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丁型肝炎病毒(HDV)核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假结结构的核酶,本文着重从其结构,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本文就近几年有关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基因(HCVns3)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该基因的结构功能特点,编码产物(NS3)的免疫原性等方面作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NS3蛋白与肝细胞癌(HCC)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对目前有关HCV研究体系,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新进展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化疗引起的乳腺癌患者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及抗病毒治疗在预防化疗引起的HBV再激活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化疗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包括术后辅助化疗)为研究对象,比较HBs Ag阴性138例和HBs Ag阳性50例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在HBs Ag阳性患者中,预防性使用(21例)与未预防性使用(27例)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的差异。结果: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乳腺癌患者中,HBs Ag阳性患者(31.25%)与HBs Ag阴性患者(16.67%)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4.62%)与未预防性使用(25.93%)拉米夫定,患者出现HBV再激活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HBs Ag阳性患者较HBs Ag阴性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可明显降低乳腺癌合并乙肝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导致的疾病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已经上市的HEV疫苗为万泰沧海生物技术公司(INNOVAX)研发的大肠杆菌表达的I型中国分离株ORF2 p239重组疫苗HEV 239(Hecolin),它能形成病毒样颗粒从而产生更好的免疫原性。该疫苗在HEV高危人群和高流行地区的使用将对戊型肝炎的流行起到积极的防控作用。回顾了HEV疫苗研究的历史过程,并探讨了目前HEV疫苗评价方法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6.
本文旨在探讨α-actinin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的机制。将α-actinin转染Huh7.5细胞,用JFH1感染,发现过表达α-actinin可显著增加HCVRNA水平及非结构蛋白表达,感染性HCV颗粒也同时增多。膜漂浮实验显示,α-actinin可与HCV非结构蛋白NS5A共定位于脂筏。抑制内源性α-actinin表达,可使复制子细胞内NS5A表达减少,且对非离子去污剂敏感而从脂筏脱落。免疫荧光实验显示,NS5A与内质网标志分子calnexin核周共定位消失。以上结果提示,α-actinin可通过影响非结构蛋白与脂筏的关联而参与HCV RNA的合成,为临床治疗及研制新型抗HCV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7.
本文旨在获得纯化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HCV-C)及抗HCV-C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CV-C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首先以HCV1b亚型HC-J4-91全基因组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CV-C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QE31-HCV-C。融合蛋白经原核表达、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HCV-C多克隆抗体。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表达HCV-C的原核表达质粒pQE31-HCV-C构建正确,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22000的纯化融合蛋白。ELISA检测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的抗血清效价达1:12800。结果显示,自制的抗HCV-C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HCV-C。本研究获得了纯度较好、原核表达的HCV-C,并成功制备了抗HCV-C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CV-C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用CHO细胞表达的含PreS1+S融合抗原的新型基因工程HBV颗粒疫苗(HBSS1)与Al(OH)3、CpG及CpG+Al(OH)3等佐剂配伍,在Balb/C小鼠模型上研究不同佐剂对HBV颗粒疫苗肌肉注射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包括抗体滴度、抗体亚型分类及特异性细胞免疫(γ-IFNELISpot检测)。结果表明: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可快速诱导(单针免疫)高水平的抗PreS1及S抗体,IgG2a/IgG1比率1,同时可诱导较高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Al(OH)3+CpG双佐剂组一次免疫后可诱导产生最高的抗S抗体滴度(1:105),其产生的抗体亚类包括IgG1、IgG2a与IgG2b;在S抗原N端(13~49aa)存在优势CTL表位。结论: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应是发展新型治疗性乙肝疫苗的较佳选项。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猪戊肝病毒准种存在情况,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ested-PCR)对四株猪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第2可读框(ORF2)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后,每个毒株分别随机挑取20个阳性克隆测序,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HEV不同克隆间的ORF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99.7%、98.8%~99.7%、98.8%~99.7%和100%,有变异的克隆核苷酸序列与上海株(SAAS-JDY5)同源性为96.8%~100%。由此证实感染戊肝病毒的猪个体内存在HEV准种。  相似文献   
100.
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在肝脏和脾脏高表达,可以被包括某些病毒感染在内的多种因素诱导表达,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保护作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可以造成慢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研究发现HO-1通过影响HCV的复制发挥其保护作用,同时HCV也可以反向调控HO-1的表达。尽管HO-1与HCV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还不明确,但H0—1与HCV感染相关性研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将为HCV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