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比较腔镜下Soave根治术与开腹改良Soave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的疗效,观察两种术式对应激反应和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长段型HD患儿8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微创组,例数分别为43例和45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控便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肠管切除长度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后1 d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升高,血氧饱和度(SpO2)较术前下降,但微创组HR、MAP低于开腹组,SpO2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1年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污粪、需要治疗(灌肠、药物、尿布)评分及Heikkinen总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微创组高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和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改良Soave术相比,采用腔镜下Soave根治术治疗长段型HD患儿可缩短手术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患儿控便功能,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抑制剂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取SW480结肠癌细胞,随机分为低表达组(将MMPs抑制剂慢病毒质粒与SW480细胞混合培养),空白对照组(SW480细胞与慢病毒包装质粒混合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法、Hoechst 33258 荧光染色法检测SW480细胞凋亡,TNF-α、IL-6蛋白阳性表达、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MMP-9 mRNA表达量。结果:空白对照组与低表达组相比较,低表达组SW480细胞内MMP-9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转染成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低表达组SW480细胞凋亡数量显著上升(P<0.05)。低表达组细胞的细胞核出现核固缩的概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低表达组SW480细胞I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TGF-β1、TIM-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W480细胞内的MMP-9 mRNA与IL-2呈现负相关性(r=-0.723,P=0.007),MMP-9 mRNA与IL-4、TGF-β1及TIM-1均呈现负相关性(均P<0.05)。空白对照组SW480细胞中TNF-α、IL-6蛋白阳性数最高,低表达组SW480细胞中TNF-α、IL-6蛋白阳性数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低表达组SW480细胞中TNF-α、IL-6阳性数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MMPs抑制剂可促进SW480细胞凋亡,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保温与常规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应激反应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7月~2020年8月期间接收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保温)和观察组(50例,主动保温)。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应激反应和术后苏醒质量,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时(T2)~术毕(T6)时间点体温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T2~T6时间点体温较T1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T2~T6时间点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肾上腺素(E)、内皮素(ET)以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进行主动保温干预,可维持体温,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苏醒质量,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并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B组(53例)和C组(54例)。A组和B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 μg/kg右美托咪定,以0.2 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术后镇痛时再给予右美托咪定0.05 μg/kg?h。C组给予等容量和等速率的生理盐水。观察三组的应激反应、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28)和无谵妄组(n=1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术后第3 d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多巴胺、肾上腺素均较手术结束升高(P<0.05)。A组、B组术后第3 d 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低于C组(P<0.05)。A组、B组术后第3d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P<0.05)。A组、C组谵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术前抑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白蛋白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导致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提高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CO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引起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2例PCa患者。术前均检测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2年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发生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34)以及无复发组(n=48)。比较两组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差异。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以及血清瘦素、睾酮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NLR以及瘦素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而睾酮水平低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0 ng/mL、TNM分期T2期人数占比以及Gleason评分均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SA≥10 ng/mL、TNM分期T2期、Gleason评分较高、术前NLR较高、瘦素水平较高、睾酮水平较低是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术前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预测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678、0.712、0.733。结论: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受术前PSA、NLR、血清瘦素、睾酮水平、TNM分期、Gleason评分等因素影响,术前NLR联合血清瘦素、睾酮对PCa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不同二氧化碳(CO2)气腹压力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1例,按入院奇偶号顺序将患者分为低CO2气腹压力组(低压力组,10 mmHg,45例)和高CO2气腹压力组(高压力组,15 mmHg,46例)。对比两组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呼吸功能指标和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低压力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两组患者注气针穿刺时(T1)、气腹成功建立时(T2)、放气后10 min(T3)时间点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均高于入室时(T0)时间点(P<0.05),低压力组T1、T2、T3时间点CRP、皮质醇均低于高压力组(P<0.05)。与气腹前相比,两组气腹2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P<0.05),与低压力组相比,高压力组PaO2更低,PaCO2更高(P<0.05)。术后第1 d、术后第3 d、术后第7 d,低压力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高压力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较低的CO2气腹压力可提升苏醒质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呼吸系统损害和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7.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falcarindiol(FAD)制备程序并探讨其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硅胶柱色谱富集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FAD单体,依据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MTS法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活性,运用流式细胞术、RT-qPCR以及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周期影响、周期阻滞基因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显示建立制备HPLC方法可以较快速稳定地得到较高纯度的FAD。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与HCT-116细胞作用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8.1±1.4、4.6±0.5、3.2±0.4μmoL/L。此外,FAD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且能够显著下调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cyclinD1和c-myc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据此推断FAD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滞HCT-116细胞生长周期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来产生抗结直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lant homeodomain and ring覱nger domains 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对照组织的UHRF1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和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关系。采用si RNA抑制UHRF1表达,分析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UHRF1高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62例结肠癌组织中33例UHRF1阳性,阳性率为53.2%。UHRF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高表达UHRF1结肠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较低表达者短(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UHRF1和Dukes'分期与患者累积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UHRF1可作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采用si RNA转染HCT116后,UHRF1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结论:UHRF1参与结肠癌细胞增殖,与结肠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拟行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腹腔镜Miles根治术后关闭盆底腹膜,而对照组则不关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及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5.207,P=0.000),但两组的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和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1.000、0.602)。观察组术后分别有3例(12.50%),对照组有2例(8.33%)患者因肿瘤复发而采取放射治疗,其中仅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小肠炎。结论: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但关闭盆底腹膜可有效预防术后放射性治疗中放射性小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