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91.
《生物磁学》2014,(19):I0001-I0002
中科院贵州地化所研究员冯新斌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硒汞联合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国际上通用的汞相关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署颁布的相关标准。然而,这一标准体系并不足以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鱼类消费量(甲基汞暴露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692.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 SARS-CoV-2)引起的各类临床表现和后续并发症受到了广泛关注。有研究发现,COVID-19死亡率具有地域差异性,中度或重度缺硒地区感染人群常常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因此硒可能在对抗COVID-19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总结了硒缺乏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硒对抗COVID-19的临床效应、以及硒对抗COVID-19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硒在应对感染SARS-CoV-2以及避免过激免疫反应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但仍然缺乏临床试验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693.
报告体癣2例,经口服特比萘芬片联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694.
目的 观察红色毛癣菌刺激人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以及TLR2对γ-IFN和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红色毛癣菌悬液分别刺激TLR2抗体处理前后的角质形成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γ-IFN及IL-8的浓度,并设置阴性对照;比较TLR2抗体处理的后γ-IFN及IL-8浓度的变化.结果 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γ-IFN及IL-8浓度明显升高(P<0.05),4h即开始,至16 h达高峰;用TLR2抗体中和TLR2后,上清液中IL-8的浓度在2h、4h、8h、16h各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IFN的浓度2h、4h、8h时间点较中和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6h时间点,上清液中γ-IFN的浓度与中和前比较略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色毛癣菌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后,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TLR2在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95.
为明确叶面施用的硒进入作物体内后的再分配特征,更好地服务于硒肥配方和喷施制度的优化,并筛选出适宜的叶施硒形态,本研究采用水培法探讨了叶面喷施4种形态硒对“稻花香2号”水稻苗期不同叶片、茎和根中硒吸收、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施外源硒在水稻不同叶位叶片的分配规律为施硒叶(第4叶)硒含量最高,沿上位和下位叶逐步降低,且有机硒更倾向于向嫩叶运输;(2)叶施亚硒酸钠可使苗期水稻硒积累显著高于硒酸钠、亚硒酸锌和硒代蛋氨酸处理。相比对照,亚硒酸钠处理使水稻施硒叶硒含量上升131.4倍,达129.21 mg·kg-1,茎和根系中硒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8.6倍和2.2倍。因此,苗期水稻施硒叶片中的硒向上位叶和下位叶均有转运,且大量积累在施硒叶下位第一叶,亚硒酸钠在目标水稻体内积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96.
697.
报道1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明确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毛囊周围炎型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84岁,双侧头皮颞顶部皮损1年余,渐多。专科检查:双侧头皮颞顶部可见多发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片。取左侧头皮皮疹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中下层炎症浸润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较多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其内见一毛囊,毛干内较多菌丝,周围较多孢子。组织真菌培养及鉴定:红色毛癣菌。诊断:红色毛癣菌所致头面部Majocchi肉芽肿。治疗:予以伊曲康唑0.2 g,2次/日,口服2个月,皮疹较前消退,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698.
研究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硒肥(CK、1200倍液、900倍液和600倍液)对智能温室人工栽培红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枝条(即鲜条)富硒、抽芽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硒肥各浓度处理均极显著提高鲜条硒和多糖含量。鲜条硒含量与氨基酸硒肥浓度呈正相关,且各处理间达极显著差异。鲜条多糖含量在氨基酸硒肥浓度较低(CK、1200、900倍液)时呈正相关,并在氨基酸硒肥900倍液时达最高(35.213 g·kg-1),之后呈递减趋势。氨基酸硒肥稀释达900倍时,90%以上鲜条已抽出3片韧叶,表明氨基酸硒肥明显促进鲜条生长。因此,环保型氨基酸硒肥900倍液是铁皮石斛营养积累前期较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699.
【背景】大球盖菇是我国新兴的食用菌栽培品种,其栽培技术简单、产量高、效益高,在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硒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富硒大球盖菇的实践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试验,测定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对菌丝生长速度和干重的影响。以木屑、稻壳、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添加0-10mg/kgNa2SeO3,进行大球盖菇生料栽培试验,测定一潮菇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Na2SeO3浓度为0-10mg/L时,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度与干重无显著影响,分别为3.74-3.76 mm/d和40.67-41.33 mg;当浓度达到15 mg/L及以上时,显著抑制菌丝生长。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 mg/kg Na2SeO3对一潮菇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影响,7.5 mg/kg剂量组表现出最佳的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和单菇鲜重。子实体营养分析显...  相似文献   
7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