P24亚基间二硫键结合及其还原条件下降解程度对乙型肝炎疫苗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BsAgP24亚基还原条件下降解成分Sub-P24的相对含量在5.2%-31%间,P24亚基间二硫键桥联型HBsAg颗粒相对含量在41.9%-71.8%范围内与疫苗的实验室效力无关。所生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BsAg的P24亚基间二硫键结合及其还原条件下降解程度不影响乙型肝炎疫苗实验室效力。  相似文献   
998.
肺炎链球菌18C型糖蛋白结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肺炎链球菌18C型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CPS-TT),测定结合物的理化性质,抗原特异性及其在动物中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结合物能与相应的多糖和破伤风抗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蛋白/多糖比率为1.86,结合物分子大小(Kd值)为0.058。注射小鼠后可诱导明显的抗体应答,而且随着注射针次的增加,抗体反应水平明显增高,显示加强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肺炎链球菌糖蛋白结合物抗原性良好,具有胸腺依赖性的特性,在小鼠中显示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使用MLB-200型Q-开关Nd:YAG激光治疗67例雀斑的疗效。选用532nm波长,光斑直径2-3mm,能量密度6-10J/cm^2,脉冲频率2-5次/秒,光斑重叠不超过10%。术后8周进行第二次治疗,第二次治疗后三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两次治疗后总痊愈率为92.545,无严重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曹晖 《菌物系统》2002,21(4):559-564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配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B17(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